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软基处治与监测技术研究
2020-06-19吴可添
摘要: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软基是设计与施工的重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治加固,尽可能降低不均匀沉降对过渡段路基路面结构的影响。文章基于某在建典型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施工实践,阐述了路桥过渡段软基处治方法,并对施工路段路基路面进行沉降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软基加固达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软基处治;沉降监测
0 引言
在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桥台与过渡段相邻部位、路堤与过渡段相邻部位的施工质量控制,保证路基压实质量,防止出现不均匀沉降。如果处治不当,产生不均匀沉降,会直接造成路基出现开裂等破坏。如路基过渡段为软基,必须合理选择处治加固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施工是施工难点,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应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取软基加固方法,并进行沉降监控,验证加固效果。
1 工程概况
某在建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为软土地基,地质情况复杂,设计采用高填方路基,施工难度大。桥梁跨越当地河流,路桥过渡区为种植区,植被发育,土基含水量高,稳定性差,承载力低。土基地层主要为粉质黏土、碎石土、卵石土、风化粉砂岩,地下水较发育,土体内部孔隙大,地下水连通性较好,且随季节性变化大。设计过程中对桥区进行钻孔勘查,对路桥过渡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性特征等进行全面调查,为下一步研究其不均匀沉降提供依据。
为提高土基稳定性,采取砂砾换填的方式进行处治加固,压实后检测地基承载力。高填方路基采用开挖台阶分层开挖,分层填筑,严格控制压实度。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在路桥过渡段布点进行沉降观测,并收集数据绘制变化曲线,验证地基处治和路基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路桥过渡段软基处治技术
路桥过渡区软基处治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应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法,现将常见软基处治技术介绍如下。
2.1 地基处理
地基沉降是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产生的主要原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治加固,提高地基承载力,有效控制地基不均匀沉降,现在常用的方法有换填法、排水固结法、复合地基法等。
2.2 严格控制台背填料质量
路桥过渡段施工应尽可能选择碎石、砂砾石等强度高、变形小的级配粗粒料作为台背填料,以降低路基自身的压缩性,提高抗变形能力。
2.3 设置桥头搭板
在路基与桥梁连接的位置设置桥头搭板,使刚性桥台向柔性路基逐渐过渡,可有效降低桥台和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2.4 台背填料选择加筋土
在台背填料中采用加筋土,使筋材承受拉力,填料则承受附加的侧向約束力,进而达到提高填料强度与填土压实度,减少路基变形的目的。
2.5 选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基
为了降低路基填料的重量,可采用泡沫聚苯乙烯EPS材料等轻质材料填筑路基,以有效降低填土自重,提高路基稳定性。轻质填料对地基产生的压力小,因此也可以减少地基的沉降,降低桥台背路基沉降。
3 路桥过渡段沉降观测测点布置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换填地基填土对路桥过渡段软基进行处治加固。为了确定加固后的施工效果,在施工路段设置沉降监测仪,对施工路段沉降情况进行监测。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沉降监测仪器,在软基路段、桥头、桥头纵向坡脚、填挖交界的填方段等位置布设观测点,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3.1 沉降监测仪器的选用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各类沉降监测仪器的适用性,本工程选用智能式沉降仪与磁环式沉降仪配合施工。当路桥过渡段路基填筑到路面底层以下时,设置沉降标,用于对路堤顶面沉降量进行监测。智能沉降仪测量精度为±1 mm,可通过连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确定沉降量。智能沉降仪布设是通过钻孔后埋入路基土内,通过测量锚头与沉降板之间的相对位移变化确定路基沉降量。智能沉降仪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
磁环式沉降仪根据路堤各层填土厚度测定路基沉降量,施工中如果出现破坏易于修复,埋设方便,操作简单。磁环式沉降仪和智能沉降仪配合使用,可以在功能上互相补充,监测结果上相互验证。磁环式沉降仪布置详见图2。在桥梁台背上设置水准点,在桥背墙顶上预埋一根18~22 mm的钢筋,长度为20 cm,露出混凝土顶面钢筋头长度为1~2 cm。
3.2 监测点布置
本项目路桥过渡段采用砂砾土作为填料,分层进行回填。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为了保证路堤填筑施工质量,路桥过渡段与桥梁连接处采用沿路线纵断面方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60 cm以下,坡度为1[-+0.7mm]:[+0.7mm]1.5,过渡段严格按照松铺厚度为15 cm进行填筑,验收一层再进行下一层填筑。与过渡段连接的路基沿横断面方向做成坡度为1[-+0.7mm]:[+0.7mm]1.5的横向边坡,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严格控制压实度。
根据规范要求,分别在桥台回填和路桥过渡段填方路堤地段布设观测点,沿路基纵向100~200 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桥台回填路段设置2个观测断面。本项目桥台回填高度为14.8 m,在桥台与过渡段结合部位设置4个观测断面,距桥台背的距离分别为3 m、6 m、9 m和12 m。在路基过渡段结合部位设置1个观测断面,距桥台背的距离为50 m。在每个监测断面设置4个智能式沉降仪器,每套监测设备监测范围为6 m,分别用于检测原路基和填土沉降量。本项目路桥过渡段沉降监测纵向测点布置详见图3,横断面布置详见图4。
4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4.1 路桥过渡段与桥台相邻部位监测结果分析
文章选取距桥台6 m过渡段处监测断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绘制荷载-沉降量-时间曲线,如图5所示。地基沉降观测持续时间为6个月,监测频率为7 d/次。通过对图5监测曲线进行分析,路基左侧沉降量累计为48.9 mm,右侧沉降量累计为48.5 mm,施工后沉降量左侧为10.5 mm,右侧为15.3 mm。路堤填土沉降观测持续时间为4个月,监测频率为7 d/次。路堤填土沉降量累计为左侧30.7 mm,右侧30.1 mm,施工后沉降量左侧为10.4 mm,右侧为11.6 mm。
4.2 路桥过渡段与路堤相邻部位监测结果分析
在距桥台50 m的路基选取一个监测断面,布设磁环式沉降仪,监测路基沉降量,整理数据绘制荷载-沉降量-时间曲线如图6所示。沉降监测持续时间为5个月,监测频率为7 d/次。通过对图6曲线进行分析,得出路基沉降量累计为61 mm,施工后沉降量为7 mm。
通过以上数据,并结合距桥台3 m、9 m、12 m的监测断面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最大累计沉降量为71 mm,低于累计沉降不超过10~30 cm的规范要求,路基结构未出现明显变形破坏,说明路桥过渡段软基处治加固效果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
5 结语
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软基处治是施工中的重点,也是质量控制的难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软基进行加固,并对沉降量进行监测。通过对布设沉降监测点,收集监测数据,绘制曲线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在路桥过渡段与桥台相邻部位布设监测点,进行沉降监测,收集数据绘制监测曲线,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沉降量符合设计与施工要求;
(2)通过在路桥过渡段与路堤相邻部位布设监测点,进行沉降监测,收集数据绘制监测曲线,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沉降量符合设计与施工要求;
(3)本项目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软基处理采用换填砂砾法,沉降监测数据表明最大沉降量为71 mm,满足规范要求,达到了预期的加固效果。
参考文献:
[1]苏 谦,赵文辉,王亚威,等.高速公路深厚软基路桥过渡段处理方案技术经济比较[J].公路,2016,61(1):52-56.
[2]寇 林.高速公路桥梁软基路堤设计及其施工应用[J].交通标准化,2014,42(4):60-62.
[3]曹若莹.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J].山西建筑,2018,44(23):157-158.
[4]丁 龙.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段施工[J].居舍,2018,38(20):58.
[5]邓天棋.彭湖高速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分析[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0.
作者简介:吴可添(1976—),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