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击新冠肺炎一线护士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2020-06-21许振丹梁文娟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家人护理人员

许振丹,梁文娟,徐 艳,李 荣

(1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2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正在全球肆虐,对世界各国经济及卫生系统带来巨大的冲击,并将给人类带来深远的影响。随着各地确诊病人数量增加,一线护士工作负荷日渐加重,被感染的风险日渐升高,导致护士心理压力骤增。本文调查了河南省部分地区疫情一线护士心理焦虑状态,为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3市5所三级以上定点收治新冠确诊病人的医院,将117名疫情一线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人,女103人;年龄21~52(33.15±7.13)岁;工龄:<5年25人,5~10年45人,10年以上47人;学历:中专3人,大专36人,本科74人,硕士4人;职称:初级68人,中级45人,副高及以上4人。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采用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工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有无孩子、家人对此次工作态度、疫情前所在科室、疫情期间所在部门等。(2)焦虑自评量表:采用Zung等编制的SAS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1,共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总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重。

1.2.2调查方法 微信联络各医院疫情一线人员1名,教会其规范的指导用语。采用“问卷星”收集资料,有效问卷117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2.1焦虑情况 117名护士焦虑评分为(32.82±6.26)分,全国常模为(29.78±10.07)分,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5.25,P<0.01)。疫情之前护士所在科室的SAS焦虑评分情况见表1。

2.2影响因素分析 以焦虑评分为因变量,将其他因素作为自变量(将P值设定为0.15),疫情之前所在部门、家人对目前工作态度(十分支持=1,支持=2,不支持也不反对=3,反对=4)、年龄(<30岁=1,30~40岁=2,>40岁=3)、是否有孩子(是=1,否=2)。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

焦虑是个体主观感受到的负性情绪状态[1],会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工作质量。在这次突发疫情中,初始时防护措施不完善、工作环境艰苦,且感染人数多,传染性强,致使一线护士心理压力大;同时,护士对新冠肺炎不了解,应对突发事件经验缺乏,隔离期长,更易产生焦虑情绪。吴际军等认为,焦虑是临床一线护士睡眠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2],应加强对她们的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减轻焦虑及工作压力。

表1 SAS评分的单因素分析情况分)

注:与常模比较 *P<0.05

表2 护士SAS评分的多因素分析

注:R=0.359,R2=0.129,调整R2=0.098,P<0.001

本次调查中,117名护士SAS均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尤其是疫情之前在内科与外科工作的护士,而其他护理人员得分均低于本样本的总均分。分析认为:①内、外科病区护理人员岗位较为固定,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经验少;②重症及门急诊护理人员平时排班与隔离病区及发热门诊较相似,心理压力相对较轻;③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储备了传染病相关知识,能有效应对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焦虑得分相对较低。此外,多因素分析显示:“家人对目前工作态度”影响SAS得分。分析:①一线护士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担心被感染,害怕家人指责;②与家人分离时间长,因自己角色缺失没有照顾家人而自责;特别是有孩子者,因不能陪伴孩子,担心其学习,易产生产生烦躁不安、自责情绪。

综上所述,一线抗疫护士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这与其所在科室环境及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应根据各个护士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解除其后顾之忧,减轻其心理压力。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家人护理人员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与家人一起进餐有助于身体健康
通过图片看内心
完形填空三则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