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联内融 让共青团赢得青年心
2020-06-19李晓明
李晓明
“活动虽简单,但是更贴近青年了!方式虽容易,但是更加务实了!发动虽减少,但是团的影响力更大了!”参加完一次青年大学习活动后,一位团员青年说。行政式动员少了,团组织的组织力却增强了,其实这些成果的来源并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组织。近年来,团盐城市委紧抓组织建设不放松,以团的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努力构建组织有力、青年有为、团干部有位的新型团组织关系。
联接工作资源促进“有形”和“有效”相融合
“我们要以郭猛叔叔为榜样,做忠诚于党的新时代好少年。”在一场主题团课上,郭猛初级中学的一名入团积极分子说道。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红色资源丰富,全市共有128个以烈士命名的镇村,是一所红色之城。把入团积极分子带到烈士镇村现场教学,是近年来盐城共青团推进团员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团课是入团的必经之路,一段时间以来,基层团干部都把这项工作当成了一种“负担”,单一“填鸭式”的教育不但不能起到教育作用,反而会引起不少学生的反感。怎样把团课这个“形”化为成效这个“果”,是我们长期思考的重点。团课如此,团组织覆盖这个“形”也是如此。
江苏仁禾中衡集团是一个以经济鉴证类业务为主业的现代高端服务性会计行业企业,集团现有员工292人,35周岁以下青年人数198人,占比超过三分之二,2000年就已成立团组织,各项工作也是长抓不懈,但是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团组织作用。为破解这个难题,经过多方探索,我们提出了“以团建高质量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走团建融合发展之路”这一理念,把组织建设的“有形覆盖”和发挥作用的“有效覆盖”融合起来,把企业发展这一中心融入到团组织建设中来,促进团组织建设更上一个台阶。经过努力,盐城市非公企业团组织建设面貌焕然一新,江苏仁禾中衡集团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自2019年盐城市非公企业团建“百日竞赛”活动开展以来,盐城全域共建成非公企业团组织1300余家,组织覆盖更全了,组织作用就需要不断探索推进,只有把有形的组织力和有效的服务力融合起来,双管齐下,综合发力,才能有效推动非公企业团组织覆盖更加全面,才能进一步提升团组织活跃度。
联系团员青年促进“线上心贴心”与“线下面对面”相融合
陈勇是在外学习的盐城籍大学生,也是团盐城市委常态化密切联系的一名在校大学生,6月底就要大学毕业了,准备过年期间在盐城参加一些招聘会,实现回家乡工作的期望。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影响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全市所有线下招聘活动全部取消,阻断了无数待业青年的就业渠道,待业青年找不到工作单位、用工企业求不来青年人才。面对这个困局,盐城共青团的线上招聘就派上了大用场,陈勇通过“盐城共青团”微信公众号线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成功对接上了用工企业,回乡梦也成真了。像陈勇一样还有680多名团员青年,通过团组织的线上信息成功找到了工作單位。截至2020年3月底,全市发布招聘岗位的企业累计简历投递量达3.6万个,一批社会青年多了一个就业渠道。近年来,团盐城市委把线上阵地作为密切联系青年的突破口,用好盐城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通过整合各方信息、发布就业岗位等手段,线上线下相融合,服务联系青年。
除了用好“线上心贴心”这只无形之手以外,团盐城市委不忘传统,坚持用好“线下面对面”这只有形之手,以“一转两联三报到”工作为抓手,促进团干部真正走进基层,联系服务青年,把团的工作项目带下去,基层工作难题带上来,全市620多名专兼职团干部走访了各类团组织2300多个,联系团员青年11万多人次,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青年了解了团组织,自然和组织走得更近、联系得更紧了。
联通社会渠道促进“传统领域”与“新兴领域”相融合
2018年年底,团盐城市委面向基层,通过社会渠道推荐,特别是针对新兴领域青年,选拔了53名村(居)“振兴团支书”,他们带动农村产业发展,通过互助养殖、网络平台销售、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冬桃黄桃种植等方式,助力推动盐城农业高质量发展。
葛克朗是江苏省优秀团支部书记、盐城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是省级青年创业大赛获奖选手,种种光环背后的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阜宁县三灶镇前三灶村“振兴团支书”。2018年,葛克朗作为新型职业农民被团阜宁县委所关注,经过多方推荐,他被选为“振兴团支书”,他通过免费发放鸡苗带动村民就业,促进了村里百姓脱贫致富,是村里的青年致富带头人。
“振兴团支书”不但是脱贫致富的小能手,也是广泛学习新思想的传播者,他们通过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围绕农村青年的话语体系创新活动为载体,累计组织了1600多场主题学习活动,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行动”。他们还积极传播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广泛组织青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绿色教育活动,建立50余支以青年为主体的美丽乡村志愿服务队伍,提升青年农民的公共意识、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
青年在不在团组织身边是检验工作的一项重要“风向标”,团盐城市委秉承外联内融的工作理念,联接各方资源,走融合发展之路,融合的不仅仅是团的工作,更是契合了广大青年的需求和团员的期盼,是共青团改革过程中的一次有效尝试,也是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抓手,必将成为共青团工作方式转变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