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欧鸟笼:历经500年时光的匠心之作
2020-06-19吴洁
吴洁
“張院的簸箕,毛子埠的升,大欧的笼子进北京。”这是流传在即墨的一句民谚。这里面说的大欧便是即墨七级镇大欧戈庄村。
据《即墨县志》记载,大欧鸟笼始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说起养鸟,自明清以来一直是文人雅士的怡情之事。清朝时期有一首童谣:“贝勒爷手里有三宝,扳指、核桃、笼中鸟。”清代的京城,玩鸟笼是看身份的,什么身份用什么样的鸟笼,鸟笼拿出来就知道是什么身份的人了。制作鸟笼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达到极盛,鸟笼制作工艺盛极一时。大欧鸟笼以其工艺复杂、造型美观、质地优良而具有独到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在全国各地久负盛名。清朝顺治年间,作为贡品进入京城,大欧鸟笼一时名声大噪。
在大欧戈庄村,从老一辈开始一直口口相传这样一个故事,养鸟玩笼之风盛行时正值大欧戈庄村建村,一位吴姓老手艺人把鸟笼制作工艺从京城带到村里,并逐渐流传开来。
大欧戈庄村便是现在的大欧村,大欧村的鸟笼由笼架、笼圈、笼条、笼门、笼抓、笼钩等组成。鸟笼分大、中、小三个型号,按形状分为圆形、方形、扁形、花鼓形、凸腰形等。大欧村制作的鸟笼大多是竹笼,选料以江西、安徽出产的上好楠竹、慈竹等为主,梧桐木、檀木作为辅料。腊月把毛竹买回来放置一年多,这时候毛竹的颜色跟韧性都能达到最好状态。制作时,鸟笼框圈制好后,放入锅中蒸煮,这是第一次定型,第一次蒸煮之后,根据蒸煮的效果进行第二次定时定型蒸煮。从选料到蒸煮,大欧鸟笼环环相扣,慢慢塑造出不干裂、不变形、坚固耐用的鸟笼。
早年间,大欧鸟笼所有工序均为手工完成,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大欧鸟笼的制作工艺日益精湛。吴金昌继承了祖辈传授的传统手工技法,他是大欧鸟笼的第十九代传承人,从事大欧鸟笼制作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
500年的匠心传承,不变的是对手工制作的敬畏之心。吴金昌把大欧鸟笼的传承放在心上,丝毫没有马虎,别人家早就开始用机器制作鸟笼,然而吴金昌经过考察实验后,他没有选择机器,而是继续选择手工制作。在吴金昌看来,“机器没有人心细,硬性地处理鸟笼的部件,只会令鸟笼的价值大打折扣,更会失去了大欧鸟笼的手工本质。”吴金昌赋予了鸟笼温度,鸟笼也因此有了更多的附加价值。
吴金昌说,一个鸟笼从原料到成品,全部由手工完成的话,细算下来需要经过100多道工序,下料、截料、折圈、刻圈、钻眼;转节、打料、推平、整圈、修整、打眼;整合、拔篾子、上油、磨平等。吴金昌说:“鸟笼框圈的‘加料蒸煮撤浆是鸟笼制作的核心技艺。鸟笼框圈制好后放于锅中蒸煮,因此不干裂、不变形、坚固耐用。蒸煮时间长短、火候把握及蒸煮的工序都十分考究。” 这些制作过程说起来简单,但具体制作的巧妙之处难以用简单的文字表述,这其中都是依据经验而做出判断。这经验你干不上个十年八年,着实判断不出所以然来。大欧鸟笼制作工序可见一斑,每道工序都很讲究,每个步骤都包含着复杂工艺和精雕细琢。如果再加上雕刻,又要加上好几十道工序,“一个量身定制的精致鸟笼就得将近200道工序”,吴金昌深有体会地说道。
保持手艺人的这份匠心,吴金昌手工制作的鸟笼已有4万多个。坚持对非遗文化和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延续,坚持“最繁不能减其工、最小不能改其精”的祖训,吴金昌对传统技术的坚守收获了众多的肯定。2018年7月3日,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考察即墨时,在即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现场,潘基文对工艺复杂、造型美观的大欧鸟笼大加赞赏,并对吴金昌竖起了大拇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吴金昌笑了。对他来说,以往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大欧鸟笼,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即墨的大欧村已美名远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欧鸟笼这块“活化石”在述说地方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成为当地产业的经济增长点,并造福大欧村这一方百姓。
(编辑/陈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