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里三代女性的生活困境
2020-06-21张维
张维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电影院还没开张。艺术片《春潮》5月17日采取了线上付费超前点映的方式与观众见面。《春潮》是导演杨荔钠的第二部女性主题影片,跨越三代讲述了女性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生活困境,以及困境与历史的关系——她为这部片子筹备了近五年。
去年6月,《春潮》在上海电影节放映之后,一封《导演杨荔钠写给〈春潮〉的信》在微信朋友圈里被广泛转载。她在信里写:人到中年才觉知自己女性身份所处位置,开始思考除了半边天、男女平等宏观概念以外的根源探究。
《春潮》的宣传海报上有一句话: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你和世界的关系。我总觉得两者并不是由谁决定谁,而是互为影响,互为映像。母女关系从来不是单纯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个人与时代、个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中折射出来的某一个显影。也许说成这样更好:你和母亲的关系,是你和世界的关系,和时代的关系,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与自己的关系。
一
从叙事角度来看,《春潮》像社会学解剖一样,呈现个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时代、家庭、代际沟通等等。郝蕾扮演的郭建波是一个极少出现在华语电影银幕上且难以真正还原的角色——社会记者;她的母亲,金燕玲扮演的纪明岚则是东北小城的社区居委会主任,受人追捧。两者的职业身份形成一种对立,她们对于彼此的工作毫无欣赏和赞同。母亲的男朋友老周来吃饭,恭维郭建波是记者,讲到记者的天职是监督社会,被纪明岚斥责“吃完人家的,还要骂人家”。这里既有生活层面的母女关系的隐喻,也有政治层面的隐喻。
纪明岚成长于上世纪,经历过“文革”。同学聚会上,她聊到年轻时被批斗举报的经历,先是觉得沉重,接着,又在同学的提议下唱起上世纪最受欢迎的时代主旋律。这个人物的身上带有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的某种共性,病态且悲哀。她没有办法对自己的青春进行批判和审视,可又无法全然接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否认过去也是对个人那段青春的否认,而纪明岚是一个追求个人价值和存在感的人,这对她来说太残忍了。因此当她多年的闺蜜自杀,她先是惊讶于自己毫不知情,继而考虑的是这是小区的负面信息,而不是探究闺蜜为何自杀;当此事被媒体报道后,她又怀疑是女儿写的。
纪明岚极度好强,晚年靠信佛获得安慰。直到遇到老周,她第一次获得安全感。她倾吐自己的丈夫是变态,性侵和騷扰其他女性,她从未感受过真正的性与爱。她称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她把食物留给女儿和母亲,母亲却斥责她为什么不给钱,她得不到母亲的爱,也没有从女儿身上得到安慰。如今,她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她在饭桌上公然说外孙女是“白眼狼”,经常无缘无故大发脾气,她还告诉外孙女其外公是个变态。
而在郭建波的记忆里,父亲是另一个版本。父亲是唯一爱她关心她、并且被母亲嫌弃和伤害的人,父亲是完美的。母亲才是那个毁掉整个家庭的人。
我们无从得知,郭建波和母亲谁更接近真相。二人各自建构起对父亲和丈夫的不同记忆,这种记忆让她们有勇气去面对现实,面对彼此的对抗。
二
华语电影里关注40岁及40岁以上女性生活的影片很少。杨荔钠从90年代开始进行纪录片创作,拿过日本山形等大奖 ,之后她开始剧情片创作,《春潮》是女性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她称自己的第一部影片《春梦》“任性孤傲”,而妹妹《春潮》“随和友善,渴望对话”。
大概是出自纪录片导演对社会、政治、媒体的天然关注,《春潮》试图把重要的社会议题都囊括进去,比如性侵、家庭关系、媒体职业等。从情感层面上来看,《春潮》让我想到导演杨明明的《柔情史》,同样是在处理两代女性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柔情史》里发生在北京的争吵、对抗但又时而灵动轻松的氛围,《春潮》中东北城市的故事,更有一种现实无法轻易扭转的宿命感。我并未在《春潮》中看到一种和解,在我看来,母女关系不存在真正的和解,最终只是妥协。
纪明岚是时刻在爆发的,而郝蕾扮演的郭建波是平静的——她在大多数时候保持沉默,但在平静背后,内心却急流涌动。郭建波的沉默源于两种压力,一是在家中母亲所代表的权力,二是工作中一种无形的不能说的力量。她选择用沉默来对母亲达到形式上的妥协,为的是不让两代人的恶延伸到女儿身上。她在母亲喝止她抽烟时,将烟摁在厨房正在晾的萝卜上熄灭;跟母亲争吵完,她用手握住床头的仙人球,直到手掌沁出血。和母亲相处带来的精神之痛无法消解,她只能寻求肉体上的自残来发泄。
影片结尾,郭建波对着病房的窗户,大段大段地陈述着她要对母亲说的话,长时间的独白被很多人诟病为过于文艺或是矫情。在我看来,电影语言的多样化反倒赋予这一段新的含义,这样的独白更像是把剧场搬到了电影里。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场独角戏,郭建波的独白没有答案,也不会有答案,母亲不会醒来。但这是需要的,一种自我和解的需要。
郭建波和女儿之间的关系才刚刚开始展开。女儿从小跟着外婆生活,说话和脾气也有了外婆身上的痕迹,一次与外婆争吵后,她重新和妈妈取得连接,但是这种连接再次让她感到被抛弃,她开始抗诉儿时的记忆里没有妈妈,只有外婆。但小孩也呈现出大人所没有的成熟和理解,她偷偷将外婆烧掉的妈妈的物品留下,送给妈妈。
水是贯穿《春潮》的意象,既是欲望,又代表一种清洗。影片开始,从水龙头流出的水是情绪的宣泄。结尾,水在大地上四处流淌,自由浪漫,女儿和同学英子逃掉朗诵比赛,踢着水花,顺着水流游走——在摇晃略带迷离的镜头下,两个孩子像在追溯时光——最后水汇入一处宽阔的河边,女儿走进水中戏水,似乎寄希望于这水可以冲洗过去和现在的一切,让未来得以干干净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