APP下载

博物馆里赏灯彩

2020-06-21陈展

浙江林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珠帘海宁器物

陈展

文物光华

长安东汉画像石墓出土器物。此墓为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古墓葬,俗称“三女堆”,位于长安镇海宁中学校园内。据《海宁州志稿》记载,相传此处为三国时期孙权第三个女儿的坟墓。1973年5月进行抢救性发掘,标志着海宁田野考古工作的正式开始。出土器物有灰陶男跪拜俑、女抚琴俑、案、钵、奁、樽、盘、盆、勺、耳杯、青瓷双系罐、四系罐等。墓内还发现了珍贵的画像石刻,总面积达22平方米,这是在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地区首次发现。

硖石东山宋墓群出土器物。硖石东山宋墓群的发现是海宁考古史上值得骄傲的大事。1977年4月—1978年5月,在硖石东山西麓先后发现古墓葬19座,经过发掘整理和研究,推断为北宋时期的墓葬群。这些墓葬大部分保存完整,各墓随葬品少则5件,多的有近30件,共出土随葬品200余件,其中瓷器最为珍贵。以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和越窑青瓷为主,青白瓷有温碗、执壶、杯、托、碟碗、瓶、罐、水盂、粉盒等,造型美观,胎薄如纸,釉色匀润,纹饰精美。青瓷有碗、杯、托、粉盒等,器身刻有弦纹、卷草叶纹、缠枝菊花等,线条流畅。此外还有铜镜、石砚、银器、钱币等。这批墓葬群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唐宋时期,海宁的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物资交流十分广泛,社会生活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袁花贾椿墓出土器物。1978年,在袁花镇龙联村发现元代墓葬一座,经抢救性发掘,出土随葬品8件,有木梳、麻布、棉布、麻席、墓志铭石刻等。该墓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墓主贾椿去世时,正值江南天气炎热时节,尸体极易腐烂,但出土时虽然距离下葬已有600余年,其遗体依然保存完好。随葬品中一块裹身的白色棉布,曾引起省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中国出土的棉织品,明代以后较多,明代以前,除新疆外,其他地区比较罕见,这块棉布说明在元代浙江各地已经普遍种植棉花。

良渚文化玉璧。此玉璧为新石器时代的器物,1989年8月出土于海宁周王庙镇荷叶地遗址。直径25厘米、内孔直径5厘米、厚1.8厘米。

灯彩艺术

硖石灯彩馆。海宁市博物馆所设的灯彩陈列馆,是全市唯一的以硖石灯彩为主题的展示场所,在展示制作工艺、历史的同时,聚集了硖石灯彩的精品,有品字亭、聚宝盆、珠帘伞等。硖石灯彩历史悠久、花纹精美,2006年6月,与海宁皮影一起名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硖石灯彩制作技艺由现代灯彩艺术大师孙惟君先生归结为八大技法,分别是拗、扎、结、裱、画、刻针、糊。其中用到的各种工具有竹刀、刻刀、针、腊盘、笔墨等。最能体现硖石灯彩制作特色的是以针刺、刀刻和绘画相结合的灯片制作技艺,针刺又有不同的手法,如排针、勾针、破花针、乱针等。“拗”是指骨架的定型和部分饰品的制作;“扎”是指骨架的扎制过程;“结”是指灯须和网须等饰品的制作过程;“裱”主要是指灯片纸的制作;而“糊”是指最后的总装过程,即灯片、绸布和饰品的粘贴;“绘”除了工笔绘画还包含设计制图等过程。有诗云:“等闲三夕看,消费一年忙。”一件好的硖石灯彩精品一定离不开八大制作技艺,而用八大技艺去制作一件精品力作则需用上数月至一年的时间,凝聚了手工艺人的心血。

珠帘伞灯。“珠帘伞灯”是硖石灯彩杰出的代表作,以精湛的针刺工艺和高超的书画艺术而闻名于世,具有高度的工艺价值、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珠帘伞灯”一般以古典文学或民间故事为题材,一件作品往往是一個完整故事的缩影。“珠帘伞灯”也是历届硖石灯会必不可少的作品,它美丽、高雅,富有内涵,深受百姓的喜爱。

猜你喜欢

珠帘海宁器物
身如器物
平凡的人 伟大的事
器物之心
天下奇观海宁潮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雨霁白云山
试探
珠帘卷起,只为等你
器物之心
“海宁丹”与“兰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