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志愿情怀 严格招募选派让青春在祖国西部出彩
2020-06-19团河南省委
2003年以来,团河南省委高度重视西部计划实施工作,扎实落实全国项目办工作部署,创新招募动员方式,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共遴选招募11002名志愿者,其中7205名志愿者奔赴新疆、西藏、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区,3797名志愿者到河南省贫困地区开展服务,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组织领导,实现扁平化协调动员
每年西部计划启动前,团省委提前协调各相关厅局,调整、补充省级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高校也成立相应工作机构。
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年初召开西部计划联席会与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将西部计划纳入全省对口援疆工作的实施计划,各部门各尽其责,协同施策。
建立完善高校扁平化动员机制。通过全省高校共青团领导小组协调机制,将西部计划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全省80余所项目实施高校志愿服务微信群,构建“省—校—院/系—班”扁平化工作机制,开展工作信息沟通和全程管理服务,不断提升工作执行力。
加强招募宣传,激发青年志愿情怀
注重将日常思想引领与招募宣传相结合,加强示范引导和典型带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厚植爱国情怀,到西部基层去建功立业,不断提升宣传招募引领力。
聚焦思想引领。始终坚持对广大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并贯穿宣传招募、培训出征、跟踪服务全过程,带领各级团组织和志愿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殷嘱托及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出征仪式、集中宣讲、编印学习手册、新媒体推送等多种方式,引导西部计划志愿者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争当志愿精神的倡导者、弘扬者、践行者,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强化政策宣传。紧抓每年的集中招募时期,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共同发力,制作招募海报分发至各高校项目办,并在主要街道社区张贴。全省100余所高校通过广播、报刊、橱窗、双微及时发布招募信息,宣传解读西部计划的目的、意义和河南省的优惠政策。同时,各高校项目办也积极制定个性化支持政策,较好提高了西部计划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如郑州大学、河南中医学院等,减免志愿者所欠的学费和贷款;平顶山工学院、商丘师范学院等高校授予志愿者“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并给予专项补助。
注重典型示范。组织动员省内媒体赴西部采风,挖掘优秀志愿者成长经历、感人事迹,凝聚情感力量,感召更多大学生参与西部计划。着力宣传如全国道德模范王一硕、“马背上的医生”张欢欢等扎根基层就业创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典型,和省十大杰出志愿者丁荡敌等在岗位上踏实工作、做出非凡业绩的新典型,引导毕业生以榜样为目标,在成才报国的征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在高校举办“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宣讲活动70余次,营造情系西部、建功西部的浓厚舆论氛围。
严格招募选拔,为西部发展选送优秀人才
经过多年探索,河南省项目办本着“按需、择优、集中”的原则,保质保量做好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选拔工作,努力实现招募快速高效、岗位人才契合、西部发展与青年成才双赢的工作目标。近来年,先后有超过27%的豫籍西部计划志愿者选择留在西部省份(自治区)长期工作,成为服务西部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优化源头供给。与服务地项目办提前沟通,及时了解岗位数量需求,确定选派的志愿者数量、重点服务区域和服务项目。充分尊重服务地的用人需求、岗位要求和志愿者的意愿,进一步凸显扶贫导向,岗位设置进一步向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调整;进一步凸显基层导向,乡镇及以下岗位比例不断提升;进一步凸显支教导向,扩大基础教育专业规模,及时调整各类教育、农学、医学、法律类院校的分配比例,在满足服务地人才需要的同时增强岗位匹配度,優化人才资源配置。
严格考核选拔。各高校项目办坚持三公开、四必备、五关口、六优先的原则,高标准选拔志愿者。“三公开”即公开招募信息、公开选拔流程、公开录取名单;“四必备”即志愿者必须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好、身体素质好、心理素质好的条件;“五关口”即严把审核关、笔试关、面试关、体检关、公示关;“六优先”即学生党员优先、对口专业优先、本科及以上学历优先、服务期意向2年的优先、优秀学生干部优先、有志愿服务经历的优先。
加强管理激励。制定《西部计划招募选拔工作推进表》和《高校项目办考核管理办法》,既对高校项目加强管理,同时也积极调动高校项目办积极性,为西部发展多输送优秀人才。
完善服务举措,保障志愿者安心工作
不断争取相关部门政策支持,加强志愿者的跟踪服务,千方百计为志愿者的就业创业“拉赞助”“借东风”,增强项目办服务力。
持续跟踪服务。疫情期间,压实责任,实施志愿者安全定期报告制度,为贫困县西部计划全体志愿者派送防护口罩和消毒物资;出征前,做好培训对接,编印培训手册,统一配发志愿者服装,开展志愿者安全知识、团队管理、西部省情等专题辅导,帮助志愿者在思想、生活等方面做好过关准备;协调郑州铁路局集中购买火车票,项目办专人护送,确保志愿者平安抵达西部。到达服务地后,通过QQ群、微博微信、电话回访等方式,了解志愿者工作、学习情况,与服务地项目办共同做好帮助指导。
加强政策服务。对派出的志愿者保持常态化联系沟通;针对服务期满志愿者,省公务员、司法干警等考试拿出近三分之一的指标定向招录,落实优惠就业、考研加分政策;举办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专场招聘会,协调省青联、省青企协等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和工作岗位。
做好资金保障。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为省内志愿者购买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为志愿者解决后顾之忧。探索建立志愿者工作生活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先后两次协调省财政厅,参照“三支一扶”基层服务人员生活补助标准,为省内贫困县计划志愿者提高生活补贴标准,提高幅度达40%,为志愿者生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