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2020-06-21张崇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志趣郎朗感官

张崇福

【学情分析】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者人持有的倾向性、选择性和愉悦的态度、情绪和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今天的很多中学生对琴棋书画都有涉猎,但能把一种兴趣坚持下来的却不多。有些兴趣,他们只是停留在好玩的层面,并没想过能对自己的学习以及将来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有的甚至起到了负面的作用。所以学生需要对兴趣有一个更科学和客观的认识,同时培养良好兴趣,以便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有一个更好的辅助作用。尤其在新高考和六选三的背景下,学生更应该明确什么样的兴趣是好的,怎么样去发展自己的兴趣,为自己的人生做更好的规划。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兴趣的概念,并能理解不同层次的兴趣;懂得区分自己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兴趣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到不同兴趣的作用及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志趣,并愿意采取措施去坚守志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从感官兴趣挖掘出志趣。

难点:找到自己的志趣以及愿意采取的措施。

【活动年级】

初一

【活动准备】

兴趣树图片(见图1)、各式糖果、音乐(A.牛奶咖啡《明天,你好》,B.郎朗钢琴独奏《牧童短笛》,C.《月野》纯音乐版,D.《泪的物语》)、视频(A.微视频《我的兴趣》,B.《郎朗的坚持与能力》)、录屏软件CamtasiaStudio6.0、QQ影音

【课程结构】

设计逻辑为:引出兴趣→感受兴趣→探索兴趣→ 区分兴趣→ 坚守兴趣。具体设计如表1。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1分钟)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情绪,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师:老师读一些词语,你们如果听到是动物名就拍一下手,如果是蔬菜名拍两下手,听到其他不拍。

生拍手。

师:希望今天的课堂都是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引入——吃糖(4分钟)

设计意图:以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感受,并引出概念。

师:打开心扉,迎接阳光,欢迎大家走进我们的心理课堂。(背景音乐《明天,你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点小礼物。你们看看是什么?

生:掀开任务卡,发现糖果。(惊喜)

师: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现在请大家注视3秒,然后每个人选择一颗。

师:你为什么要选这颗?

生:(预设)1.因为好看;2.因为我喜欢这个口味;3.因为别人选过了,只剩这一颗了。(对于没有选到满意糖果的学生,老师可以说:那希望在后面的时间里,你可以选到中意的)

师:看来我们对待事物是有倾向性和选择性的。(板书:倾向和选择)

师:现在请将糖果拆开,放到嘴里尝一尝,不过糖纸不能乱扔,下课自己扔垃圾桶。 什么感觉?

生:甜、舒服、很开心、童年的味道……

师:所以我们说这些都是愉悦的情绪。(板书:愉悦)其实不光是吃糖,对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倾向和选择,并且在做这个事的时候很开心,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叫作兴趣。

三、概念认知(2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兴趣,为后续活动做准备。

师: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一特定事物产生的带有倾向、选择、愉悦的态度、情绪和想法。说简单一点,就是喜欢!今天我们要讲的主题就是:选你所爱,爱你所选。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并爱上自己的兴趣。

四、兴趣探索(8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寻找自己尽可能多的兴趣,同时了解兴趣有多样性和变化性。

(一)探索:我的兴趣

师:说到兴趣,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接下来5分钟的时间,请你将你从小到大所有感兴趣的事都写下来。先在兴趣树图片的横线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再在叶子上写上自己的兴趣,旁边写上年龄和感受。比如,我五岁喜欢滑冰,感受是刺激。

生自己回忆并书写。(配乐《月野》)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分享一下,看哪位同学最勇敢。请你用这样的格式进行分享,5岁的时候,我喜欢,我觉得。

生1分享。

师:(对第一位同学)为了鼓励一下你的勇气,给你双份的奖励!(给学生两颗糖果)

生2分享。

师:有和他同样兴趣的同学吗?

生3举手。

师:看来喜欢这个的同学很多嘛。(学生分享完后奖励糖果)

(二)兴趣的特点

师:刚刚我们听了3位同学的分享,你们发现他们的兴趣有什么特点?

生:兴趣会随着年龄发生变化,而且很多。

师:对,我们会发现所有人的兴趣都是变化的、多样的。(呈现实物)零零后的你们,小的时候可能喜欢过奥特曼、叮当猫、变形金刚,喜欢过三国杀或者其他卡片游戏……其实很多人的兴趣都是多样的、变化的,就有这样一个小男孩……

欣赏微视频《我的兴趣》。(以教师的经历制作)

师: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生:张老师。

五、兴趣升华

(一)兴趣分类(6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发现兴趣的不同层次,并引发学生对未来生活尤其是工作的美好期待。

师:既然我们有那么多的兴趣,回到兴趣树,看看哪些是你坚持最长的?为什么?

生分享。

师:那你想过将来从事相关的工作吗?

生:(预设1)有,我想成为一名××家。(预设2)有,我想以后的工作与之相关。(预设3)没有。

师:可是有一些兴趣我们却没有坚持,反而被丢掉或者放弃了,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不好玩了、没意思了、不喜欢了。

师:从大家的分享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兴趣有差别,这就是兴趣的不同层次。我们把那些只是图好玩、刺激、新鲜的兴趣叫感官兴趣,把那些最终坚持下去并成为自己职业的兴趣叫志趣。如果将来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开心!

师:要把感兴趣的东西从感官兴趣上升到志趣,到底需要什么呢?

生:坚持、努力、热爱、外界的支持……

(二)志趣感知(9分钟)

设计意图:从别人的案例中总结出将感官兴趣发展为志趣的重要条件。

师:刚刚同学们说的都很重要,老师看到有的同学的兴趣是打篮球,那请问这些同学,如果感官兴趣转化为志趣的客观条件 都满足了,一定能成功吗?

生:不一定。

师:那我们来看这个小男孩儿是怎么做到的?

讲述郎朗的故事。(配乐《牧童短笛》)

师:这个人是?

生:郎朗。

师:对,郞朗的兴趣是什么?

生:钢琴。

师:他的兴趣变成志趣没有?

生:变成了志趣。

小组讨论(A.郎朗的志趣带给他什么?B.哪些因素促使他坚持了那么久?)

生分享。(预设1.他一直都在学;预设2.他喜欢;预设3.他获得了成功。)

师:为什么他可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功,获得那么多的奖励?

生:因为他有能力。

师:对,我们其实已经总结出从感官兴趣到志趣转变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不断坚持,二是能力培养。当兴趣变成志趣之后,我们会获得成就感!

师: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看郎朗怎么说?

欣赏视频《郎朗的坚持与能力》。

师:他的坚持体现在哪里?

生:他每年有150场演奏会,同时坚持每天练习两小时。

师:他培养了什么能力?

生:26岁以前练习的曲子几乎不忘。

六、志趣选择(8分钟)

设计意图:将所知道的知识运用到自己身上,同时也是一种仪式,让学生重視自己的兴趣,懂得取舍,并愿意坚守一份兴趣,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师:回到我们的兴趣树,它只是一棵树苗,没有开花结果,更别说成为参天大树。现在请你思考一下,你会从你的兴趣中选择哪个作为志趣,填到树干中间。让它成为你不断前进的支撑与动力,让你将来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你的兴趣树里没有出现,那就创造一个自己愿意作为志趣的选择。并写出你将怎么去实现或者接近你的志趣。

生思考、选择。(配乐:《泪的物语》纯音乐版)

师:请你这样填写:我选择作为我的志趣,我将。以小组开火车的方式分享。

生:(祝福1)希望你能坚持/实现它。(对找到的)

(祝福2)希望你能遇见它。(对没有找到的)

七、结语(2分钟)

设计意图:将气氛烘托到极致,让学生能从老师的经历中得到更多感染,并更加坚定自己的志趣。

师:各位同学,今天我们了解了我们的兴趣,我们一定要懂得区分好与坏,良好的兴趣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志趣则会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回到最开始的那个小男孩,他也找到了他的志趣——心理学,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他不断坚持,克服各种困难,并且发展自己的能力。也正因为如此,今天他才能和你们度过了这开心的40分钟。要知道人最幸福的莫过于,你想做的和正在做的是同一件事。所以老师希望你们在成长的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志趣并坚守它,让它成为人生的导航,从而成就自己的梦想,做一个幸福的人。

八、板书设计

【活动反思】

很多人认为生涯规划的课程应该在高中开设,其实生涯规划是贯穿一生的。本课注重创新,跳出了常用的量表等工具,以学生的兴趣作为落脚点,设计了这堂符合初中生心理认知规律的课程,整个流程很清晰。同时在课堂上注重积极情绪的调动,让学生一节课都在情绪高昂的状态中;也注重积极行为的培养,让学生敢于发言,勇于探索;还有积极品质的养成,让学生学会坚持将兴趣变成职业。而且本课既有老师自我的暴露,也有学生自己的分享,还有名人资料的分析,做到了多维度的统一。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郫县分校,成都,61173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猜你喜欢

志趣郎朗感官
重阳有感
天才的冒险
夕阳晚秋
感官训练纸模
我和郎朗
“zhi”趣盎然话数学
感官训练纸膜
浅谈儿童钢琴弹奏“三趣”
世界刮起郎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