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逆势加强背后的逻辑

2020-06-21蔡恩泽

进出口经理人 2020年6期
关键词:贸易电商疫情

蔡恩泽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总额达到99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其中,我国对东盟出口额为5394.3亿元,同比增长2.4%;自东盟进口额为4519.1亿元,同比增长10.9%。东盟历史性地跃升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取代了欧盟的地位。

贸易种类及规模不断扩大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种类及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其中集成电路、能源为双边贸易“挑大梁”者,大米、水果等生活类商品在电商平台上走俏。

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双边进出口贸易关系日趋紧密。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自东盟进口集成电路金额为1056.5亿元,同比增长25.8%,占我国自东盟进口总额的23.4%;对东盟出口集成电路金额为427.5亿元,同比增长28%,占我国对东盟出口总额的7.9%。集成电路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拉动双边贸易额整体提高3.3个百分点。

能源合作提速也是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提升的一大亮点。原油进口和成品油出口增长合计拉动我国对东盟外贸提高1.3个百分点,煤炭进口拉动我国对东盟外贸提高0.4个百分点,中国—东盟外贸整体因此提高1.7个百分点。在全球能源危机暴发的当下,中国—东盟在能源上的合作业绩令人欣喜。

2020年第一季度,新加坡蛇皮果、葡萄桑,马来西亚白咖啡、燕窝,泰国香米、榴莲等商品在天猫、考拉等电商平台热销。2020年4月,阿里巴巴旗下生鲜超市盒马鲜生推出东南亚水果节活动,泰国榴莲、龙眼、凤梨、椰青等水果销售表现亮眼。

双方长期合作的结果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2020年4月8日预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贸易将缩水13%~32%。有WTO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数字很可能会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贸易衰退程度。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水平总体下降,而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却逆势加强。

对此,新加坡南洋学会副会长许振义认为,这是中国长期以来不断提升与东南亚各国合作水平的结果。许振义表示,看到这样的数据他并不惊讶。因为在过去十几年,中国一直努力提升与东盟各国的经济融合度。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还是关乎整个地区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都不曾缺席。

深度解读背后的逻辑,不难发现,便捷的地理通道、畅通的物流运输、贸易互补性强,以及双方抗“疫”合作不断加深,都在有力地支撑着中国—东盟双边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在东盟区域经济中持续提升融合度和参与度,本着平等协商、合作共赢的原则,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地区亲和力日益增强。双方热情拥抱,相向而行。更有“一带一路”倡议深入人心,倡议中很重要的部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恰好就在东南亚地区。

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对越南、马来西亚进出口发挥了“龙头”作用,拉动我国对东盟外贸整体提高5.6个百分点。其中,我国与越南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8%,增速高出我国与东盟整体外贸增速11.9个百分点;双边贸易规模位居东盟各国首位,在我国与东盟贸易额中的比重达到25.8%。同期,我国与马来西亚贸易额同比增长7.6%,也發挥了“龙头”作用。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关于修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全面生效,促进了我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增长。2019年10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降低了原产地规则、贸易通关规定、服务贸易、投资领域等方面的门槛,进一步释放了自贸区实施的红利,有力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对东盟出口农产品金额为284.5亿元,同比增长8.4%,拉动我国对东盟整体出口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鲜、干水果及坚果,茶叶,罐头这三大类商品分别增长31.2%、40.4%和28.4%。

近年来,我国和东盟各自都在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双方经济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为双边贸易合作提供了丰沛的空间。比如,我国与新加坡之间的合作侧重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之间的资源性贸易多一些。

面对疫情,中国—东盟双方采取了密切合作的态度。2020年2月21日,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中国—东盟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问题特别外长会议成功举行,彰显双方患难与共的邻里情谊和手足情深,为全球合作应对疫情树立了标杆。疫情发生后,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财政税收金融、中小企业纾困、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实施经济刺激政策,促进了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不断增长。

迎接更多机遇

2019年7月,时任中国驻东盟大使黄溪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国际及地区局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东盟关系依然展现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呈现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发展势头,具体表现为关系发展路径“更明”、战略互信水平“更高”、经贸合作增长“更稳”、人文友好交往“更热”、国际地区意涵“更广”。中国—东盟关系已进入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

此前,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和“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地区。中国高度重视中国—东盟合作,双方始终坚持聚焦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合作涵盖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涉及次区域、地区和全球层次,堪称引领东亚区域合作的一面旗帜。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有望于2020年年底签署,未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将迎来更多机遇。作为RCEP的重要成员,中国和东盟将在RCEP签署生效后发挥关键作用。届时,通关将更便捷,税收将更优惠,贸易规模将更大。这是惠及中国—东盟贸易的条约性保障。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为中国—东盟贸易增添了新项目。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东盟各国可为中国新基建提供有关贸易项目的支援,中国的成功经验亦可移植到东盟。

2020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十周年,双方将开展一系列活动。除了传统的货物贸易,基于互联网的跨境电子商务正成为双边贸易的新亮点。据泰国媒体报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5G、VR(虚拟现实)等技术的逐步应用,东南亚电商市场迅速崛起,而东盟与中国在电商领域的合作将促进双方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

中国与东盟的产业链、价值链正在相互融合,双方取长补短,期待互利共赢。东盟国家在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是投资建厂的好去处;中国具有资本和品牌优势,东盟企业可从中获得资本和品牌渗透收益。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及东盟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中国与东盟区域产业链将进一步深度整合,进而增加双边贸易额。随着疫情趋缓,中国国内消费水平正大幅提升,约14亿人口的超级市场同样可以惠及中国—东盟贸易。

(作者系财经媒体专栏作家、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猜你喜欢

贸易电商疫情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战疫情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