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知识战“疫”时代传统出版业数字出版发展再思考

2020-06-21刘中飞

出版参考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字出版平台模式

刘中飞

摘 要:本文基于对传统出版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免费开放的数字资源和数字出版发展现状深度观察,从用户、内容、平台及模式等方面对数字出版发展进行总结与思考,为更好地推动传统出版业数字出版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出版业 数字出版 用户 内容 平台 模式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都在利用行业优势与行业属性进行战“疫”,出版行业亦是如此。从疫情防控出版物的出版、宣传与传播,再到各种数字资源的免费开放,用知识战“疫”是出版行业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体现了传统出版机构的大局意识、大我情怀与高尚行为。

此次疫情期间所涌现出来的电子书、音视频内容、专业文献数据库、线上课程资源、知识服务平台等免费资源与免费内容,是传统出版业在疫情期间应对疫情的一种非常态应急模式,而不是长期的数字出版发展模式,但将会给予传统出版业带来很多启示和发展机遇,比如社会大众对电子书与音视频内容的需求、教育市场上的在线教育、科研工作者对专业文献数据库与知识服务平台的依赖等,这些或许将成为一个触发事件,推动已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传统出版业快速融合转型与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应该看到,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也是对传统出版业数字出版发展的直接检视,疫情结束回归正常之后,通过此次线上战“疫”考验,各种问题已显现出来,比如对数字出版认识欠缺、数字出版内容资源储备有限、平台建设与运营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主要基于对传统出版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免费开放的数字资源和数字出版发展现状深度观察,从用户、内容、平台及模式等方面对数字出版发展进行总结与思考,为更好地推动传统出版业数字出版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用户是根本:充分挖掘用户需求,以用户为导向,为数字出版赋能

根据2019年8月30日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5G的普及使得网络运行更加高效,用户界面更加简化,网络速度提升更快,用户体验变得更好,互联网用户的规模将会继续增长。但是,对于数字出版业来说,线上用户始终不温不火,数字出版业的忠实用户少之又少,这也是因为市场需求没有被激发而导致数字出版业没有充分发展的原因之一。此次疫情促使社会大众因各种需求或特殊原因而转战线上获取各种出版数字化资源,推动了“线上获客”方式对“传统获客”方式的加速替代,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读者需求并且对其以后的阅读方式或获取资源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通过不同渠道和各種反馈,可以看到社会大众对数字出版内容的需求大大增加,线上阅读、在线教育和知识付费等数字化融合产品正在逐渐被社会大众所广泛接受。正因为如此,传统出版业看到这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未来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机会,在知识战“疫”期间,被迫做了各种“线上获客”的尝试和突破,也有些出版单位在原有拓展用户经验的基础上加大了线上推广与用户招募力度,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疫情结束之后,传统出版业将会进一步加大为数字出版产品招募用户线的力度。

在知识战“疫”期间,传统出版业提供海量的免费资源吸引众多用户,回归正常之后,面对激增的用户,如何留住这些用户并转化为有效用户是当前出版业思考的问题,也是未来数字出版业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这关系到传统出版业数字出版发展的进度以及融合发展的深度。唯有向用户提供精准的高质量的内容,才能留住有需求的市场用户。但是,当前传统出版业能够提供的内容资源主要集中在电子书、有声书等未经过整合且再次开发的浅层次需求内容,而用户需要的音视频、富媒体资源、在线教育、知识服务等数字出版产品储备相对不足。

随着传统出版业数字出版向纵深发展,用户资源建设与管理是出版单位开展数字出版必须重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方面,出版单位应注重以用户为导向,通过用户流量池的建立、用户数据模型和用户画像分析,充分发掘用户的需求,更精准地向用户提供他们所需求的高质量内容,不断提升内容服务的能力与拓展内容服务的空间,留住那些忠实用户,吸纳并扩增那些潜在有需求的用户。另一方面,通过传播平台与现有用户进行交互,盘活平台用户,提高平台用户对平台运营与平台内容的认可度、忠诚度与信任度,增强平台用户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平台用户积极参与内容创作、平台建设与系统运营。

二、内容是核心:资源整合,内容为王,为用户持续提供融合产品

疫情暴发后,各类出版机构快速响应、迅速行动,通过各种形式积极部署,陆续出版与“疫”相关的读物,免费发布线上电子书,在听书平台上线音频版,以及免费上线各类数字资源、疫情专题课程、大中小学教材电子书,同时向社会受众免费上线数据库以及各类知识服务资源等数字资源。但是,对于免费开放的数字资源产品,到底有多少下载量、阅读量与使用量,发挥其知识属性的价值,这很难说。据笔者观察与体验,即使有些内容是免费开放下载的,都没有用户愿意使用或下载,何况疫情后数字资源不再免费,那么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出版又该如何持续性发展呢。疫情之下,从各家出版单位免费开放的数字资源暴露或反馈的问题,可以窥视现阶段数字出版融合产品的发展问题或市场需求,进而探索不同类型数字产品使用规律,有助于出版单位进一步整合好现有数字资源且研发出用户需求的数字产品。

当前,数字出版业正在推进“一种内容、多种载体、复合出版”的出版局面,在选题策划阶段,就要考虑内容资源的深度运用,并与多种载体的深度融合,以适应不同读者和用户的需要。在知识战“疫”期间,由天津市委网信办、微医和互联网总医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共同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便是一个非常好的数字融合产品,这是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化转型融合出版上一次非常成功的创新实践,将内容策划、图书出版、知识传播与社会服务很好地融合起来;该手册创新地加入了关于疫情的在线免费问诊入口,满足读者科普和问诊的双需求;读者只需扫码便能进入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义诊专区,身体不适线上问,防止线下就医交叉感染;义诊活动启动一周,专题页面被访问次数超过7000万人次,有1.2万余名医疗专家在线接诊,累计服务人次超过54万。

猜你喜欢

数字出版平台模式
以学霸讲堂为依托的学生党员学风引领平台建设研究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