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应用的特点及难点分析

2020-06-19闫志峰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应用分析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企业也在不断变化和进步。农业机械作为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不断科学、专业的创新性发展能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电子信息技术一直被人们所重视,为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带来更科学的效果和更便捷的操作过程。

关键词 电子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应用分析

近年来,农业机械被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使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幅提升。尽管现代农业机械的普及程度更高,但是我国农业生产使用农机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程度仍比较落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明显不足。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逐渐成熟,其与机械设备进行了广泛的结合,对于自主农机技术而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作业质量[1]。

1电子信息技术基本内涵

总的来说,电子信息技术的最重要内涵就是数据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和存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水平也越来越突出。电子信息技术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由最传统最简单的信息传递逐渐发展为机械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同时,电子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特点:①安全性。传统的农业机械在设备的机械故障时,会产生许多不可控的危险事故,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电子信息技术通过自动化的机械设备为故障问题的解决提供更高的安全性。②节能性。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农业机械运行经济成本投入,并有效提高其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2]。

2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特点

2.1 促进农机网络化控制

将电子信息技术的通讯与控制功能同传统农业机械相结合,通过在农业机械中设置计算机控制终端(EUC),使农业机械内部结构与功能能够通过 EUC 进行控制,此技术同时需要丰富先进农机装备的控制总线功能,利用电子通信协议实现标准接口及相应控制功能,保证农业机械各个部分能够被有效控制,最终实现机械内部结构及各个系统功能之间的连接与交流,从而实现农业机械的高度智能化要求。

2.2 增强农业机械的通信功能

农机的通信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机械在生产过程中获取环境、农作物产量、地形地况等数据信息时,能够通过无线通信功能将数据准确、快速的传递到接收端,可供农业管理部门预测产量、规划未来农业生产趋势。二是远程支持与作业检测,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与卫星定位技术的结合,农机管理部门能够检测先进农机装备的工作情况,有利于对绿色农机、绿色农艺的农业生产实践给予工作量评估,并提高作业补贴的合理性,当农业机械作业遇到故障或疑难时,能够通过通信功能及时联系维修机构或技术专家,帮助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2.3 优化农机操控技术

尽管农业机械已经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进步,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先进农机装备仍然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但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高度融合,驾驶条件得到了显著的优化和改善,驾驶员在驾驶农业机械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取农业机械的实时状态,还能通过网络获得地形、作业方案等多种有用信息,使驾驶员对工作状况的了解更为深入,间接帮助农业机械进行更合理的生产。驾驶员利用人机接口技术,提升人机配合程度,使农业机械的使用变得更加简单。

2.4 使农业机械具备数据统计功能

为提升农机作业的合理性,采集农机作业过程中的相关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农业机械的作业环境、产量、病虫害、土壤状态等信息进行汇总,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与运算,所得出的结论及统计的参数变化是农业管理工作决策的有力支撑,有利于我国农业生产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3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难点

3.1 缺乏对电子信息技术的足够重视

现阶段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十分局限,仅限于预测、数据共享以及基本数据传递等,而其与农业机械的有机结合始终缺乏有效途径,主要是因为电子信息技术对现阶段农业生产的优化作用并不能快速的显现,农业机械研究及管理人员没有对电子信息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农机装备缺少必要的接口和应用环境,农民也很少能够接触到具备先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农机装备,导致该技术不能被广泛了解,这不利于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发展。

3.2 缺乏有价值的应用成果

尽管现阶段我国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但针对农业机械方面的应用研究仍显不足,目前来看,农业机械仍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足的问题,很多研究成果很难应用到传统的农业机械上,导致了先进技术成果与实际应用存在脱离的问题[3]。无论技术研究如何超前,无法进行有效的推广使用也难以产生实际作用,因此,必须要重视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保证科学研究与农业机械化生产实践有机融合。

3.3 农业机械技术的先进性能不足

现阶段我国自主研发的农业机械仍以中小型农机装备为主,先进的大型农机装备销售和使用较少,导致了农机装备的先进性不足,这不利于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融合,且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差,电子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大量的经费和基础性工作做保证,这也是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应用的另一个难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明显。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为农业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满足企业发展,不仅需要设计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高质量农业机械,而且还要不断提高应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农业机械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宫晓琴.新时期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应用分析[J].河北农机,2013(4):53-54.

[2] 万静侠.新时期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17(17):211.

作者简介

闫志峰(1979-),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毕业院校:哈尔滨理工大学,专业:电子电气,学历:硕士;现就职单位:哈尔滨固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方向: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电子电气开发。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应用分析
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问题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