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叶面肥在晚播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2020-06-20
实践证明,晚播小麦中晚期合理应用叶面肥,能促进小麦健壮生长,提高晚播小麦产量。为验证不同叶面肥在长葛市晚播小麦上的应用效果,2018—2019年,长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特安排该试验,旨在了解不同种类叶面肥对晚播小麦产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能够改善品质、增加产量的叶面肥品种,为长葛市晚播小麦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长葛市长兴区孟庄村,北纬34°15′25.25”,东经113°46′43.38”,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适宜进行不同叶面肥在晚播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前茬作物为玉米,产量水平650 kg/667 m2。土壤类型为潮土,质地为中壤土。小麦播种前取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土壤养分测试值pH 值为8.0,全氮质量分数1.02 g/kg,有机质质量分数18.1 g/kg,速效钾质量分数133 mg/kg,有效磷质量分数11.8 mg/kg。
(二)参试品种、叶面肥种类及用量
参试小麦品种为半冬性中早熟品种百农4199,参试叶面肥种类及用量见表1。
表1 参试叶面肥种类及用量
(三)试验设计
试验南北行向设7 个小区,各处理同一区组内随机排列,3 次重复,小区面积45 m2(3 m×15 m)。处理设置:处理1(CK)喷施清水30 kg/667 m2,处理2喷施追肥精,处理3 喷施喷施宝,处理4 喷施碧护,处理5 喷施持润增产包,处理6 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水剂,处理7 喷施尿素+芸苔素内酯水剂。各处理喷施量均为30 kg/667 m2,试验田总面积1870 m2。各处理小区之间设埂40 cm、观察道1 m,四周设保护行12 行。
(四)试验过程
2018 年11月10日,每667 m2基施配方肥折合纯氮12 kg、五氧化二磷6.5 kg、氧化钾6 kg,以深耕方式整地;11月11日划区划行,用带镇压器的精量播种机播种,每667 m2播种量17.5 kg,行距20 cm,此后不再追肥,以叶面喷施为主。2019 年2月27日喷施二甲四氯钠盐水剂+氯氟吡氧乙酸悬浮剂+炔草酯水乳剂防除杂草;3月2日(起身期)第1 次喷施叶面肥;4月25日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吡虫啉乳油+多酮悬浮剂,机械喷雾防治病虫害;5月3日(灌浆初期)第2 次喷施叶面肥;试验区小麦于2019 年6月5日全部收获。
(五)物候期调查及取样
试验详细记载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及抗逆性。小麦成熟期采集地上部植株样品,从每个小区中连续取能代表本处理生长水平的均匀植株20 株,组成1 个混合样,测量株高、茎粗、穗长、不孕小穗、穗粒数、千粒质量等。收获期小区全部采用小型收割机收获计产。
(六)数据处理
根据调查记录的数据,采用Excel 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处理间多重比较采用Duncan 新复极差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各处理物候期调查分析
各处理出苗期、越冬期、返青期相同。处理1(CK)抽穗期4月20日,较其他处理早2 d;成熟期6月1日,较其他处理早4 d;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处理7 抽穗期、成熟期差别不明显。
(二)各处理抗逆性分析
该试验小麦播种期较正常播种期偏晚20 d,冬季、春季仅叶尖受冻发黄,属于2 级冻害。该试验地属于高肥力,春季滋生分蘖较多,群体偏大,2 次灌水(2月25日、4月1日)与喷施叶面肥等农艺措施到位,4月上旬麦叶蜂较常年中度偏重发生,赤霉病、纹枯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较常年偏轻发生,5月12日、5月25日的大风天气各处理均无倒伏发生。5月降水量仅3 mm,较常年均值降低96%,发生重度气象干旱;5月16—18日发生轻型干热风,5月21—26日发生重型干热风,持续的干热风造成小麦叶片功能早衰,对小麦籽粒灌浆影响较大,成熟期提前,熟相一般,属于3 级。
(三)各处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分析
通过方差齐性检验,区组间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对各处理区小麦株高、茎粗、穗长、不孕小穗、穗粒数、亩穗数、千粒质量、每667 m2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显著。喷施叶面肥处理株高差异不显著,其他农艺性状和对照均有显著差异。茎粗,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处理7 差异不显著,和处理1(CK)差异显著;穗长,处理4 最长,与处理1、处理2 差异显著,与处理3、处理5、处理6、处理7 差异不显著;不孕小穗,处理1(CK)为3.1 个,最多,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穗粒数,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处理7 均高于对照,处理2 与处理1、处理5、处理6、处理7 差异显著;亩穗数,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处理7 差异不显著,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 与处理1(CK)差异显著;千粒质量,处理2 为38.6 g,值最大,与处理1、处理7 差异显著;实产,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处理7 与处理1(CK)差异显著,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 差异不显著,实产均高于对照,说明喷施叶面肥对晚播小麦最终产量的形成影响明显(见表2)。
三、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一是喷施叶面肥的处理生育进程较对照推迟了2~4 d;二是晚播小麦喷施叶面肥可适当增加株高、茎粗、穗长、穗粒数、亩穗数、千粒质量,减少不孕小穗;三是参试品种百农4199 属于中早熟品种,5月中下旬干热风造成光合作用降低、原生质脱水,加快植株早衰,千粒质量较常年有所下降,但喷施叶面肥的处理区均较对照区增产。
表2 不同处理晚播小麦农艺性状及多重比较
根据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分析,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 均比处理1(CK)产量差异显著,增产效果明显,可推广应用。处理7 增产效果不明显,当地晚播小麦不建议推荐施用。该试验仅代表在晚播冬小麦起身期、灌浆初期的施用效果,今后可进一步在晚播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进行试验,以探索适宜施用时期及节本增效显著的叶面肥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