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明石桥拉长的时光

2020-06-19曲业芝

山东画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两岸人民冲刷石桥

曲业芝

泰安以泰山聞名于世,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遗存丰富,大汶口明石桥便是其中之一。

明石桥北起岱岳区大汶口镇南门,南至宁阳县磁窑镇茶棚村。据史料记载,石桥修建于明代,故称“明石桥”。清代桥被大水冲毁,以攻石起家的粥店人姜桂松 “捐资倡修”。人民感其义举,立碑以记此事,并将桥改名“姜公桥”。后来部分桥面又被洪水冲毁,再次重修。在以后的岁月里,石桥又经几次较大整修,但均保持了“姜公桥”的原貌。

明石桥是目前大汶河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桥,也是山东省保留最为完好的古代大型石桥。石桥分为南桥和北桥,以桥中点为界,分属于宁阳磁窑镇和岱岳区大汶口镇。现存的石桥长为221米,桥呈S型,桥宽2.5米,桥面由360余块大型石条组成,每块石条的长度因桥孔的长度而定,最长为3.8米,短则1米左右。整座石桥由数百个硕大的铁锔子固定,共有66个桥墩,65个桥孔,桥中间有一段建在河中的岩石上,俗称“哑巴桥子”。石桥上游是一片开阔平缓的沙滩,可缓冲水流;下游是一片一片隆起的岩石,可冲刷河道。

整个石桥敦实而有灵气,虽历经几百年风雨,但风采依然。桥下的汶河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之水,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新泰、泰安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宁阳等地,最后经东平湖流入黄河。大汶河上游的牟汶河、柴汶河、石汶河、泮汶河、瀛汶河五条河流在汶口汇成大汶河,大汶口也由此而得名。

历史上的大汶口曾为商贸交通要道,明石桥是古驿道上连接汶河两岸唯一的通道,当时桥上商贾往来,非常热闹。桥南的茶棚村就是村民给过往商旅提供喝水休息的场所,久之形成规模,村子也因此得名。石桥的建成,是继“汶河古渡”后的又一个飞跃,它结束了汶河两岸人民交往仅靠舟楫的历史,并促进了大汶口作为工商小镇的迅速崛起。交通为大汶口带来了繁荣,明石桥功不可没。石桥北端大汶口镇南门路西的山西会馆,是清代云集大汶口做生意的山西人所建。山西街是随着明石桥建成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石桥建成后,街上逐渐出现了店铺、旅店、手工作坊等。眼光敏锐的晋商看好这里,在石桥沿北街建起了山西会馆。会馆建成后,众多商贩、旅人聚集于此,山西街发展成为集观光、民俗、文化、商业于一身的街区。后来,山西街遂因各种原因渐渐荒废,在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努力下,现已修复,它成为大汶口商贸重地的佐证。

明石桥北一公里处,是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因发掘地而命名。大汶口遗址涵盖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明石桥朴实无华,是最常见的漫水桥,低矮的身躯甚至比两岸还要低一些,远远看去几乎是平躺在河面上。千古汶河日夜冲刷着他,他却不卑不亢。这座石桥的桥墩、桥面都由泰山石砌成,曝晒不裂,冲刷不毁,因此数百年来它还能在激流中永驻,为子孙后代造福。石桥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桥面上深深的车轮痕迹。石桥稳重、内敛,如同睿智的老者,向人们讲述着千余年大汶河的沧桑故事。桥下,汶水滔滔向西流。然而,经历了数百年风雨洗礼的石桥,至今仍在为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行人从这里通过。

人们在河里摸鱼,在河滩牧羊,坐在石桥上欣赏美景。石桥在给两岸人民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娱乐休闲地。新时代的明石桥正携手大汶口文化遗址、京沪高铁、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等,共同演绎着古老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恢弘历史画卷。

(编辑/陈先云)

猜你喜欢

两岸人民冲刷石桥
论碳审计主体
自定义的浪
自定义的浪
石桥的传说
大运河的年轮
张家畈新村
台当局要处罚厦门台胞社区助理
赞中国军演
跨/穿河建筑物上游河道采砂安全距离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水垫塘消能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