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中村级财务审计问题研究

2020-06-19杨丽琴张高雄刘海兵

理财·经论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财务审计问题研究乡村振兴

杨丽琴 张高雄 刘海兵

摘要:随着我国财政支农力度的加大,村级财务变得异常重要,对其进行管理和审计关系到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还会影响到乡村振兴能否朝着健康、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因此,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强化村级财务审计、提升资金的使用绩效就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级财务;财务审计;问题研究

随着乡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壮大和以经济监督需要为基础的乡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应运而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而管理松散及意识缺位,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和负面影响,导致村级财务管理长时间处于混乱状态。比如,一些村级集体资金受到部分人员的控制,被私自挪用和挥霍浪费甚至长期拖欠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使村级财务在农村集体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就需要借助审计的介入,不断明确财务主体,重点解决村级财务审计的现实瓶颈,为乡村集体经济审计提供信息参照与标准、依据等。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支农力度的加大,村级财务变得异常重要,对其进行管理和审计关系到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还会影响到乡村振兴能否朝着健康、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因此,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强化村级财务审计、提升资金的使用绩效就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中村级财务审计的重点

(一)农村集体资产审计

在对村级财务开展审计时,需要针对农村土地、林地和草原等资源性资产进行重点审查。其中,重要的审查内容涉及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备性、承包经营权确权的合规性、产权归属的合法性、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合理性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农村集体统一运营管理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提供更好的有效机制。此外,需要对农村集体资金开展管理监督与收益分配工作,看相关制度是否具有正确性、实用性的特征。比如,审计人员应对现金进行重点盘点,看其中是否存在白条抵库和挪用公款等情况。

(二)农村重大项目审计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针对农村社会发展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很多专项资金和专项项目都指向了农村地区。而随着资金和项目投入范围的持续扩大,让有效整合村级财务资金成了重中之重。因此,在开展对村级财务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重点加强对涉农资金的监督,通过构建规范而透明的审计制度,防止出现不同形式的挤占挪用情况,保证资金和项目都能够取得实效。为此,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要严格依据规定进行,防止出现重大项目在实施和验收环节的纰漏,保证重大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三)涉农政策执行落实绩效审计

在开展村级财务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对农业经营体系制度的建设现状和成效进行审查,看其是否坚持并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体系,是否体现了农民在经营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否有效引导了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轉和规范进行。同时,要重点审计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创新成果,看其是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适度农业规模经营,并对农民组织化程度进行全面审查。此外,需要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改革的落实情况进行审计,看其是否在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实现路径,是否在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的过程中深化了水、林领域的改革。

(四)村级集体的财务收支审计

近年来,我国村级集体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形式上也进行了诸多创新,使得村级财务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强审计监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财务绩效。因此,在财务支出领域,审计人员需要重点对村级财务的经营支出、管理费用支出和各项专项资金支出进行审查,看相关支出项目是否依据财务法规制度组织实施,并对其中存在的虚列支出和扩大开支范围等违规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在此过程中,审计人员还针对村级资产流失情况进行重点关注,以确保其能够保值、增值,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

二、乡村振兴战略中村级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集体利益分配不均衡

在我国,由于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缺失导致管理效益差,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与乡村振兴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对农村会计管理的要求之间存在显著差距。更严重的后果是,农村地区社会公共产品无论是在分配还是在受益群体的确定方面都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即便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农村地区,农民享受的待遇也存在明显不同。这样,农民在相互比较之后就会由于受益不均而产生心理的不平衡感。此外,审计人员在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时发现,一些农村地区的经营管理工作局限于日常行为,缺少专门的村级财务审计人员,相关制度也明显缺失。

(二)财务透明水平较低

通过调研发现,现有的村级财务审计模式缺乏公正性与真实性,审计人员给出的审计报告会受到上级部门的影响。这样,就导致村级财务审计的透明度缺失,财务公开情况不理想。一些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公开所有和村级财务有关的信息,公布出来的多为政策指令和文件等,对村级财务收支明细和相关项目较少涉及,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等问题更是习惯性的避而不谈。因此,即便是公布出来的村级财务信息,也由于管理监督机制的缺位,无法及时向村民反馈,导致乡村级政府民主决策难以发挥其主导作用。

(三)审计信息对称性较差

一部分农村地区,其债权债务关系一直没有理顺。比如,应收款项不予以催收,呆账坏账不进行及时处理等。一些行政村甚至把资金与财产借给和本村行政业务等不相关的单位和个人,让其长期免费使用等。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村级财务审计的信息对称性较差。在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之前,农村会计人员一般为本村村民。这类农民既从事家庭农业生产,也对外提供劳务,缺少正规的会计教育。另外,村民与集体经济组织出于保护集体权益和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目的,往往会委托一些社会组织对村级财务管理的情况进行审计,这样不但审计业务不专业,审计成效也十分有限。

近年来,一些基层村级财务支出随意性大,且很不规范,白条入账在不少村级财务中是司空见惯的事,反而是正规发票入账屈指可数,这样的不规范操作,既让农村群众产生怀疑心理,影响了干群关系,也给了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贪腐的机会,让他们产生了侥幸之心,肆无忌惮地侵占村级财务资金。媒体报道称,2017年除夕夜,某地村党总支书记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村部院落里摆设香台,磕头祭拜、烧香祈福,搞封建迷信活动,所需的贡品、香烛、鞭炮等,全部通过“春节活动费”的形式进行报账。村“两委”干部居然把搞封建迷信的费用用公款报销,这样的违规违纪行为,对村“两委”干部的形象肯定是一个伤害。

三、乡村振兴战略中村级财务审计的对策

(一)完善村级财务审计制度

为了提升村级财务审计绩效,需要在法律层面规定由县级审计机关成立审计组织,针对村级财务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借此可以践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还可以弱化村级财务审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此,需要制定符合村级财务审计特点的相关条例,在审计取证和报告办法方面进行创新应用,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民主审计制度,通过对村级财务公开活动的监督,实现审计人员入村审计和村级民主理财的结合。这样,可以让审计结果对村民进行反馈、对村民负责,还能让公开的内容得到村民的认可,形成有效的审计监督氛围。

2018年11月以来,一些乡镇的审计所为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开始逐步加强村级财务的审计工作,从而更好地推进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规范及标准化,其做法可以概括为:1.为检查做体检,即通过走访群众、查看账目等方式,对村内的集体经济组织在资产、债务、债权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重点掌握,特别是对村干部的财政情况进行审计。对每一项收入是否足额、及时入账进行审计,对于群众高度关注的项目资金、各种补贴等问题加以清查。2.监督整改。在审计的实际过程中,需要时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对于群众所反映出的问题也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工作,让村级的财务工作可以公开、透明、有效。而对于审计出现的问题,需要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查找、分析、研究,要求村级组织在有限时间内整改。对于一些涉嫌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则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以此消除影响村级组织健康运行的问题。3.建立完善的制度。以本次村级财务审计作为契机,完善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村级重大民主的决策制度。让财经纪律可以更严肃,同时严格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的民主管理程序,加大对村级财务情况的监督力度。

(二)严格促进财务审计執法

在开展村级财务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强有力的执法确保村级财务审计取得理想中的效果,真正实现村级财务审计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管。为此,应该进一步健全问责制度,提升审计执法效率。通过落实有关制度和政策,及时发现问题,在进行彻查之后按照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处,必要时将其移送到司法机关。其间,应注重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借此完善审计资料,让审计工作“有资料可查”。

比如,2018年是成都市江阳区推进村级财务审计全覆盖第二年,为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自2018年6月以来,江阳区抽调16名财务人员会同江阳区纪委组成村级财务收支审计组,自6月至10月对该区的泰安街道等5个镇街30个行政村开展2016-2017年村级财务审计。要遏制村级财务的乱象,各级党委政府既要加强对村“两委”的教育帮助,助他们作风严起来、实起来,秉公用权,不做违规违纪的事,也要对村“两委”干部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从严惩治,要通过严惩,达到教育震慑党员干部的目的,更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从严从实地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要通过求真务实的审计,倒逼村级财务的规范操作,不给心有贪念的干部以机会。

(三)强化村级财务审计机构建设

在审计过程中,村级财务有关部门应重视村级财务审计机构的建设,通过领导的重视和部门的配合,让村级财务审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需要公开审计工作内容,接受村民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予以高度关注,特别是那些和村民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问题,审计人员应该予以重点圈定,确保审计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赵思思,等.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的现状成因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9):151-153.

[2]蒋明霞.村级财务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8(2):219-221.

[3]吴梅.浅析村级财务审计必要性与审计要点[J].财务与会计,2018(3):74-75.

[4]杜丽娟.村级财务审计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资讯,2015(12):251-252.

[5]李霞.推进村级财务审计的困局及应对[J].中国集体经济,2017(23):85-86.

猜你喜欢

财务审计问题研究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分析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之我见
西部农村村级财务审计思考
现代网络技术在企业财务审计中的应用探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