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助力内审工作监督服务质量提升

2020-06-20吴叶媛

中国石化 2020年4期
关键词:数据量审计工作背景

□ 吴叶媛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加强对数据的重视,优化审计理念和方法,实现内部审计工作与大数据的有机结合,以充分发挥监督和服务的职能。

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可以依托互联、互通、互享的审计信息平台,全面整合和采集各类经营管理数据,利用引入或开发的前沿分析理论、工具和技术,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效果。信息化内部审计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实现对审计对象深入、关联和持续的审计分析与监测,通过对经营管理的全流程持续控制,合理配置与统筹规划审计资源,实现审计价值的最大化。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数据对审计工作来说至关重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要有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才能得出最准确的审计结果。大数据时代不仅意味着数据量的增大,还包括信息处理技术的更新换代。内部审计作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内部审计数据变得更加全面。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和硬件存储技术的发展让大量数据成为潜力无穷的财富,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是大数据时代的核心课题。传统的数据分析注重分析数据之间的因果性,但是,对于规模异常庞大的数据库,数据的复杂性非常高,数据的种类也非常多,分析不同数据之间的因果性就非常困难。早期的内部审计工作由于各方面技术的限制,通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但是采取抽样调查进行分析和处理,会存在忽略了少数或个别数据可能会揭示的规律或问题。而在大数据背景下,由于数据量太庞大,传统的抽样方式已经难以代表整体,因此企业内部审计要求数据分析者面向全部数据而非局部抽样数据。

内部审计风险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大数据时代下,新技术的产生也伴随着出现了新的风险。例如云计算技术所固有的风险,数据基数过于庞大时,难免会出现原始数据的错误,还有数据透明度风险、数据存储安全风险等。大数据的出现主要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互联网技术最主要的弊端在于安全性。要想加强大数据时代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加强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稳定的建设,构建多方位的安全预警系统,增强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大数据环境下各种风险的产生会给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更加谨慎准确地使用数据处理系统。

内部审计取证变得更加困难。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人员获取的数据大都是电子信息,信息的真伪无法得到验证,因此很难断定信息的准确性。同时,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的内容更加复杂,为了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性,需要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这就是取证环节。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数据搜集的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查找相互关联的数据,而不是利用因果关系进行数据的查找。实现从判断因果关系向相关关系的过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数据筛选能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大量数据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信息。

内部审计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内部审计的样本数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前数据量相对小的时候,内部审计通常是以纸质形式保存数据。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通常是以手工和电脑辅助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原始数据的量变得非常巨大,所处的信息环境和技术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内部审计人员对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及准确性无法确保万无一失,难以依靠手工去完成审计工作。传统的审计模式在大数据环境下已经出现了局限性,不能满足现在的审计需求。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要适应快速变化的信息环境,改革创新,探索更加有效的审计方法。

内部审计模式需要更加多样性。在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审计内容进行分析判断,这就可能导致审计结果不够客观。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获取更加全面,数据量也更大,从而包含的信息更多。只有打破传统独立审计的工作模式,更新审计流程,加强审计与其他工作的关联性,实现审计数据与企业经营活动数据的无缝衔接,才能使获取的数据更加准确,审计结果更加可靠。

应对挑战的策略

大数据审计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只有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更加全面高效的审计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才能真正发挥监督与服务的职能。

培养信息化审计的文化氛围,完善和创新内部审计理论。大数据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必须要对审计的对象、职能等基本问题进行重新界定。目前,内部审计工作所应用的审计准则基本都是只满足于传统的审计业务,而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对象、审计方式、审计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必须要结合大数据环境的特点及新技术的产生,对现有的内部审计理论进行更新、补充,建立起符合大数据时代需求的全新内部审计理论体系,才能保证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

引进前沿审计技术,探索更加高效的审计方法。审计方法是审计工作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大数据环境下,如何推进更高效的审计方法完成相关的审计任务是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的变化非常快,企业每天的业务就会产生非常大的数据量,因此内部审计工作的时效性非常重要。采用持续的审计方法,可以保证企业的相关经营活动与审计数据保持一致,从而使得最终的审计结果更加科学准确。企业内审部门逐步建立新型的内部审计体系,掌握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及时开展风险分析,追踪异常的风险点,才能有效地防控风险,有效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评价职能。在大数据背景下,保障数据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掘数据的潜在价值,既是满足日趋严格的外部监管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有效防范风险的内在要求。

全面整合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并建立信息化审计平台。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人员要想从大量数据中迅速获取有用的信息,最主要的是依靠数据处理软件的支持。传统的Excel软件或者相关审计软件已经无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审计需求,必须要采用更加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内部审计需要构建一个集管理、分析和监测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只有突破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隔离墙”,将信息系统的多个数据接口实现连接共享,提高信息系统与内部审计工作的契合度,才能帮助内审部门更精准定位关键风险点,实现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与评价职能的密切融合,促进审计工作各环节与相应审计主体的快速匹配。

猜你喜欢

数据量审计工作背景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基于大数据量的初至层析成像算法优化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高刷新率不容易显示器需求与接口标准带宽
黑洞背景知识
宽带信号采集与大数据量传输系统设计与研究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