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背后的故事
2020-06-21班永吉
班永吉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70周年,适逢魏巍诞辰100周年,我不由地想起了自己文学之路上的老师魏巍。他为我的散文集作序、题写书名,他的人品、文品影响着我。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重新整理2003年6月在纪念《朝鲜停战协定》 签订50周年前夕,采访著名作家魏巍的谈话记录,以作纪念。
2003年6月22日下午,一场夏雨洗涤了北京西山八大处,空气分外清新。
在一位战士的引领下,我从北京军区大院的西门进入,沿着盘山水泥路,来到半山坡上的一座小院。
精神矍铄的魏巍老人得知我要来采访,早早就在一楼客厅里等着。他穿着一条旧式绿军裤,两道寿眉给人祥瑞和蔼之感。客厅的墙壁上挂着画家李琦的画作鲁迅肖像,两侧是魏巍书写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条幅。西墙上是一个大的镜框,框内装裱的是他的另一幅书法作品——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
魏巍,1920年3月生于河南郑州,原名魏鸿杰。17岁辗转来到山西临汾赵城马牧村,考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军政干部学校,入学时把名字改为“魏巍”。入学一个月后,一一五师军政干校并入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1938年初,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转移延安并入抗日军政大学,魏巍被编入抗大三期政治队学习,并于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他作为八路军记者团成员,来到晋察冀边区,被分配到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编辑科,编辑《抗敌副刊》。后又被分到部队,经历了平津战役及整个华北解放战争。北平解放后,被任命为华北野战军骑兵第六师第十六团政委,随部进军陕西、宁夏,参加解放大西北和剿匪斗争。
1950年5月,魏巍从宁夏奉调回京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学校教育科副科长。同年12月,他主动请缨,第一次赴朝鲜调查了解美军战俘的情况,随后留在战地采访部队。
1951年3月,他从朝鲜回国,调任《解放军文艺》 副主编。同年4月11日,他撰写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人民日报》 头版发表。毛泽东主席读后批示“印发全军”。朱德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内部乃至全国都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反响,鼓舞了前方将士的斗志和士气,激发了国内支援抗美援朝运动的热情。自此,“最可爱的人”便成为志愿军官兵的光荣称号,写给最可爱的人的慰问信雪片似的从祖国四面八方飞过鸭绿江。魏巍的名字也由此传遍全国。后来,《谁是最可爱的人》 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从1950年到1958年,魏巍3次赴朝。在志愿军撤离朝鲜的时候,他还写了《依依惜别的深情》 等文章。这些朝鲜通讯后来被汇编为《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书,结集出版,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魏巍是第一届、二届、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作协荣誉委员。他长期在部队工作,曾任总政创作室副主任、北京军区文化部部长、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等。他的长篇小说《东方》 获首届茅盾文学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和首届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 获“人生的路标”奖及人民文学奖。
那次采访中,魏巍深情地回忆了50多年前的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1950年12月中旬,魏巍接到任务,到朝鲜去了解美军战俘的政治思想情况。此次与他共同执行任务的有新华社顾问、英国共产党伦敦区书记夏庇若和新华社的陈龙处长。他们在志愿军总部与政治部主任杜平见面后,就前往碧潼战俘营了解美军战俘情况。魏巍等3人在那里接触了许多美国士兵和军官,同他们进行了谈话。这些俘虏中不少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官兵,多数表现出厌战情绪,不愿远离故土,不理解也不愿意参加那次战争。
魏巍等人完成了调查美军战俘情况的任务,给总政写了一份报告,可大家都还想到前方阵地去采访。于是他们顶着严冬的风雪,冒着敌机、敌炮的轰炸奔赴汉江南岸。夏庇若等同志到了汉城,魏巍则到了前线部队。
在志愿军军营里,魏巍耳闻目睹了许多撼人心魄的事情,他决心留下来继续采访,挖掘更多感人故事。此次在部队采访历时3个月,他看到志愿军战士在面临艰巨的任务和艰苦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英勇、顽强的精神,比起我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表现的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英勇精神的普遍性更是空前的。伤员随队作战的人数比住院疗养的还多,这在世界战争史上并不多见。
在朝鲜时,魏巍无数次想,我们的战士为什么那么英勇,硬是不怕死呢?那种高度的英雄气概是怎样产生的呢?他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志愿军中各种岗位上的同志。
魏巍老人回忆说:“他们由于岗位与能力的不同,认识有些差异,但是都有着共同的一点,即对于伟大祖国的爱,对于朝鲜人民深刻的同情,和在这基础上做一个革命英雄的荣誉心。于是,我了解了在党的教育下这种伟大深厚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思想和感情,就是我们的战士英勇无畏的最基本的动力。”
记得2003年,魏巍告诉我:“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在全国举行一些纪念活动非常有意义。前几天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给我来信,要我写点东西,我给他们寄去了我写的一幅字:‘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最辉煌的纪念碑。 严格地说,应该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辉煌的纪念碑。”经过3年浴血奋战,中朝人民胜利了,东方胜利了!美帝国主义第一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世界人民拍手称快,美国国内舆论大哗。侵略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受住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严峻考验。
“近100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许多灾难和不幸,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战争史上的华章。抗日戰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合作下取得的。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夺取的。那时中国人民刚刚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西藏还没有解放。立足未稳,战争的创伤还没有恢复。敌我力量悬殊,我们的武器装备也不好,美强我弱。我们还未曾与美军直接交手。我们处在恢复百孔千疮经济的艰难时期,美帝国主义打来了,你能够说,现在我们没有力量,要先把经济搞上去,不去支援朝鲜?唇亡齿寒呀,不能!所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8个字成了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动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四个方面的决定因素:一是毛泽东的英明决策和指挥,如果不具有毛泽东那种异于常人的胆略,是不会做出这种果断的决策的;二是我们的将士无比英勇;三是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四是与朝鲜军民的亲密合作。正是这四方面的因素,才充分发挥了正义战争的威力,越战越强,最后才达到了完全的胜利。”
我分明看得出魏巍老人眼神里有一种对信仰的坚定和执着。
魏巍老人接着说:“记得杨得志司令员和我谈话时说到:我们对军事形势要有正确的估计,当前,美军攻下我们的阵地是不可能的,上甘岭的战斗就是一个例子。而我们志愿军却可以攻破敌人的阵地,金城战役就是一个例子。所以美国不能不同意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军民并肩奋战,击败了美帝国主义的猖狂进攻,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保卫了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战争,空前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使这个当时最强大、最凶恶的帝国主义遭受空前未有的失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与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不怕帝国主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胆识与豪气,不仅向全世界宣告了东方人民的新生及其不可战胜的力量,同时它将永远鼓励我们中华儿女,牢记历史,继承先辈精神,并以之去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去正确认识和对待世界上发生的种种事情,并百倍地提高警惕,以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
从1953年板门店停战协定签字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有3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迈开了登上国际舞台的脚步,这其实也为1971年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访华和我国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下进入联合国铺平了道路。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中国赢得了近70年的和平建设环境,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赢来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使得中华民族以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鲜血浇灌友谊之花的中朝两国,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建立的亲如一家的深情厚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也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可以动摇,那浸透志愿军烈士鲜血的三千里锦绣江山可以作证。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宏伟史诗中,中朝友谊一定会续写新的篇章。
(责编 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