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效果的影响

2020-06-21贾颖洁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

高 翔,贾颖洁

(1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临沂 276000;2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罗哌卡因是本院使用率最高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在高浓度情况下,该药不会给中枢神经或心脏产生过多毒性,在低浓度情况下则能让运动神经阻滞与感觉神经阻滞之间实现分离,其缺点是见效慢[1]。复合舒芬太尼既能保留罗哌卡因的药学优点,又能稳定人体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加快罗哌卡因的见效速度。本研究从剂量角度入手,研究舒芬太尼不同剂量对两种药物的复合麻醉效果及麻醉安全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4年3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的160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胎儿正常。排除标准:患内分泌疾病者;患免疫功能疾病者;患心、肝、肾和其他重要器官障碍疾病者;资料不全者;后期失访问者;伴精神障碍者;有神经系统病史者;对实验药物过敏者。将160例产妇根据麻醉的剂量不同分成4组,各40例。A组:年龄23~33(27.0±1.4)岁,孕周36~42(39.1±2.3)周;B组:年龄21~34(26.0±1.9)岁,孕周36~42(39.0±2.4)周;C组:年龄21~36(26.6±1.5)岁,孕周36~42(39.0±2.5)周;D组:年龄20~35(26.8±1.6)岁,孕周36~42(39.0±2.4)周。4组产妇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麻醉药液的配制:取1.5 ml、0.75%罗哌卡因,加入1 ml、10%葡萄糖制成混合药液,各取1 ml用于各组联合舒芬太尼使用。舒芬太尼剂量:A组2.50 μg,B组5 μg,C组7.5 μg,D组10 μg。麻醉方法:各组均实施硬膜外麻醉,具体如下:产妇取左侧卧位,选取腰椎3-4间隙为麻醉穿刺点,硬膜外腔定位,取25G腰麻针并经由穿刺针送入到产妇蛛网膜下腔,待有脑脊液流出即可注入配好的麻醉药液(注入速度0.1 ml/s),注射完毕将腰穿针拔出体外,待留置好4 cm的硬膜外导管后,帮助产妇换仰卧位。1次/2min测定产妇感觉阻滞平面,若发现低血压,可静注麻黄碱,如有必要可重复给药。

1.3指标评定 血流动力学:用无创血液动力监测仪在麻醉后15 min监测各组产妇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动脉压。麻醉质量:用视觉模拟评分方式估测,具体标准如下:很好,术中无疼痛;较好,术中轻度疼痛;一般,术中一般疼痛;较差,术中剧烈疼痛。

2 结果

2.1各组血流动力学情况 各组产妇在麻醉15min后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动脉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各组血流动力学对比

2.2各组麻醉质量对比 A、B、C、D组麻醉质量很好率分别为75%、92.5%、97.5%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0,P<0.01);B、C、D组麻醉很好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χ2=3.62,P=0.164)。见表2。

表2 各组麻醉质量对比

3 讨论

目前,临床最常选择的剖宫产麻醉方式仍旧以硬膜外麻醉为主,该方式起效快、麻醉时间长,但在药物类型及剂量的选择上一直存在争议。在产科麻醉中,罗哌卡因一直是首选镇痛药物,特别是0.75%罗哌卡因对感觉和运动神经都能产生良好的阻滞作用,而且使感觉和运动阻滞相互分离,但也存在见效慢的缺点。舒芬太尼属于强效镇痛药物,是一种能够通过结合阿片受体发挥镇痛药效的药物[2],该药脂溶性高,见效快,而且血流动力学有着很好的稳定性,加上维持时间长等特点,备受产科临床关注。有研究显示,罗哌卡因联用舒芬太尼可加快其神经阻滞作用[3],所获得的麻醉效果远优于单用罗哌卡因[4]。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组配伍的舒芬太尼剂量不同,但产妇的心率水平、血氧饱和度和动脉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组麻醉很好率远低于其他3组。

综上所述,在舒芬太尼配伍0.75%罗哌卡因的产科麻醉中,产妇血流动力学不受舒芬太尼剂量不同的影响,但适当加大舒芬太尼剂量能增强麻醉效果。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硬膜外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国产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对行TURP术老年病人硬膜外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硬膜外血肿“T”管引流效果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