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海外发展思路

2020-06-19张婷婷

丝路瞭望 2020年2期
关键词:所在国倡议华为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直接的执行者。过去六年多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项目建设中走在了前列,在“一带一路”倡议项目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福利,中国企业也从中获得了发展机遇。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63个国家完成营业额893.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2%。中国企业在改善当地社会发展环境,为当地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84.2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也为我国出口贸易作出了贡献,2018年带动我国设备材料出口近170亿美元,同比增长10.4%。截至2018年末,仅境外经贸合作区一项,通过确认考核的入区企业共计933家,累计投资209.6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22.8亿美元。

未来,中国企业在抓住“一带一路”机遇的同时,也要规避风险。企业“走出去”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所在国家企业的信用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双方的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一些国家正经历战乱,甚至还要面临宗教、民族、恐怖主义以及所在国国内政治力量博弈等带来的威胁,风险。由于不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再加上不熟悉当地法律,在外华商被骗,甚至被敲诈的事情屡屡发生,这将会打击企业“走出去”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国家的力量,以政府间合作的形式,获得所在国的国家信用背书,尽可能为海外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中俄合作为例,中俄很多大项目都是以政府背书,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位于北极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中,从项目开始到投产,都得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特别关照”。此外,2019年12月2日下午17时,在中俄合作的世纪工程——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北段)正式投产通气仪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还视频连线予以祝贺。

另—方面,中国企业在海外也要自觉维护国家的信用和形象。当前国际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与国家间经济竞争形成了联动发展。美国对中国华为等中国公司的打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间的竞争面临更复杂的局面,一些国家以关税制裁、金融制裁、违反国内法律等经济手段达成政治目的。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也有贿赂当地官员、超低价竞争、不遵守当地法律甚至与当地工人发生纠纷的现象出现,这些都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也给两国之间的合作产生影响。

因此,企業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国家间的合作,获得所在国的信用担保,为自身发展争取更好的营商环境,又要维护本国信用,遵守法律、合法经营,为当地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福利,维护好国家的“形象”,在海外经营中实现与“母国”和所在国的良性互动。

“走出去”要提供优质产品。“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中国企业转移国内过剩产能的平台,而是中国企业向世界提供中国产品,展示中国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软实力背后代表的是企业的智力比拼,硬实力背后反映的是企业的制造能力。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具备品牌经营的硬实力,但是为了规避风险,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太多涉足软实力领域的比拼。然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越南、柬埔寨等新兴制造业基地的崛起,中国制造业拥有的相对优势面临被新兴制造业国家对冲的风险。因此,中国企业需要走出经营的“舒适区”,抓住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外战略机遇,通过实现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融合,使企业完成从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的升级。此外,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也非常重要。产品服务主要体现在:产品购买前的企业品牌公关,顾客购买中的服务体验,以及购买后的售后服务等。华为在新西兰的品牌战略就非常成功。在美国联合西方围堵华为之际,华为在新西兰机场做了“5G没有华为,就像橄榄球没有新西兰一样”的广告。由于新西兰人对橄榄球的特殊情感,华为因此获得了新西兰人的同情,取得了很好的公关效果。

“走出去”要以工业园为基础进行支点布局。与国内市场相比,国外市场充满了政治、商业、社会、环境等各种各样的风险,规避海外风险可以采取“群聚”效应,以产业集群化、企业链条化为世界创造价值。企业群体可以以国家之力获得所在国的国家信用担保,通过工业园区享受该国对外贸易优惠政策。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聚集点主要呈现有“工业园模式”“唐人街”“中国市场”等。

近年来,为了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国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共同建立了诸多工业园区,致力于为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保障。例如,中白工业园区、中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罗马尼亚辽宁境外合作区、泰中罗勇工业区等。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发展面临的红利。

“走出去”要积极引进第三方参与海外市场开发。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重大的项目建设都需要直接或者间接获得他同企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面对可能的政治风险、商业风险、恐怖主义下的安全风险、债务风险等,单靠一个企业不能应对,需要多国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例如,“冰上丝绸之路”首个建设项目——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就是多国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的成果。此外,德国西门子公司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等上百家中国央企,参与了“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电力、油气与化工、矿山与工业等投资领域的建设项目。很多国外企业都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获利,并希望继续与中国企业一道开辟第三方市场。

“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不是中国企业的“独唱”,而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大合唱”。未来,中国企业要继续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规避“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与来自其他国家的企业一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人类的发展与繁荣发挥企业的担当与责任!

(张婷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所在国倡议华为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承诺函的批评话语分析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华为:畅享8系列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