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向“一带一路”的路径
2020-06-21苏适仪
苏适仪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世界提供了新的视野,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我国的教育行业也因此发展了新的思路。国家教育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对面向“一带一路”的教育行动提供了建设方案,要求建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学历互通互联,开展跨国人才培育培训行动。我国职业院校为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对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在引导我国职业教育走向“一带一路”的工作中,主要承担起职业人才培养与输出的重要角色,是我国与沿线国家中的关键纽带。企业走向“一带一路”国家有助于其开拓海外市场,对满足本身经济规模扩展需求的意义重大。企业走向“一带一路”的行动引发了其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此情况下,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各取所长,建立校企国际化合作平台模式走向“一带一路”国家有助于相互促进发展,完成各自的使命。
一、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向“一带一路”的意义
“一带一路”的倡议由国家层面提出,旨在通过我国建立与沿线国家建立多边合作的机制,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为培养人才,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使人力资源成为流通“一带一路”的资本,走向国际市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企业是经济建设项目的最前线参与者,决定着“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效果。职业院校若能与企业相联合,把培养的技术型人才走向企业、融入企业运作,校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及协同平台走向“一带一路”,既可提高职业院校的国际影响力,又能满足企业在“一带一路”项目的长远发展。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向“一带一路”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促進企业布局和国家战略的深度融合。“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涉及到了诸多中国和沿线国家、地区深度合作建设的项目,所以职业教育需要和企业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实现互融互通,并围绕相关项目完成专业安排和课程设置。企业也需要积极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让中国标准能够逐步走向世界,最终建设强有力的产品全球链。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协同企业共同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加快国家战略和企业布局的对接与融合步伐。二是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如今职业教育正逐步走向国际化,所以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必然趋势。职业院校要走向国际化,就需要协同企业走向“一带一路”国家,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思维以及国际化视野,使得培育出来的人才和企业发展相适应,给职业院校的境外办学增加知名度以及影响力。三是有助于健全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逐步从规模扩展转变为丰富内涵,也越来越认识到要想提高职业教育有效性,就要凝聚全社会力量整合利益相关者的资源优势。而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市场中,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影响着企业发展,所以职业院校协同企业不单单可以深化产教融合,也可以推动跨区域合作构建强大的教育合力,为职业教育提质增效,辅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完善。
二、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向“一带一路”的路径
1.校企合作培养学历型国际化企业人才。对于我国企业而言,立足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扩展国际市场是维持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对企业扩展经济规模、促进自身体制改革意义重大。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企业走向沿线国家需要大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技术型员工以满足实际生产和管理需要。然而在企业现实运作中往往缺乏人才培养的经验。而职业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负责为社会提供技能型学历教育。职业院校一方面既具有技能型人才培育的基本职能,也具有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功能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有向企业输送生源、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深度校企融合,共同成立人才订单班,培养输送有专门企业实际操作经验的员工成为一种主流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职业院校根据合作企业的需求制定招生计划并成立专门的企业人才订单班。人才订单班的学生除需接受职业院校已有的理论课程的教育外,还需接受企业制定的专门实践课程。此外,为培养学生海外工作经验,企业会根据职业院校的学制,要求学生在特定学年赴海外分部,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执行带薪工作任务。在学生完成学业后企业会安排人才订单班的毕业生提供留职企业的机会。此模式一方面满足了职业院校实现学历型技能人才培养职能的需要,实现了职业院校走向“一带一路”的目标;另一方面企业因此得以培养自身的专门人才,为扩展“一带一路”市场打下基础。
2.院校和企业共建科技研发平台。职业院校具有传道育人的基本职能,同时也是科学研发及技术创新的先行者。职业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把培养创新型技术教师与学生作为重要的任务,本身拥有充足的技术研发经验。在企业实际的生产与运作中通常与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创新型技术合作研发的合作关系,在企、校间设有“校-企科技研发平台”。由于“一带一路”国家中发展中国国家数量较多,其本土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科学发展相对落后,市场的发展未尽完善。企业如得以借助本身的优势,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制定适合当地的行业通用标准以及产品为企业自身专用,有助于企业打开“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快速建立自身的优势。在院校和企业共建科技研发平台的合作模式上,应当由企业导向建设目标,学校主导科学技术研发工作。企业在走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实践过程中,企业应对该国的法律、经济、人文等环境进行调研,形成立足本地的需求方案,并与当地政府的对接寻求政策支持。与此同时,企业应当为学校启动研究项目提供资金与设备支持。学校在获得企业的需求方案后,选派教师和技术人员启动科研项目,针对当地的宏观与微观环境研发适合企业行业的通用标准以及产品,并协同企业将行业标准及产品推广应用至海外国家。我国不少职业院校与企业正探索科技研发平台的合作模式走向“一带一路”国家。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中辰钢结构有限公司合作,于卢旺达建立“非洲涂料研究院”,携手开发适用于非洲环境的涂料产品及涂料生产、检测的行业标准体系。校企海外科研合作模式有利于满足企业需求,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先天优势。
3.针对企业需求制定海外人才培养标准。职业院校在参与“一带一路”职教行动计划中需参与面向所在国的实际情况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国家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对职业院校制定国际人才培养标准做了相关要求,指出职业院校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而对于企业而言,对于如何培养所在国的企业员工缺少方法论的支持,即缺乏专用的职业课程体系及人才标准。职业院校可根据企业培养员工的需求,借鉴学校本身已有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管理经验,结合企业及所在国的实际情况,对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本土化再造,开发针对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开发对应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及课程体系,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的方法论之余打造职业院校自身的国际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品牌,扩大职业院校的国际影响力。
4.校企协同共建海外办学机构。职业教育走出国门,建立海外办学机构,培养海外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的必然使命。自“十三五”以来,职业院校走出国门,成立境外分校或者海外职业培训中心的海外发展模式由探索阶段向形成阶段发展,日趋成熟。至2018年,我国职业院校在境外设立的海外办学机构共有31所。在职业院校走向海外成立办学机构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所在国政策等多方面的限制,仅依靠单一主体,独立开展境外办学往往面临诸多困难。而已经扎根海外的中国企业在国外发展已有丰富的经验。同时,企业在境外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员工又需要職业教育的支持。因此,职业院校在海外成立分校或职教培训中心等办学机构,通常以校企协同海外办学的方式开展,即由已经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的引导下,中国的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海外办学机构,包括职业院校的分校或者海外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为所在国提供技术型学历教育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同时也为企业培养满足实际生产和管理需要的企业人才。开展校企协同共建海外办学机构,政府应当提供政策支持,完善职业院校境外办学审批制度,制定完整可行的办学质量标准,同时对参与海外办学的企业提供补助支持;由企业主导基础建设,根据其自身对所在国家的政策的了解,按照企业的需求,协调所在国的政府、行业协会等各方面力量解决办学机构的场地建设、生源招收等问题;由学校主导办学和培训的内容建设,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办学专业及课程内容,培养国际化师资力量走向海外,保障办学质量。
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向“一带一路”的路径模式,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校企合作,走向“一带一路”的行动,一方面深化了我国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职业院校也可以因此满足自身培养创新技术型人才的需要,提升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不但为企业走向海外市场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就业人才,且企业通过与职业院校合作能够获得技术与产品研发的支持,建立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使企业在海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因此,职业院校与企业应当积极合作,建立健全的合作制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教育能力及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实现双赢。[课题:2019年度顺德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职业教育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探索,项目编号:2019-BZZ26]
(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