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线入地背景下的金沙江路改建工程研究
2020-06-20庞付强
庞 付 强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0)
1 工程概况
1.1 项目背景
随着上海市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城市街区的景观要求越来越高,架空线已经成为影响市容环境景观的主要因素之一。上海市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指挥部颁布的沪指[2019]1号文件《上海市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实施细则(试行)》指出,进一步加强本市架空线和道路立杆管理,逐步消除“黑色污染”,减少道路立杆数量,打造有序、安全、干净、美观的高品质城市环境,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基于此,上海市普陀区开展金沙江路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
1.2 设计内容
金沙江路是中心城一条贯通性极强的城市道路,西起外环高速(外环以西为金沙江西路),东至武宁路(内环以东为宁夏路、普雄路),是连接静安区、普陀区与嘉定区的重要东西向通道,沿线用地以商业、住宅及教育为主,现状沿线架空线较多,道路沿线整体面貌较差。
结合中环近铁城市广场的建成、轨道交通13号线的运营,同步结合金泸绿地的改造提升,泸定路的辟通,本工程沿线整体景观风貌及品质会进一步提升,交通压力也将会进一步加大。根据最新架空线入地整治要求、区域拆违整治工作成果,本工程实施的外部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因此,本工程实施就十分必要且迫切。
本次金沙江路研究范围西起中环路,东至内环路,道路全长约2.9 km。现状基本为双向四车道沥青路面,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40 km/h。
2 道路现状
金沙江路(丹巴路—内环路)于2010年4月完成大修,其中中江路—大渡河路段配合轨道交通13号线大渡河路站建设刚刚按照规划实施完成;中环路与金沙江路交叉口一段配合天桥及近铁广场建设也进行了道路改造提升。
道路现状标准段基本为双向四车道规模,高峰时段拥堵现象比较严重,并且路面结构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现状金沙江路两侧架空线密布,杆件林立,道路景观较差。
3 交通流量预测
3.1 现状交通路调查
现状路段单向高峰小时流量约910 pcu/h~1 580 pcu/h,其中西向东略高于东向西;路段服务水平D级~F级,大部分路段处于缓行和拥堵状态,见表1。
表1 金沙江路现状高峰小时交通量和饱和度
3.2 交通流量预测
金沙江路(中环—内环)路段各特征年高峰小时路段流量预测结果,见表2。
3.3 建设规模论证
表2 金沙江路各特征年高峰小时路段流量 pcu/h
对于金沙江路(中环—内环)路段,若采用双向四车道,远期服务水平普遍位于D级~F级,适应性差,若采用双向六车道,远期服务水平为C级~D级,可满足交通需求,见表3。
表3 远期2033年路段饱和度与服务水平分析表
4 道路修复设计
金沙江路沿线架空线众多,杆件林立,入地管线主要为电力和通信管线,另外新建合杆管线一并入地,因此,为配合架空线入地,本工程需同步进行道路修复工程。
4.1 修复原则
1)修复路面与原路面材料的一致性原则。
2)路基、路面增强修复原则。
3)方便、快捷施工,减少对周边影响原则。
4)经济适用性原则。
4.2 沟槽修复
根据上海市《城市道路掘路修复技术规程》,本工程采用黄砂对沟槽进行回填压实,考虑到金沙江路道路通行压力大,不具备封交条件,路面结构采用柔性基层进行修复,修复结构严格采用搭接处理,以减小道路不均匀沉降,如图1所示。
人行道沟槽修复同样采用黄砂回填,并采用搭接处理修复。
4.3 “精细化”设计
架空线入地工程按照“以人为本、绿色生态、安全有序、设施友好、全寿命周期、全要素管理”的理念,在沟槽修复后,对道路进行整体的综合整治和景观提升,涉及范围“从围墙到围墙”。
本工程结合道路改建,从路面系统全要素出发,对金沙江路进行精细化设计,主要涉及:
1)路面系统:车行道病害整治,预防性养护;人行道景观提升;无障碍设施完善;非机动车停放点改造;公交停靠站规范;多杆合一;其他附属设施完善。
2)地下系统:综合管线。
3)地上空间:沿街店招统一规范、建筑外立面改造;拆违等。
5 改建工程设计
金沙江路沿线均为现状小区和商业地块,以大渡河路为界,道路用地存在明显差异,中环—大渡河路由于近铁城市广场和轨交13号线建设中对道路用地进行预留,本段道路建设条件较好。大渡河路—内环段大部分小区围墙侵入规划红线,道路用地受限。
本文以大渡河路为界,分别进行方案比选。
5.1 中环—大渡河路
方案一:双向四车道(大修方案),见图2。
优点:
1)维持现状车道规模四车道,仅对路面破坏部分进行整修,无需进行绿化搬迁及拆迁;
2)工程量小,实施难度小;
3)可快速实现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施工目标。
缺点:
1)没有改善现状交通拥堵的情况;
2)无法满足近远期交通流量需求。
方案二:双向六车道,见图3。
该方案对道路断面进行调整,由现状双向四车道调整至双向六车道,按红线实施到位。
优点:
1)提高通行能力,满足近远期交通需求;
2)局部进行拆迁,实施可能性大;
缺点:
1)沿街绿化、行道树需部分进行搬迁;
2)管线搬迁量较大。
比选:本段金沙江路连通中环辅道和大渡河路,交通压力大,若维持双向四车道,远期交通服务水平在D级~F级,无法满足金沙江路的功能要求。鉴于该段道路用地情况良好,推荐采用双向六车道,按红线辟筑到位。
5.2 大渡河路—内环
方案一:双向四车道,见图4。
该方案在保证现状车行道不变的情况下,将车行道调整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调整至行道树外侧,行道树采用机非分隔带尽量保留。
优点:
1)维持现状车道规模四车道,车行道改造小;
2)行道树采用分隔带保留,减小了绿化搬迁和行道树搬迁;
3)减小了非机动车对机动车通行的影响。
缺点:对该段金沙江路交通压力缓解有限,远期服务水平为E级。
方案二:双向六车道,见图5。
本方案按照红线实施到位,满足金沙江路远期交通功能需求,但大渡河路—内环段,道路沿线小区林立,小区围墙和建筑普遍侵入红线较多,拆迁量巨大。
优点:
1)提高通行能力,满足近远期交通需求;
2)道路景观性好。
缺点:
1)沿街绿化、行道树需全部进行搬迁;
2)沿线拆迁搬迁量极大,实施性小。
方案三:双向五车道(可变车道),见图6。
本方案基于方案一的基础上,考虑到金沙江路具有一定的潮汐流,为满足交通功能,将现状车行道调整为双向五车道(中间车道为可变车道)。行道树采用机非分隔带保留,慢行系统紧邻沿线建筑边界。
优点:
1)提高通行能力,满足近远期交通需求;
2)在尽量保证现状小区围墙不动的条件下,通过新增侧分带保护现状行道树,减小机非干扰;
3)通过对路侧绿化占用,增大非机动车道宽度,实现机非分离,大幅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4)对行道树及管线影响最小,景观性好。
缺点:
1)沿街绿化、局部行道树需进行搬迁;
2)车道宽度较小。
比选:本段金沙江路受道路空间限制,方案二实施难度大,可操作性低。方案一可近期缓解道路通行压力,避免非机动车的干扰,但远期无法满足交通功能。
方案三采用可变车道,在不增加征地拆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保护沿线行道树,提升道路景观。因此,推荐方案三。
6 结语
架空线入地工程作为上海市重大工程,遍地开花,涉及道路众多,科学合理的设计是对工程实施最为重要的步骤。
金沙江路作为普陀区重要轴线道路,交通功能和景观功能并重,在满足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的基础上,有效的缓解道路拥堵问题,为远期道路通行能力储备空间,是需要综合的考虑的重要方面。
本工程结合架空线入地工程,对道路进行改建,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和舒适性,尽可能保留了现状行道树,提升道路景观,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