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软件的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等疫病研究状况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2020-06-20鲍丙豪王继升代恒恒冯隽龙李海松
鲍丙豪,王 彬,王继升,代恒恒,邓 省,冯隽龙,李海松**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 北京 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29)
疫病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易于流行、症状相似等特点疾病的统称,无论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还是2009年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以及2019年年末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 19)均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对于疫病的认识形成已久,如《温疫论》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温病条辨》提出“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等。自古以来,中医药在疫病的防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中,中医药的早期介入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减少轻症病人向重症转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各界的认可。
CiteSpace是一款科学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对某一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绘制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现该领域的信息全景,识别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趋势[1],本研究通过应用CiteSpaceⅤ.0软件对从2003年以来中医药治疗疫病相关研究的文献绘制知识图谱,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前沿及未来可能发展趋势进行梳理,为今后的中医药治疗疫病相关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研究选择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主题=(疫病+非典型肺炎+甲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中西医结合+中医药)”进行专业检索,时间限定从2003年1月至2020年2月,共搜索到726篇文献,排除报道、会议文章和科普文章等文献外,共652篇符合条件的文献,文献跨越时间从2003-2020年。
将检索到的结果以R efwork格式导出,保存为“download_.txt”格式,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处理、绘制相关知识图谱,软件时间参数设置跨度为2003-2020年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分别选取作者、机构、关键词,每一年选取其中出现次数最高的40个关键 词,选 择pathfinder,Prunning sliced networks,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图谱修剪算法以让图谱显示更清晰[2]。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发文量分析
本研究对纳入的652篇文献按发表时间进行统计分析见图1。由图1可知,中医治疗疫病相关研究的年度发文量波动较大,发文量相对不稳定,且整体基数小,出现2003-2004年、2009-2010和2020年三个高峰,这与该年份出现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密切相关,其余年份相关发文量较少,表明中医药治疗疫病的相关研究较少,可能与疫病发生本身具有阶段流行性等特点,且中医注重临床疗效,而相关科研工作未被充分重视。
2.2 文献作者与机构共现分析
图2为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疫病的相关研究文献作者所属机构的网络视图。通过该图发现,中医治疗疫病的机构都比较分散,主要是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发文量相对集中,同时该领域的机构合作网络图谱的图谱密度Density仅为0.0174,图谱密度低,代表机构之间的合作联系关系较为分散,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主要是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合作,而不同地域机构之间的合作并不多见。
图1 年度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疫病的文献趋势
图3 为作者合作网络分析从节点连线来看,存在2个主要作者合作群,主要是王玉光和杨丰文分别与其他作者构成的合作群。
2.3 关键词聚类及时间线图
关键词经过作者精心选择,是文章主要内容的表达,表现了文章的主要关注点,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由中介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CB)表示,CB越大则节点越重要。一般认为,高中心性关键词(CB>0.1)在网络中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我们得出频率排名前9以及CB>0.1的关键词以及它们的中介中心性。见图4、表1。
聚类分析是对具有多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分类的一种统计方法,根据指标间的相似程度进行类别划分,实现指标分类[4]。本研究对所有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旨在发现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疫病的主要研究内容分。在对聚类图谱进行评价时,通常通过对该图谱的网络特征签名进行分析,本研究的聚类知识图谱是由285个节点,602条线组成,聚类模块性指数Q值(Modularity Q)和聚类轮廓性指数S值(Mean Silhouette)分 别为0.7192(>0.3)和0.6982(>0.5),意味着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是显著的,聚类是合理的。
本研究共出现38个聚类,选取其中范围最大的10个聚类进行分析。聚类标签(#)的数字越小则该聚类的规模越大。对这10个聚类的研究方向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分为以下四组:0#、3#为I组主要是对非典型肺炎等疫病康复患者的后遗症研究;1#、2#、4#、5#、9#为II组主要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疫病的诊疗方式的研究;6#、8#为III组主要体现为探索五运六气理论对相关疫病防治过程中的价值;7#为IV组主要是研究相关中医证候分布以及开展数据挖掘等。具体见表2。
图2 核心机构网络
图3 作者合作网络
图4 关键词聚类图谱
以年份为X轴、聚类为Y轴,得到中医治疗疫病的时间线视图,可以显示各聚类发展演变的时间跨度,见图5。
2.4 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
突现词是指通过对词频的考察,将特定时间内的词频变化率高的词从主题词中探测出来。突现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由图6可知,中医药关于疫病的研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研究热点,而突现词持续时间≥5年,包括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五运六气、诊疗方案等。从目前来看,对于中医药治疗疫病的诊疗方案制定以及五运六气相关研究是当前热点。
3 讨论
表1 共现频次前9的关键词
表2 关键词聚类明细表
图5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疫病聚类时间线图
图6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疫病突现关键词
3.1 研究现状
自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中医药对于相关疫病的研究发文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而后又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在2009年左右又达到一个小高峰,这与当年甲型H1N1流感[5]大流行密不可分,随着疫情的消退,该股研究热也出现迅速减退。第三个研究热度高峰随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即后来证实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截止到2020年2月底,中医药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超过120篇,其中既包括诊疗方案和临床研究,又包括病因病机探讨、数据挖掘等[6]。但中医药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疫病领域的研究人员较分散,而各研究机构以及研究人员之间合作程度不密切,应加强跨机构、跨人员之间的合作,促进中医药在相关疫病研究领域的连续性。
3.2 研究前沿与热点
通过高频以及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可见,中医药在对于疫病的相关研究出了集中在SARS、甲型H1N1流感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三种疾病,对于治疗手段主要关注点在于“中西医结合”方面,如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言,中医药的优势在于除了能够缓解轻症患者的症状以外,能够有效减少轻症患者向重症患者的转化,甚至对于部分重症患者的治疗能够在现代医学的配合下对CT影像好转率、临床治愈率等起到改善作用[6]。
在中医治疗相关疫病的特点上,重点关注“辨证论治”以及“五运六气”的研究,“辨证论治”是中医疗效的核心,即使皆属疫病范畴,不同疾病疾病的分型论治亦有不同,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11]认为SARS属于春温病(伏温),中医治疗提出分为早期(湿热遏阻肺卫证、表寒里热挟湿证)、中期(湿热蕴毒、邪伏膜原、邪阻少阳)、极期(热入营分,耗气伤阴、邪盛正虚,内闭外脱)、恢复期(气阴两伤证、气虚挟湿挟瘀证)。
有研究表明,甲型H1N1流感证型多为风热犯卫、风寒束表以及表寒里热夹湿证型[12]。对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有专家认为,本病属于“湿毒疫”范畴,感受“湿毒之邪”致病,“湿毒”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理核心,病位在肺脾,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同时可分为早期、进展期、极期(危重期)、恢复期进行分期论治[10]。仝小林院士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通过对武汉金银潭医院收治确诊病例的实际调查,初步提出本病归属于“寒湿(瘟)疫”范畴,该王永炎院士以及国医大师薛伯寿教授亦持相同观点,认为本病当属“寒湿疫”,并对治疗给出了相应意见[13-15]。
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16]在前期版本的基础上,对于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人,除了提出推荐使用“清肺排毒汤”治疗轻型、普通型和重型患者以外,对于轻型患者的中医治疗建议分为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普通型分为湿毒郁肺证、寒湿阻肺证,重型分为疫毒闭肺证、气营两燔证,危重型分为内闭外脱证等进行辨证施治。
“五运六气”又称运气学说,是基于“天人相应”理论下的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进而开展诊治与养生治未病方法的一门学问。顾植山教授[17-18]曾多次通过运气学说对于SARS、甲型H1N1流感等疫病的发生发展进行了解释,使“三年化疫”的理论得到了验证,对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顾植山教授也从运气学说角度对于其病机、证候、防治等角度提出了意见[19]。尽管运气学说是否能准确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疫病的发生发展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但是其对于疫病的治疗以及后续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对关键词聚类后可知,由0#、3#组成I组主要是对非典型肺炎等疫病康复患者的后遗症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具有减轻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性反应、减少渗出、抑制免疫反应、抗休克、抗毒素等药理作用,在SARS的治疗过程中激素的及时应用拯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但是部分患者在日后的恢复期出现了(如股骨头坏死等)后遗症[20],针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出的诊疗方案中,对于激素的合理使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中西医结合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治疗SARS等疫病,减轻相关症状,缩短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后遗症及激素的使用量和时间,从而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表2中1#、2#、4#、5#、9#为II组组成了最大的聚类,主要研究内容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疫病的中医证型、诊疗方案以及病因病机的认识,目前来看这也是中医药治疗疫病相关研究的热点,这凸显出中医药在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疫病的研究中,以注重临床疗效为导向,重视实用性,而临床疗效也正是中医学能够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对于疫病流行阶段,切实提出符合临床实际的诊疗方案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极其重要。
表2中6#、8#组成的III组主要体现为五运六气相关理论研究在疫病防治中的价值,在《内经》时代人们已经对于疫病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可以根据运气理论对疫病的产生以及防治做出一定预测和建议。就目前来看,无论是SARS或者是甲型H1N1流感亦或是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我国国内相关学者都通过运气学说加以合理解释,并给出了相应诊疗建议[21-23]。因此,对于运气学说在疫病防治领域的重要贡献,以及未来如何更好的发挥运气学说在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可能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表2中7#为IV组主要研究对相关中医证候分布等,进行研究并利用数据挖掘等现代统计学方法对疾病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
4 结语
知识图谱可以从大量文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以便供相关人员参考[24]。通过科学计量分析与可视化分析,初步展示了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疫病的发展现状,由于疫病本身具有季节性、爆发性等特点,中医药对于其研究也呈现出阶段性,研究的连续性不足,同时存在地域不平衡性,作者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度均不高,现阶段的研究热点以临床疗效为导向,主要集中在诊疗方案的制定及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未来五运六气对于疫病预测以及防治的研究可能成为热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