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与实践价值

2020-06-21黄清迎

理论导刊 2020年6期

黄清迎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继承和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健康”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全面健康”理念,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美好生活需求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围绕“何为人民健康,为何要保障人民健康以及如何保障人民健康”等重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实践力量,为推动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实践指引,为世界各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实践方案。

关键词:人民健康;全面健康;全民健康;全周期健康

人的健康是立身处事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安邦之基。人民健康既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更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健康的工作和事业,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370。这一政治论断既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卫生和健康领域的集中体现,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导向的重大转变。当前,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和实践价值,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

人民健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待和追求。习近平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健康”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全面健康”理念基础上,从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美好生活追求和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出发,深刻思考和审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问题,逐步形成了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

(一)理论渊源

其一,马克思主义經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健康”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到国家和社会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根本性体现。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审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健康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人的健康等思想,为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

全面健康既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整个社会 “根本不关心工人阶级的健康和寿命,他们对工人健康和寿命的摧残属于社会谋杀”[2] 。可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肉体饱受摧残和精神上倍受折磨,工人的健康安全等需要根本得不到满足和实现。基于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必须推翻一切剥削制度并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一个“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的社会,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个性、才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也包括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要保障是人的健康发展。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健康”思想,提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新理念,并进一步阐述人民健康不仅涵盖全面健康、全民健康及全周期健康,更涉及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产业、健康政策、健康保障等多个方面。

其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全面健康”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防护疾病、维护健康、保护生命的思想和方法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全面健康”理念,注重从身体、心理、道德三个层面进行维持和加强,强调个人整体意义上的健康。这些为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修身养性、阴阳调和的健康理念,在关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方面有着丰富的论述和思想,为新时代确立“人民健康优先”的健康理念提供了有益启示。一是在维持生理健康方面,中国传统健康文化主张通过合理饮食、加强锻炼以及对待大自然“敬而不违”来保证身体健康。比如儒家创始者孔子的《论语·乡党》主张“八不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还有《易经》《黄帝内经》《太极图》等在注重饮食起居、强身健体等方面都有着极其丰富的论述。二是在关注心理健康方面,中国传统健康文化中有“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的说法,孟子则主张君子应修身养性,方能修齐治平,提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道家则在保持心理健康方面主张追求“恬淡虚无”和“精神内守”的心性。中国传统儒释道关于健康的这些论述实质上都强调要顺乎自然、顺应天性,强调身体锻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克制平和的心态待人处事。三是在关照道德健康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德”性在保持人身体健康方面的重大作用。如“仁者寿”(孔子语)、“大德必寿”(朱熹语)都强调一个人要想延年益寿,必须修德养身;道家则主张要清心寡欲,通过寡欲养德,如《道德经》中强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明确提出:“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这里强调如果道德高尚完满,不用祈福上苍也能多福多寿。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全面健康”的思想,指出“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健康养生、祛病健身”[4],应当“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

(二)现实要求

其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健康生活追求。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人民群众不仅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健康安全有了更高的标准。正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健康生活需要,推动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铺设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

健康安全作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群众最切身、最关心和最直接的利益,更是亿万中国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保障。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日益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从过去的“求温饱”变成“求健康”,由过去的“求生存”变成“求生活”;期盼有更好的医疗条件,更健康洁净的人居环境,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条件,更健康的体魄;不但要求看得起病和看得上病,更希望少得病、不得病。归根结底,人民群众的健康观念从过去注重传统生理健康转变为关注生命质量和生活品质,健康需求从过去比较单一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与治疗一体的多方面需求。这种多样化、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推动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健康优先”的健康理念,把人民健康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时代课题。正如习近平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

其二,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人民健康总体水平也存在重大差距,这种差距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基于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把人民健康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内容之中。

健康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健康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健康并且素质高的劳动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投资健康”能够延长劳动者的生命周期并提升其工作效率,进而产生巨大规模效应和较高总体收益,实现“人口红利”更多转化为“健康红利”。同时,突出“人民健康优先”的理念,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更好的健康供给,能够有效防止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给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注重“人民健康优先”,把人民健康放在首要位置,不仅能够激发亿万人民群众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而且能够催生新的市场消费需求,激发投资潜力和市场活力,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已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健康,如果不本着“人民健康优先”的防控理念,就会导致人心不稳、社会失序,最终就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正是基于上述缘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突出健康事业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定位。

二、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大局,高度重视人民健康事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的重大作用,对新时代人民健康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系统地回答了“何为人民健康,为何要保障人民健康以及如何保障人民健康”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极大丰富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宝库。

(一)基本内涵

其一,全民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1]370在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当中,全民健康意指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民族地域的全体中华儿女在健康水平得以提升的基础上享有公平的、连续性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健康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全民健康彰显的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生命和健康平等的尊重和关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卫生健康领域的集中体现。一方面伴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民众的寿命已经显著增长,但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类污染的增加,疾病谱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民健康遭受了各种威胁和挑战。这就意味着全民健康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和具体。另一方面,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同样全民健康也是如此。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在全民健康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健康角色。

其二,全面健康。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指不生病或者不衰弱,而且包括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完好状态。”[6]尽管健康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传统意义上的“健康观”仍然囿于“不得病”或者“以治疗为中心”,这种传统的健康观已经历时性地建构为一种特定逻辑的话语体系和价值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人民群众对于美好健康事业的需求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全面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明确提出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1]372,并强调“影响健康因素当中,行为和生活方式占百分之六十”[7] 。纵观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全面健康意指个人不仅在生理、心理、道德、社交等方面的完好状态,也包括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健康保障、健康环境等一系列影响人民健康的因素,这种整体意义上建构的“全面健康”观是“健康”理念在价值层面和实践层面上一次全新的深刻嬗变,是一种全面、系统和科学的人民健康观。

其三,全周期健康。习近平在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重视少年儿童健康,……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妇幼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1]371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8]48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新一届党中央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理念的整体思路和科学定位。同时,从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中,我们可以准确地得出全周期健康意指覆盖每个人从生到死的全部生命周期,也就是生命孕育期、生命早期、生命中期、生命晚期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健康服务和健康管理。这种界定破除了过去那种“以治病为中心”的狭隘健康观,将预防、急性病、慢性病以及康复、养老等涵盖其中,符合系统化、一体化、现代化的健康发展模式,顺应并引领了时代和世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潮流。

(二)价值定位

其一,人民健康是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依赖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精神生活的高度富有,也需要每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条件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只有拥有良好的健康状态,才能在给人以充分自由的基础上,调动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进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回顾建党近100年的历史,我们能够清晰看到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者,也就是马克思所倡导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1]370经过这么长时期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我们不仅经济政治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民健康发展道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逐步进入 “强国时代”,人民健康状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因时而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逐步实现的时代高度和政治大局,提出“人民健康优先论”,强调人民健康是每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是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動力源泉,更是每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二,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是赢得立足之地的重要力量。人民健康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最可贵的财富,拥有着健康的人民就等于拥有着十分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提出,“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1]370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新中国成立至今,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的人力资源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极大地满足了国家和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纵向回顾各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强大是离不开人民健康的。横向对比来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发展差距也能体现在人民健康水平上。现在,我们正处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机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9],这一重要观点是人民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健康是国家繁荣和民族昌盛的重要体现。

(三)具体途径

其一,加强安全监管,完善健康保障。健康安全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旦健康安全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社会矛盾,进而演变为政治问题。因而,加强健康安全监管,消除健康安全隐患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的长效之策,是主动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待的基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多次在不同场合就涉及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生物安全以及其他公共安全的重要性作出了重要论述。针对药品安全问题,习近平提出了“四严”要求,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10]673。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要求把它作为评判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10]672。在涉及食品药品监管方面,习近平指出,“要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10]540这为新时代加强食品药品等方面的监管,完善人民健康保障提供了基本遵循。除此之外,习近平还反复强调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强化监管力度、健全监管体系等,从整体上构建一张民生安全“保障网”和“防护罩”,为人民健康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

其二,推动污染防治,建设健康环境。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主要包括空气、水、土壤等与人生产生活相关的领域。而环境污染是人民健康的大敌,《世界卫生报告》表明,“世界范围内,大约24%的疾病负担(健康寿命年损失)和23%的死亡(早逝)可归因于环境因素。”[11]生态环境污染是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重大阻碍之一,通过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不仅可以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而且可以提升人民的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环境的要求,由过去的“求生存”发展到今日的“盼生态”。而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环境的日益期盼与生态环境不断遭受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类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频频发生,人民健康和安全的底线遭受重重挑战和威胁。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明确指出,“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制度,重点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1]372。”并且反复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 “五大发展理念”以及“美丽中国”等诸多论述。从这些重要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把良好的生态环境当作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强调建设良好生态环境能够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三,做好健康脱贫,聚焦健康民生。贫困及贫困的代际传递是影响健康的显著性因素,贫困可以诱发疾病,而疾病又经常是贫困的诱因,二者相互影响。通过扶贫、减贫、脱贫来保障人民健康是世界各国都在为之努力的工作。早年,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就总结了贫困的根源及后果,认为越是贫困地区及贫困家庭,百姓的健康水平就越亟待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扶贫、减贫、脱贫事业,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任务之一,明确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的社会质量,而健康脱贫是精准扶贫的题中之义。一方面,习近平反复强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健康脱贫中最为艰巨的任务。“患病是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中患大病的有240万人,患长期慢性病的有900多万人。”[4]进而要求集中精准扶贫的力量,找对路子,对症下药,“对因病致贫群众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加强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快促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健康公平。”[12]另一方面,他要求加强疾病防控力度,做好预防。“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4]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应做好健康知识的广泛宣传,增强健康观念,进而切断因病致贫的根子。同时,坚持以预防为先,将疾病防控与精准脱贫二者相结合,转变贫困地区“重医不重防”的观念,最终消除致贫致病的主要因素。

其四,倡导全民健身,普及健康生活。在影響个人身体健康的各种因素当中,健康生活方式排在第一位,而健康生活又与个人健康意识、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相关联。正如习近平所言,“影响健康因素当中,行为和生活方式占百分之六十。”[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从亲自谋划和部署到身体力行,在关于全民健身的价值定位上,强调全民健身是一个国家迈向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在关注青少年强身健体方面,习近平指出,“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13]在关于全民健身的途径上,习近平指出,“从健康促进的源头入手,强调个人健康责任,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10]25-26总之,习近平希望通过宣传和普及“健康是第一民生” “全民健身”的理念,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树立“自我是健康第一负责人”的正确观念,最终保障人民健康。

其五,全面深化医改,优化健康服务。医改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也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剂“良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性,从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到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再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度提升,逐步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中国式”医改道路。在合理分配优质医疗资源方面,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和异地就医结算;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方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构建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集中在签约服务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技术支撑等方面,优先关照老、弱、病、残等重点人群;在优化健康服务资源供给方面,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完善基层基础医疗服务网络,保证基层医护人员编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和辐射等。总之,习近平指出,“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政府投入要重点用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1]371

三、实践价值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显示出鲜明的实践价值。用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来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实践力量,为推动人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实践指引,为世界各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实践方案。

(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实践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8]1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这一伟大梦想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近100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中华儿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拼搏,谱写了一曲曲壮丽诗篇。这一伟大梦想不仅仅是国家和民族的梦,更是14亿中国人的梦。只有亿万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众志成城,民族复兴的伟业才会顺利实现。当前,我们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希望、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一梦想,如果没有全体人民健康作为保证,那么“中国梦”就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现在,国家间的竞争已不只局限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防等方面,国民健康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参照标准。近代我国被西方喻为“东方病夫”的历史足以证明民弱则国弱、民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因此,新时代学习和贯彻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全民健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动我国将“人口红利”转化为“健康红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优质的劳动力资源,增强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推动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为“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二)为推动人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实践指引

理论来源于实践,也能够指导实践。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新时代全面推进人民健康事业的伟大实践,并能够大力推动当前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理念,它不仅强调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交往的完满状态,更覆盖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保障等领域,是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人民健康观。正如习近平所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1]213-214当前,学习和贯彻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投身于全民健康的实践活动中。全民健康既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相应的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服务等,更需要自身拥有健康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习近平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个人是健康责任第一人,鼓励全民参与健身,要求各地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通过“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1]372,让全民健康的理念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三)为世界各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实践方案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使命型和责任型政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时代进程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举措,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实践支撑,也为世界各国保障本国人民健康提供了实践方案。在关于人民健康事业的价值定位上,习近平始终坚持“人民健康优先”的核心价值,这为当前各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根本遵循,破除那种以损害民众生命健康为代价来获取短期社会经济发展利益和追求虚伪“自由与民主”的错误理念;在关于人民健康事业的统筹推进上,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顶层设计,通过设置专门小组推进“归口管理”来保障中央和地方步调一致,这为当前世界各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根本方案,世界各国必须加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来保证整个国家一盘棋,否则疫情只会“摁住葫芦起来瓢”;在关于人民健康事业的具体实施方面,习近平强调要“合力推进”而不是单兵作战,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提出“坚持中西医结合、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注重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依法严厉打击妨碍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国际合作等” [9] ,这些为当前世界各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具体方案,即明确防控和阻击这次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必须多措并举、多国合作、多维审视。

总之,人民健康事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初心和使命得以实现的重大保证,是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不仅有助于系统研究和认识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而且也为当前我国和其他国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现实指导。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9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4]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J].党建,2016(9).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6]張亮,胡志.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76.

[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8.

[8]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N].人民日报,2020-02-24(01).

[1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1]WHO. Preventing Disease through Healthy Environments towards an Estimate of Environment Burden of Disease[Z].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6.

[1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3-44.

[13]习近平看望南京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4-08-15(01).

【责任编辑:张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