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策沟通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0-06-19翟直娄晓希

丝路瞭望 2020年2期
关键词:一带政策国家

翟直 娄晓希

2019年,在政策环境变数增多、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在政策沟通层面取得较大进展。2020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7年。政策沟通仍将持续赋能“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19:“中央—部委—地方”共同推动政策沟通

中央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元首外交拓展合作伙伴。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主席7次外访,并出席上合、亚信和G20等国际峰会,开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空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长汀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区域协同发展与自贸区建设同“一带一路”建设相互配合,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更趋完善。

部委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规划,提升重点国家和领域的投资力度。2019年,商务部发布《2018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报告》称,未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性投资差异将逐渐显现,对重点国家和重点领域的投资会不断加大。除传统领域外,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领域的投资规模也将持续增加。此外,为更好服务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国家发改委发布中英双语版《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南和案例》,继续大力推进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模式;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强化主通道与西北地区综合运输通道的衔接,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衔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地方政府聚焦产业与区域合作,持续发布“一带一路”建设纲领性政策。2019年,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在福州会见了沙特同家石油公司(阿美)亚洲总裁安沃·何加齐一行,林郑月娥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瑞士达沃斯论坛,湖北省委常委黄楚平会见印度高级外交官代表团。各省两会期间出台了相关政策,如《西安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总体方案》《关于推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引领性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各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此外,各省市根据自身战略位置、产业特点等方面,陆续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制定行动指导文件,如印发《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三年工作要点(2019-2021年)》《四川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019年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等。

效果评估:国际合作不断深化,“走出去”风险与机遇并存

高层引领推动国际务实合作不断深化,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效应持续放大。高层交流方面,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出席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李克强总理访问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总理会议,欧亚地区四国领导人先后访华,双边高层交往频繁。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召开使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各方继续通过国际会议持续放大高峰论坛积极效应,如“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韩正赴哈萨克斯坦出席第十二届阿斯塔纳经济论坛和第二届中国一哈萨克斯坦地方合作论坛,继续推动深化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文明之路”建设的一次积极尝试等。

“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和地区政局动荡加剧,政治风险上升。在中美贸易战复杂化的大背景下,作为通往“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通道,香港反修例风波给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带来不良影响。东南亚及南亚地区,泰国与缅甸发生军事冲突,印巴关系紧张,印尼发生骚乱。中东地区,沙特产油区域遭无人机袭击,美伊关系恶化,地区矛盾激化。非洲地区,苏丹经济形势恶化,拖欠中石油22亿美元油款,对国开行、中信保等总额超过30亿美元的贷款久拖不还,导致我国海外利益受损。拉美地区,我在拉美最大投资国委内瑞拉政局动荡,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欧洲地区,德英等表态允许华为参加5G建设,但部分欧盟国家仍心存疑虑,欧盟拟对中国在欧投资并购收紧限制。太平洋地区,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近期相继与台“断交”,扩大了我国“一带一路”朋友圈,有利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的范围和形式更加多样,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战略对接方面,政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进一步向发达国家和地区拓展,中国一中东欧国家合作论坛推动中方同中東欧加强发展战略和规划对接,扩大贸易往来,深化投资和产能合作;文件签署方面,截至2019年11月,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创新模式方面,第三方市场合作成为2019年“一带一路”工作重点。中国与发达国家合作成为新亮点,已与日本、法国、加拿大、新加坡、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意大利、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正式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推动中国与发达国家经贸关系深化升级。

将压力转为发展动力,深耕2020年

2019年,在“一带一路”政策制定与落实上,我国形成了“中央—部委—地方”共同推动的结构,有效促进各领域及经济主体的层层推进。作为中美贸易战的反制措施,我国将压力作为经济转型的动力,引导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拓市场,尤其是加大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往来,例如欧洲、俄罗斯等,减轻中国经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并借助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契机,在文化交流、贸易合作和经济建设等领域加强与各国的沟通,形成高含金量的会议成果。

目前,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合作国家的政策政治稳定和对华关系状况,政策沟通方面仍面临挑战。沿线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差异大,部分国家甚至借机煽动新的“中国威胁论”,蓄意阻挠“一带一路”建设,为政策协调带来困难;许多国家国内政治形势复杂,政局变化频繁,政策变动性大,甚至内战冲突不断,为政策落实带来较高风险;此外,部分国家市场封闭,进入难度大,增加了政策评估的复杂性,制约了建设成果的合作共享。

“一带一路”建设在2020年将继续深耕细作。政策环境方面,美国大选或成为影响中美贸易战的重要因素,美国在南海及东南亚、中东地区的政策对我国“一带一路”政策制定、落实及“一带一路”朋友圈构建均会产生较大影响,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企业的市场预期亦受贸易战的影响,未来市场的拓展将面临更为激烈的政治博弈。

对此,“中央一部委一地方”的内部架构及各类国际合作机制应继续搭建和完善,对政治局势不稳定的国家加强政治经济的风险预判,并扩大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范围,进一步向西欧、北美、拉美国家扩展;借鉴发达国家海外投资的成功经验,与成为合作伙伴的发达国家联合建立第三方市场风险预判及落实评估机制,形成”风险预测—政策制定—项目落实一效果评估“的四级评估架构;效果评估方面,针对政策的出台及实施时间,做好长期(3-5年)、中期(1-2年)、短期(1年内)的分阶段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对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及细化,以适应外部环境、同家战略、企业经营状况等各方面的变化。_

(翟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娄晓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腾讯“一带一路”大数据创新项目课题组成员)

猜你喜欢

一带政策国家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