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现场新闻报道中记者的素质和形象

2020-06-19张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7期
关键词:记者形象素质

【摘要】电视新闻报道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已出现,但是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的兴起比较晚。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的电视新闻报道快速发展起来。由于电视声画并存的特点,且报道当中采用纪实的手法将事件现场发生的所有事情直接以电视信号的形式转播出来,这样即时播出的方式赢得了广大受众的喜欢。在进行电视现场新闻报道时,为了将新闻报道内容准确、快速的传输到观众的视野中,现场新闻报道的记者就必须有足够的职业道德素养。为此,本文就电视现场新闻报道中记者的素质与形象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电视现场新闻报道;记者;素质;形象

通过电视现场新闻报道,能够有效的增加新闻的准确性,提升电视节目的效果,让观众可以即使不在现场也能看到现场事件发生的经过,而且观众通过收看电视现场新闻报道,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信息。电视媒体虽然也属于传统媒体,但它不同于广播和报纸这样的传统媒体,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可以为观众展现出更加逼真的画面,让观众感觉身临其境一般。但是由于电视现场新闻报道多以直播的形式进行,所以,这就对记者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还要严注意自己的形象,从而提高节目收视率。

1. 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的重要性

电视现场新闻报道以直播的方式拉近了媒体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进行现场新闻报道时,记者对现场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叙述,利用电视媒体将现场发生的画面以及事件的原委充分展现出来。记者在现场除了叙述情况以外,还会通过采访的方式来保证事件的真实性,让观众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事发经过,这一传播形式很好地体现了新闻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过程中,记者作为现场目击者和感受者,有义务向观众报道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让观众真实的感受到事件发生的经过,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利用采访的形式对目击证人或受难者进行访问,能够更加引人深思,增加新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征

2.1 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有两种方式:一是记者进行采访,另一个是记者进行直面报道。由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记者是去到现场的,所以,记者可以很强烈的感受到现场的氛围,并采用专业的知识以及直面的描述来对现场的环境进行叙述,使得现场氛围可以很直观的传输到观众的眼前。在经过记者的报道之后,观众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由于电视现场新闻报道最突出的就是直播特点,所以,这种时效性会带给人很强烈的感情,在记者报道的过程中,可以与观众形成时间上的回应,进而使得观众能够将事件与时间进行完美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了电视现场新闻报道的意义。

2.2 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在电视现场新闻报道中,主要是依靠摄像机来完成录制的,记者面对着摄像机来讲述现场的一些情况,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讲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并清晰的向观众展示现场第一资料,这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观众对报道的信任程度,也充分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新闻行业积攒了很多的社会效应和觀众效应。与录播节目相比,电视现场新闻报道体现着一个“新”字,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使得现场新闻报道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是身为电视现场新闻报道的记者,要拥有辨别事件真假的能力。因为即使是身处于现场,所用眼睛看到的事情也不一定是真实的,所以,就需要记者提高对事件的辨别能力,避免伪造现场,混淆视听。

3. 电视现场新闻报道中记者的素质和形象分析

3.1 电视现场新闻报道记者的素质分析

3.1.1 敏锐的新闻观察能力

在进行电视现场新闻报道中,对于记者的要求是非常多的,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报道水平,还要拥有非常强的现场洞悉能力。由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多以直播的形式进行的,在时间上非常局限,没有过多的空闲时间来帮助记者整理现场信息,加之现场能用肉眼所看到的信息不一定完全真实,不可否认它是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的,所以,记者在现场报道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洞悉周边的情况,获取有效的信息进而加以报道。这样做一来可以提升新闻报道信息的准确性,二来也能够向观众展示更具有科学性的新闻,给予了观众更多的思辨空间。

3.1.2 快速的现场判断能力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一系列动态的变化,无论是环境还是人物等都在不断变化着。它不似录播节目是经过编剧提前设定好,对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有基本的预知。对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而言,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便是新闻现场报道的最突出的性质,而且在报道当中,有很多内容也是无法来表达的。因此,这就需要电视现场新闻报道的记者在进行报道时,要对现场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快速的判断,选择有针对性且典型的内容进行报道,及时判断出新闻报道的方向以及事态发展的方向,选取有价值的内容展现给观众,让观众可以在电视前清晰的了解到事件的原委。

3.1.3 一定的现场驾驭能力

在电视现场新闻报道当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所以,这就需要电视现场新闻报道记者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要能够驾驭的了现场,对现场出现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处理,不断以自身的专业性来引导新闻报道的方向。这就需要记者在报道前做好百分之百的准备,而且要对事件进行简单的分析,对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做预测,想象如果真的发生了,那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在现场报道中,突发事件的发生是非常常见的,所以,身为记者一定要有良好的现场驾驭能力,保持自身的稳定状态,把控好现场的局面以及新闻报道的方向。

3.1.4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身为现场新闻报道的记者,不仅有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还要在表达过程中有重点的进行报道,语言要得体、精炼,利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将信息传达到观众,增加现场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在报道中,记者要尽量避免使用夸张的话语来描述现场环境或氛围,也不要给予过多的评价,适当且客观的评价是可以有的,但若是评价的过多或是过于偏激,那么会使得观众在观看时感到不舒服,所以,只要将现场所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叙述出来就好。为此,现场新闻报道的记者就要在平时增加练习,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3.2 电视现场新闻报道记者的形象塑造分析

3.2.1 出镜记者应在现场报道前做好准备

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可以帮助记者在现场报道时增加很多自信心,进而能够出色的完成报道任务。在进行报道之前,记者要对所发生的整件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梳理,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以及人物关系、相关法律等,在前期准备工作当中,就要对即将报道的内容进行构思,尊崇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原则,利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观众能够清楚的了解新闻。

3.2.2 出镜记者应具备端正的形象

作为现场新闻报道记者,是需要直面镜头来进行报道或采访的,所以,在报道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对于出镜记者的外貌并没有很高的要求,即使样貌不出众,但也不能影响形象,一定要衣冠整洁、面部干净,这是身为出镜记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也是尊重广大观众的必要举措。镜头前良好的形象不仅能够体现出记者的专业性,还能够使得报道的氛围大大增加。

3.2.3 合理把握情感变化报道真实新闻

现场新闻报道记者既是一名职业记者,又是一个有思想的个体。在以往的现场新闻报道中,记者大多会采用第三视角对现场情况进行评价。随着新闻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发展,报道的视角自然也要随之多样化,可以从第一、第二、第三视角均来进行报道,或利用多个视角来对同一件新闻进行报道,增加新闻的可视度。除此之外,在新媒体时代的现场新闻报道中,记者要从观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看一看自己报道的内容会不会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而且在报道一些新闻时,其实也是在对观众起警示的作用,所以,记者也要考虑到自己报道的内容会不会对观众有启发性。另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也决定着記者报道内容的多样性。观众中既有思维逻辑清晰的,也有思维较弱的,所以,在报道时,记者要兼顾观众们的情况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

3.2.4 使新闻内容本土化报道时适时真情流露

本土化报道对于观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观众而言,若是发生的事件离他们非常遥远,那仅仅也就是一晃而过;但若是发生在观众身边的事情,他们会格外的关注新闻事件。所以,记者在报道时就要根据观众的这一特点,将报道的内容本土化,可以对新闻事件做稍许加工,但不能加有过多专业性的内容,避免新闻失真。而且本土化的新闻报道有时还会蕴含着很多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所以,将新闻内容本土化可以增加收视率,提高现场新闻报道的意义。

4. 总结

在新媒体时代,对于电视现场新闻报道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报道过程中,记者可选择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不一定非要局限于同一个场景进行报道,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观众的收视兴趣,但同时这也是对记者的极大考验。记者不仅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整理,还要严格注意自己的出镜形象,以精炼、得体的语言去阐述新闻事件。因此,作为现场新闻报道记者,就要不断学习,全方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好每一场现场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杨宇航.电视现场新闻报道中记者的素质和形象探讨[J].明日风尚,2019(3).

[2]黄秀坤.试论在电视现场新闻报道中记者的素质和形象[J].理论观察,2009(6).

作者简介:张义(1965年4月—),男,汉族,山东蓬莱人,本科,编辑,就职于宁夏广播电视台,研究方向为新闻采编。

猜你喜欢

记者形象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