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室内设计行业研究
2020-06-21聂影
聂影
摘要:前现代时期,人们通过既定空间关系来规范社会行为、塑造社会观念。而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引发人们行为方式的变化,改变了空间要素的组织方式和设计成果的评价标准。物质世界被梳理、拣选,并重新赋予功能和意义,再被编织到新型社会关系网中。计算机绘图和互联网技术彻底改变了设计表达方式;互联网思维改变了设计团队的结构和工作方式;设计师工作被进一步工具化和碎片化;设计产业同时面临设计类别分化和产业链重构的挑战;设计学的教学内容和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关键词:室内设计 数字化 设计行业 设计理论 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6-0108-04
Abstract: In the pre-modern period, people regulated oocial behavior and shapedsocial concepto through eotablished spatial relations In the digital age, manykinds of technology lead to the change of people's behavior, which changes theorganization of spatial elements and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design reou}ts All theobjects are classified, selected, re-endowed with functions and meaningo, and thenorganized into a new social network Computer graphics and Internet technologyhave completely changed the way of design expression Internet-thinking-way haschanged the otructure and working mode of design teamo. Designers' work has beenfurther instrumented and fragmented Design industry faces two challenges at thesame time: deoign category differentiation and industrial chain reconstruction Theteaching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design are facing great changes
Keywords: Interior design Digital era Deoign industry Design theory Design education
一、重新看待经典设计理论
(一)经典设计理论与社会背景
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通过对实体空间的占有、分配和区隔来管理社会、行使权利,并进行伦理教化的,而那些勇于开拓的名人和事件,无一不是在突破空间障碍,让人类的梦想超越实体空间的边界。
前现代时期社会秩序的建构主要有三种方式:(1)修建高大围墙和建筑群,显示威严、制造隔离,达成神秘感和崇高感;(2)控制信息的生产和分配,便于特定信息交换,又可控制知识阶层;(3)综合以上方法,制造心理隔阂,达成社会区隔,便于分而治之。相应地,改变地区现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战争手段,改变空间属性,形成绝对控制,各国版图的历史变迁便集中说明了这一点。
在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印刷业使报纸杂志大量普及,与新出现的城市资产阶级共同打造了西方民主制度和国家;各种新功能新空间用来调整社会资源、重塑社会关系、促进共同理想:火车站、医院、学校、剧院、百货商场、工人新村、儿童房、厨房、卫生间、四轮轿车、高楼大厦……都是这一阶段的新产物。事实上,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场景大多源自现代化以后的西方国家,并逐渐形成了设计界所熟知的各项设计原则,他们规定的空间功能和划分方式便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准模板,遂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建筑和室内设计的理论基础。
另一条社会线索也同时存在。早期殖民者为了获取最低成本的生产资料、劳动力、形成全球市场,远洋贸易或海洋战争带来的殖民地往往成为宗主国的“飞地”。版图接壤不再重要,但获利高低严重依赖土地和资源的占有这一点并未改变。这一时期,处于社会激烈动荡中的建筑形象既多彩纷呈又混乱不清,巴洛克及其后的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复古主义等均与之相应和。
随着反殖民运动的扩大,资本主义世界也走出了原始积累阶段,殖民地统治在经济成本和公共道义方面不划算了。发达殖民国家便放弃了对海外殖民地的实际控制,通过把持大企业、产业链、流通渠道等方法来继续攫取利润。这样,国家经济体的获利空间与其占据土地面积之间不再必然正相关,而与科技发展、管理水平、資本控制和法律制度的关系更紧密。同时,专利版权这类被节制的“垄断”方式被宣称为正常社会必须尊崇的正义准则。这正是经典现代设计理论的生成和完善时期,也与其价值观相匹配。
全球化时代的全球发展不均衡也在加剧。高利润行业都存在于发达经济体中,贫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获利常远远不能填补其在健康、环保和国家产业结构方面的损失。截至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逻辑已成为全球通行的公理,所有“落后”地区都被建构为全球资本主义框架的“外围”要素[1]。这个系统是保证发达经济体长远利益的最大倚靠。设计界中后现代主义的兴盛可被视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文化现象。
(二)经典设计理论对照当代中国
一直以来,中国设计界鲜少对西方经典设计理论的形成原因、时代背景和文化传统有深入分析,更缺乏将其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相对比的文化自觉和有效成果。西方殖民和全球化的过程恰是近代中国固步自封之时,自然便丧失了与经典设计史中相应时代设计风格对话的机会。
随着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发现西方世界中曾经存在和变化着的设计风格、设计理念在中国设计领域中也自然生发出来;不同之处在于这些风格的形态与西方设计史中的相应风格常存在差异;而且这些在西方世界“依次出现”的风格形态,在当代中国几乎同时迸发,举例来说:
1.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近百年之后。当时英国传统手工业已不存在,手工艺运动的本质其实是观念和情感上的反思。与英国不同,藉由新中国以来的工艺美术行业体系,许多高水平的工艺美术门类留存至今。另—方面,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市场经济初期曾一度被冷落,但在中国全面工业化之后又掀起文化热潮,这与英国的发展规律又甚为一致。
2.经典现代主义的盛行绝非单纯的风格或美学现象,而是整个西方社会对技术水平和生活方式极为自信的直接反映,如密斯巴塞罗那亭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展示德国制造的高品质。看看今天国产手机和高铁车厢的设计,甚至鸟巢和水立方外露的结构和高新建材,我们便很容易理解其中奥义了。
3.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联的反叛或犬儒思想,其实都是制造业大发展、城市生活日渐丰富、地价不断上扬、社会资本愈发充裕的后果。后现代主义在美国最盛,绝非偶然!
随着中国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局势的愈发不确定,我们倏尔发现,在数字技术引发的重大变革中,当代中国正与发达国家共同面对着科技和社会转型的重大考验:物质世界和社会关系都在被重新定义,设计行业的转型也迫在眉睫!
二、数字中国的社会生活与空间形态
(一)数字中国空间形态的重大变化
当空间分隔已经不是社会管理最有效的手段时,中国设计师已与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中均未系统阐述过的新型社会空间组织方式正面碰撞,设计师的关注点、出发点和成果评价方式将有重大转变。
首先,“功能空间”需被重新组织或定义。新媒体情况下,空间的使用功能常有增减,且因图像自媒体的泛滥要求其精致度更甚从前。虽然几乎所有的实体空间设计仍遵循“形式追随功能”原则,但我们也常发现,建成空间的真实使用情况往往并不完全按照设计师们的最初设定。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更加剧了空间功能的碎片化倾向。
其次,在当代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企业,其实都已有两套“身份”:线上系列(如网站、官微)和线下系列(如身份证、银行账号)。当社会生活、信息交流和商务运转都可线上线下互动时,室内设计师自然无法仅依靠“实体”形态分析来开展工作。更何况长远看来,线上系统显然力量更强大、成长更自由;而线下部分无论在使用方式还是形式表达上,都不得不遵从线上操作的习惯和审美方式。因此室内设计师不仅需要对以往同类空间有更深入的理解,还必须对项目未来的空间和技术发展要求留有余量。同时,设计师不仅要处理更复杂多变的功能布局,还需熟练地通过有特色的、可识别的、利于网络传播的空间形象来强化空间的社会和文化属性。
第三,室内设计师一直通过塑造物质形态的方法来开展工作,但现在我们发现在业主和室内设计师之间,硬生生地插进了一个网络工程师团队,甚至还有信息设计、动画设计等其他专业的设计师。那么,室内设计师是否还应固守在物质形态的塑造领域,或者必须不断拓展职业领地?这不仅是职业发展问题,也是专业立场问题。
第四,网红人物、网红打卡地不断涌现,甚至能成为官媒宣传的热点,那种更易引发媒体关注的室内空间显然更受欢迎,也是年轻设计师出人头地、扬名立腕的好机会。三维空间体验迅速被二维图片所覆盖,空间体验的“(入口”不再主要依赖城市功能和建筑造型,而是更依赖于视觉传达效果。过于丰富的网络信息内容也使人们几乎丧失了空间体验的新鲜感或震撼感,而是在此前就被网络图片和网上评论所塑造过了。
最后,设计策划和咨询工作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在策划阶段,空间组织方式会被不断优化,其基础是对使用、资金、技术和运营的通盘考虑,必要时还要与网络推广和电子营销形成配套方案。在整个过程中,室内设计师自有成长机会,其工作方法和人才培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数字化中国空间功能的不断更新
1.现代设计与空间功能
在“形式追随功能”这一口号提出前的至少一百年间,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引发了人类生活的巨变。随后产生的“花园城市”1理念力图把工厂区、居住区用花园区分开来,营造出白天上班、晚间归家、周末进教堂的生活方式。随着欧洲和北美新型城镇的不断涌现,先是工作场所、随后是城市空间,进而是社会组织逻辑,泰勒式管理和福特制思想不断延伸。发源于欧洲的现代主义和包豪斯设计理念为功能化的空间设计和工业设计提供了一套极具吸引力的理论原则和教育体系。时至今日,经典设计原则和设计教育都带有“工业时代”的印记,而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在本质上即是“工业文明”的空间表达。
从城市到厨房的所有空间设计都按照功能流程来布局,对一些功能属性较强的建筑(如医院、火车站等),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其在提升空间使用效率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旦空间被限定,现代生活和文化逻辑自然按照这一逻辑被安排。比如在博物馆设计中,人们严格区分了展区和储藏区,二者有不同的工作流线和设备要求,分別满足参观者、研究者和管理者的不同要求;百货公司也照此原则来布局,售卖区中的商品货柜类似于博物馆中的展柜,而商品仓库则约等于博物馆藏品库。
2.生活场景和空间变化
超级市场2的出现在本质上是对这种划分方式的挑战,打通仓库和货柜的隔绝,共享同一空间,能增加销售空间和顾客选购的乐趣,还能减少用人成本。“便利蜂”可算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这种设置于小区周边或写字楼群中的小型便利店,通常面积不大,货架之间距离较近,以自选方式为主,以年轻人为目标顾客,有可即食的热餐饭,还有简单的等候和进餐区,自助网络结账……它已超越了原有超市空间的优化过程,而已是互联网消费的实体网店,这也使其与其他小型便利店有本质不同。
中餐厅的演变过程也有类似经历。最初的所有餐厅也遵循厨房和餐厅分离的原则。后来出现的快餐3和自助餐4方式也是在餐厅内部进行功能整合和商业行为重组的重大变化。这一过程恰与超市的出现时间大致相当,这恐怕并非偶然。明厨亮灶是更进一步的突破——功能的分隔、人员的分开、视线的连通。“盒马鲜生”又继续革新,其在本质上是生鲜市场、超市和餐厅的混合体,让功能变换、空间体验和消费方式更加丰富。
居家生活中,起居室、餐厅、卧室和卫生间的分离,是现代住宅的典型特征,在提升现代生活品质方面有突出贡献。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愈来愈发现居住空间的功能分隔不再那么明显:起居室中亦可睡觉和工作,卧室中也可读书办公,沙发的功能不仅可坐,还可躺、可靠、可储物,并满足不同方向的就坐要求……loft或开放型居室空间广受欢迎,更明确地说明中国人住宅空间中功能的划分与房间的分隔都在消解中。
各地涌现的“创客空间”也是一种值得深入观察的空间形态。许多创客空间的“基底”都是咖啡厅,但在空间布局和设施配置中也注重满足授课、会议、甚至举办公司年会等多种需求。“创客空间”或“众创空间”的价值不仅在于功能重构或商业形态革新,其对现有空间形态赋予新名称和新内涵的过程也是社会变迁的一个观察点。
依托数字技术,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发展出许多新模式,一些文化和科技园区的整体布局和建筑空間设计也悄然发生变化。过去那种“一个中心区、一个主人口、一条主轴线”的设计原则已受到严重挑战,而一种“区块链”式的设计原则正逐步成型:大集群、小分散的布局原则更受青睐;新功能新空间迅速成长,像马赛克一样嵌入实体空间中。
三、数字时代的室内设计行业
(一)从三个网络平台说起
1.猪八戒网
从猪八戒的网页可见:(1)网络入口有效区分了多种设计门类,便于客户查找;(2)商业模式能非常有效地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这是传统设计业因设计费额度和项目文化品质等限制而常被忽略的一个群体,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中,这些企业的专业服务需求量反而更大,这也是猪八戒网得以生存发展的最重要基础;(3)但猪八戒网的业务交易方式显然很难应对较复杂的设计项目,因此必然对网站服务的升级形成阻碍,且大部分服务内容也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4)当装配式建筑的工厂化生产形成规模时,网站上的室内设计板块将受极大冲击。
2.酷家乐网
与猪八戒网不同,酷家乐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室内设计师,而且通过效果呈现的快速、精准而能为客户们提供了更友好地定制化服务体验。同时,其多样化的技术平台也与虚拟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升级有更长远、更有机的关联性。酷乐家的专业兼容性也值得称道,能让室内设计师的工作更高效。
3.“鲁班”和“鹿班”
“鲁班”诞生于2015年底,阿里通过对大量人类数据的学习,“训练”出了设计大脑“鲁班”。2016年天猫双11,鲁班制作了1.7亿张广告Banner(横幅广告),相当于100个设计师连续300年的工作量。2017年双11,鲁班再次提速,平均每秒能设计出8000张海报,总量达4.1亿张,且质量也显著提升。阿里认为2018年鲁班的设计水平已可与有着十年从业经历的设计师相匹敌。
2018年4月,阿里宣布:“鲁班”更名为“鹿班”,并首度开始向外提供设计服务;同时还推出了首款“懂感情”的视频生成机器人Aliwood。阿里希望将智能技术与UED(用户体验设计)的交互、视觉、信息架构等深度结合,催生具颠覆性的产品;未来人机协同、相互增强的智能设计将成常态,而“AI+UED”将拥有无穷想象力。
阿里的聪明之处在于其服务对象首先是淘宝店家;同时其测试版也极易从淘宝卖家那里获得基础数据和使用反馈。当产品经过多次优化后向社会开放时便已是一款成熟产品,自然极具市场竞争力。
比起智能设计,阿里的另两个方向的探索,更值得称道:第一,阿里认为在新零售时代,设计师要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赋予用户全新的场景、全新的体验;同时注意在创意设计、产品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空间设计等领域产生交集的时候,将诞生新的分析方法和工作方法。第二,阿里提供的鲁班软件自称是“BIM平台领航者”。从总体布局来看,这一软件应是阿里在实体产业中的重要一步棋,当市场端消费体验的数字化和智能设计系统日趋完善后,通过BIM平台,其向实体产业的渗透将势不可挡。
4.对比简析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
第一,这三个平台的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均以互联网或市场开发团队为基础(几乎没有专业设计师),所以他们在本质上是互联网企业,而非设计单位。
第二,随着成立时间的推进,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互联网企业对设计行业理解的不断深入,而且愈发有意识地把互联网思维植入设计领域,并重构相关产业。
第三,这三个网络平台还给经典设计教育和设计理论上了精彩一课:(1)中国大多数中小微企业“购买”或“消费”不起职业设计师的创意,而这些企业对设计服务的需求却如此之大,完全可支持起不断成熟的智能设计网络平台。两者不断渗透融合创新,将给我们带来惊喜。设计教育若固守精英设计师观念,恐将迟早被抛弃。(2)现代设计理论、教育和设计方法的不断成熟,与西方世界的工业化过程相匹配。不同设计专业被从产业和商业系统中抽离出来,再放到大学中集中培养专业人才、打造专业理论,设计师群体们互相支撑、互相参照形成一个相对松散但又志趣相通的学术群体。但资本运作和数字技术又把设计师们重新召回并嵌入到庞大的产业链条和社会网络中,设计业又回归了其产业和商业本质。这将对现有设计理论、教育体系的价值观有颠覆性影响。(3)许多资深设计师和教师们担心数据生成的设计作品水平不佳,不过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力可能远超设计师的想象,只要有足够数量优秀案例的不断补充,智能设计的水平将至少不低于常规设计师。因此设计师们现在更应担心的不是设计品位问题,而是设计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自己的饭碗问题。
(二)网络信息的影响
1.ins风的影响
“ins风”本指Instagram 5上的图片风格。由于Instegram在国内并未开放,所以我们常见的ins风其实是种“二手货”,包括三种风格:韩系、日系、欧美系。ins风的设计风格涵盖范围很广,包括服装、饰品、彩妆、家居等。其总体风格有如下特征:
(1) ins风的色彩特征最为明显,明亮干净的、饱和度不高的暖灰色系最受欢迎,具梦幻色彩。(2)装饰要素往往同时具猎奇性和熟悉感,如火烈乌、龟背竹、仙人掌等,造型可识别性强,线条柔和,既可用作壁纸、地毯或窗帘,也可用作装饰画;色彩可与暖灰色背景相一致或形成撞色。(3)ins风的“摆拍”痕迹甚重,对卖家来说,主要用家具和装饰品来构建空间关系,既能降低成本又有市场前景,而买家则整体化地购买了一种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且性价比相对较高,更可自拍发到朋友圈来获点赞。
2.微信公众号的影响
许多资深设计师对微信公众号曾持怀疑态度,然而因微信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一旦某设计成为“爆款”则会使设计师的社会认知度大涨。社会舆论,特别是潜在客户也可通过网络平台或公司官微来对公司和设计师水平进行初步了解的,而不再一味迷信于设计单位的级别和资质。微信公众号甚至成为民众了解设计行业的最重要“入口”。
目前的微信文章大致有幾条必备内容和形式: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这是文章品质和吸引目标读者的最主要途径),一张漂亮的压题图(也可能是GIF动图,色彩、细节均很出色,艺术品质应与标题和文章相匹配),一般不少于10张特色鲜明的图片(照片、平立剖面图或动图,甚至动画链接等),当然还需要有逻辑清晰、小标题出色的文字介绍。最初读者们未必理会文字,但当文章广泛传播时,微信文字的价值才凸显,因为其中会把项目名称、设计单位、设计师名字等逐一列出,达成有效的商业推广目的。
然而,微信推广方式可能很快会落伍。自2017年起,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迅速普及,网红打卡地和场景化空间的网上呈现,将更迅速占领年轻人的世界,多种设计门类均需在这一领域做好准备。
3.家装模版化设计的启示
最近几年来,家装市场在室内设计行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原因在于:(1)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家装市场量级迅速提升,而且对设计、建材、家具、电器等行业的发展有强大驱动力,这些领域的充分市场竞争又反过来提升了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品质。(2)随着一些豪宅和别墅项目的兴起,大户型、高投入的家装项目使设计师的创作自由得以施展;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特色民宿和别墅改造项目,又进一步扩大了这一市场的占比。(3)-些家装公司的业绩不断累积成为上市公司,又使家装业进入了投资商视野,进一步引发社会关注。
然而,我们讨论家装市场的原因不止于此:(1)家装市场涉及到的上下游产业与整个建筑装饰行业并无太大差异,所以观察研究家装市场是一个极好的“解剖麻雀”过程。(2)自1990年代中国商品房市场的快速发展,家装设计施工及配套产业共同成熟起来,至今已形成一套非常完整、不断升级的庞大产业体系。(3)家装风格受流行趋势和客户偏好的影响很大,家装设计必须适应多种风格、多种布局、多类产品、多重工艺……且成本还须严格可控、性价比高。家装市场经过多年锤炼,设计师已逐渐摸索出一套“模版化”设计施工经验,互联网平台、微信文章等的推广,则让这一套办法愈发高效。
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家装公司中,设计师更像业务员,施工队更像是集成商,他们依托家装公司这一平台来共同开展业务;与平台长期合作的供货商即是家装公司的下游企业。完整的室内施工团队包括多个工种,但依据工序各专业进场时间不同。21世纪以来,市场竞争加剧,家装公司继续优化设计施工流程。每有新楼盘落成,各大公司都会想办法进驻。每个施工团队可以同时服务于多个户主。一位工长可近便地在小区范围内分时调配团队工人,让每—工序的工人都有活干。而每户业主都在事实上与小区中的其他业主“共享”了一个设计施工团队,使设计施工成本得到较好控制。
针对此工作流程,公司会设计出一些单价不等的“套餐”选项,以适合不同的客户要求。每个套餐中的装修材料、配套厨洁具和家电等也有相应的品牌、规格和价格差异。这种可选择的套餐设计得非常巧妙,—方面因为不同材料、色彩、型号都可有多个选择,客户的消费体验较好;另一方面,在装修公司的平台上,因有对材料型号、规格等的限定,材料的造价和运输成本均较可控。于是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是听取客户要求,然后根据公司的施工工序和供货情况做出设计方案,或者说做出家装实施的商业解决方案。此前设计师与缺乏设计专业背景的客户讨论方案时难免捉襟见肘,毕竟大多数客户看不懂图纸也缺乏空间想象力,而制作效果图的成本太高。理解的偏差难免导致后续施工和交工后的龃龉。而通过一些网络图片或依托简易网络工具软件,设计师在向客户描述设计方案和完工后效果时,有了更加直观的“表现图”,甚至可以据此讨论设计风格等更个性化的内容。总之,这个办法能有效地节约时间、降低成本,现已几乎是所有家装设计项目的常规模式了,形成“模版化”设计的工作方法。
大多数家装设计师的工作难称“创作”过程,而更接近“制造”过程。如何取舍和评价,值得深思!
(三)数字化设计引领数字化产业
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业务关系紧密但运作模式一直有较大隔阂,其成因颇耐人寻味。
在建筑设计行业中,造成二者连接不顺畅的主因是制度层面的。几乎所有其他的艺术设计行业均为完全的市场经济模式,各设计公司是独立经营实体,但各建筑设计院的属性和运作模式却复杂得多,而且越是高水平、历史长的建筑设计院,其运作越具“双轨制”特征:项目运作的市场化和行政人事管理的计划经济色彩。单位属性和运作模式的差异,往往使建筑设计与其他门类设计单位的充分合作难以有效达成。
在室内设计行业中,造成二者连接不顺畅的主因是操作方法上的。室内设计师的培养路径和工作方法与建筑师完全不同。建筑学专业大多设于工科院系中,有一套完整的图面表达方法。计算机绘图以来的天正CAD和BIM系统,使各建筑设计单位的工程图纸基本“长得一样”。而室内设计师大多毕业于美术学院,甚至还有非环艺设计专业背景的設计师,大多对空间、数据和图纸的理解与建筑师完全不同,其手绘内容和绘图软件也与建筑师有较大不同。而且不同室内设计公司的制图规范常有较大差异,甚至图面内容都有参差。
同时,建筑业和室内设计施工行业的主管部门不统一、边界不清晰,却一直是制造隔阂的原因。建筑设计和建筑开发业隶属住建部理所应当,主管领导大多有建筑师或工程师专业背景。室内设计行业前后曾隶属手工业管理局、轻工部,之后才是住建部等不同部委,且专业内部情况复杂、事务细碎,许多相关支撑行业又隶属于工信部或文化部,也非建筑师和工程师背景的管理者所能完全掌控。更何况其与建筑业的资金、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相比,明显不具优势,自然难以对室内设计施工行业形成有效的管控模式。
最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也积累了许多技术专利和工程经验,但仍处于以公司为主体的“封闭系统”中。其在市场上的推广效果也远不如人意。直接原因应是工艺水平要求高、投资成本也偏高;但根本原因却是建筑和室内设计施工行业间的长期隔阂不利于多专业的协同合作、控制成本、提高市场适应性。今年春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史诗级的建设完成,可能已引发了行业发展的重大转机。设计、施工、材料、信息、设备、家具等全产业链的彻底打开、完整集成和迅速完工,预示着中国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行业重构,已箭在弦上!
结语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的行业变革不再是局部完善的,而是结构性的、甚至颠覆性的。室内设计师群体不得不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必须明确:人工智能代替大量设计工作难以避免,这并不遵循设计逻辑而是产业逻辑;才华横溢、创意十足的设计和设计师将更受欢迎,既因其珍贵罕见也因社会日趋富有;室内设计师群体恐将不断分层、分类,甚至分裂,以因应不同的产业、商业和技术变迁;设计教育的变革恐怕不应局限在原有体系的修修补补,而需展望未来、大破大立!
注释
1“花园城市”的思想从萌芽期起就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社会性,也因其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民族与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时代观念、文化内涵、民族特征和地域风貌。这一概念最早在1820年由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提出。在经历了英美工业城市的种种弊端后,英国著名的规划专家艾比尼泽霍华德于1898年发表了名为《明天的花园城市》的专著,中心思想是让人类生活在既有良好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中。
2.1930年8月,美国人迈克尔库仑(MicbaeICulleu)在纽约川开设了第—家——金库仑联合商店。大萧条时期,库仑根据几十年食品经营经验精确设计了低价策略,平均毛利率仅9%,而当时美国—般商店的毛利率达25-40%。为了保证售价低廉,必须大量进货以控制进价。库仑就以连锁的方式开设分号建立起保证大量进货的销售系统,首创了自助式销售、集中结算的方式。二战以后,特别是1950 1960年代,超级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快发展。
3现代商业模式的快餐店,据说是1921年即开始营业的美国快餐店White Castle(白色城堡)。但真正有影响力的还是麦当劳,1955年创立于美国芝加哥,现遍布全球六大洲119个国家,拥有约32000间分店。
4自助餐的就餐方式起源于8-11世纪的北欧海盗,“自助餐”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于1958年的东京帝国酒店首创先例,将所有料理放在一桌,客人依据喜好取食,这种样式十分流行。
5.instagram(照片墙)是一款运行在移动端上的社交应用,以一种快速、美妙和有趣的方式将抓拍下的图片彼此分享。创始人Kevin Systrom提供了11种经典有趣的特效风格,足以让用户创作出“惊艳”作品。
参考文献
[1][埃及]萨米尔阿明著,杨明柱,杨光李宝源译,世界规模的积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1
[2]宋宇豪,范旭东浅析室内设计中“虚”空间意境的营造[J]设计2016,29(11):66-67
[3]蒋小汀,吴美玲探究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设计,2016,29(13):56-57
[4]孙迟,李梓赫探析室内设计色彩的运用[J]设计,2016,29(19):144-145
[5]张丽普及设计教育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J]设计2016,29(17):98-99
[6]彭嫒嫒.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设计2017,30(3):152-153
[7]雷锋钰谈室内设计中界面的创新[J]设计,2017,30(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