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青”字号品牌为载体,培养技能人才

2020-06-19团内蒙古自治区委青年发展部

中国共青团 2020年8期
关键词:青工职业技能导师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关于调查研究的要求,围绕“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课题,努力为党联系、培养、凝聚青年技能人才,团内蒙古自治区委青年发展部开展了“培养时代新人——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凝聚”专题调研工作。

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专题调研面向全区28家直属企业开展,聚焦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凝聚这一专题,深入到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西车辆段、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包头供电局等直属企业一线,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4000余份,采取集中座谈、“1对1”“面对面”访谈、实地走访、查看档案等形式,与150名左右企业领导、团干部、一线青工代表交流,切实掌握了解企业针对青年职工开展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情况。

截至2019年,全区直属企业中35岁以下青年共有110624人,各级别技术职称共有36166人、占35岁以下青年总人数32.69%;35岁以下青年参与各类培养培训共有23619人、占35岁以下青年总人数21.35%。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以提升职业技能为抓手,做好各类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在技能人才队伍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技术大练兵活动。依托车间、班组,采取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形式,促进青年技能人才在岗位实践中快速成长。各级职业技能竞赛的广泛开展为一线青年职工搭建了切磋技艺、提升技能、快速成长的平台,通过参赛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技能人才。比如,呼和浩特铁路局团委要求各单位团组织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废旧设备设施、闲置场所,建设青年(共青团)练功场(台),在不影响正常作业的前提下,利用工闲时间,组织新入路青工开展以标准化作业、故障处理和应急处置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实操演练,帮助青工增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以“青”字号品牌活动为载体,以培养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青年人才为目标,提高青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岗位技能、创新能力。持续推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等“青”字号品牌活动,切实发挥了品牌工作的示范性、实效性,提高了影响力和知晓度。引导青年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创先争优、岗位建功,以活动成效促进生产经营,在实践中锻炼培养青年队伍;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深入开展青年突击队活动,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当先锋、担重任、作贡献,保证各项工作任务优质高效完成;推动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工作,不断强化青年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水平,夯实企业安全堤坝;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评选和青年文明号开放周活动,积极推进服务窗口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比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系统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评选活动,仅2018-2019年度,六院获自治区级及以上青年文明号7个,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4个,其中全国青年文明号2个,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2个;征集“五小”成果450篇、青年论文278篇,“青”字号品牌活动取得实效。

三、深入拓宽导师带徒等青年培育载体,积极帮助青年做好个人成长规划,提升职业技能水平。1.企业团委针对青年职工入职期的心理特点,发挥团青组织联动优势加强情感关爱,创新优化递进式迎接新职工入职模式,让新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温暖,有效促进新职工在工作、思想上双入职。安排每批新入职员工接受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专业技能、安全规程、职业规划、心理辅导等。2.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并明确培养目标,定期对青年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帮助和解决,推荐工作经验丰富、职业道德优良、业务技术精湛、工作成绩优秀的业务人员担任导师,针对专业特点制定培训计划,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有重点地开展技术业务培训。比如,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公司团委深入开展导师带徒、创新工作室等青年培育工作,积极帮助青年做好个人成长规划,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通过打造“一个基地”,发挥“双轨优势”、不断提升青年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针对青年职工成长现状不断探索实践,完善导师带徒及青年助理开展方式,实施精准培养。区分青年入职后的4个阶段,分类别开展导师带徒,“业务普及型”助力青年成长为业务骨干,“能力提升型”加速青年成为业内专家。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青年职工技能提升积极性有待加强。1.部分青年职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的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教育与岗位实践相结合做得还不够好。2.在现有的技能人才队伍中,传统型人才多,而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青年技能人才占比少,领跑人物少,跟跑人物多,与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青年技能岗位创新力度不强。1.部分创新工作室仅是少数职工或具备一定资历职工的创新工作基地,还不能更广泛地向职工开放,青年职工知晓度也不高,工作室的使用机制也不够灵活。2.各企業的工作岗位和涉及工种非常多,但工作室的设计使用方向相对单一,很难满足各类岗位职工学习和锻炼的需求。

三、青年技能人才培养规划不够系统和完善。1.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不够系统,工作力量分散、针对性差、服务能力弱、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不平衡、培训与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2.青年技能人才培养效果不明显。青年技能人才培养普遍通过开展青工创新创效、技术比武、技能大赛等方式,但是青年技术技能带头人占比较少,培养效果不明显。3.缺乏相对专业的青年技能人才职业规划,相关激励机制还不健全,技能提升方面大都是比较传统的“传”“帮”“带”模式,许多青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存在迷茫现象。

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提高青工职业技能提升意识。1. 强化青年职工的思想教育,坚定青年人才的理想信念,引导青年职工充分认识企业发展给自身发展带来的机遇,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企业发展战略上来,增强青年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励引导新入职青年投身岗位实践,扎根奉献企业。2. 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优势,大力推进网络舆论引导,将其作为开展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3. 组织动员各企业团组织创新开展新时代“导师带徒”活动,抓住新职工入职的关键时间节点,广泛组织动员一线团组织主动作为、建立联系。多组织帮助新员工了解工作岗位、熟悉单位文化、增进情感认同的活动。结合企业实际,充分发挥“导师带徒”“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对青年职工“传、帮、带”的作用。

二、进一步深化促进青年职业能力提升工作。以“振兴杯”全区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为依托,广泛动员各企业开展青工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五小”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丰富竞赛种类,激发青年活力,扩大青年职工参与的广泛性;要在企业内鲜明扛起“引领青年职工创新创造”的大旗,为广大青年职工搭建起展示技能、提升素质、成长成才的广阔平台,组织动员青年职工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当先锋、打头阵,立足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典型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让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学习有方向、对标有标杆,向榜样看齐。

三、拓宽渠道,积极搭建育人平台。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发现、教育、培养力度,通过创新创造、技术比武、技能展示等方式,支持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拓宽青年人才培养锻炼渠道,通过考察培训、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不同方式,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健全和完善企业培养、选拔、使用、激励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带动青年技能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四、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根据企业青年的需求和成才愿望,有计划有重点地为他们提供锻炼、提高、展示自我的环境和平台,需要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企业氛围,助青年技能人才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青工职业技能导师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导师的猫
运用目标管理法深入开展“知识型”青工创建活动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助力青工成长成才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