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措施

2020-06-19张喜良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措施建设

张喜良

摘 要: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是一种集合生态防护功能和经济价值的林业建设形式,其是从林业综合效益价值角度考量,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引导林业建设经营方向,以达到综合效益的最优、林业建设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是新时期我国防护林体系发展的主要方向,而要保证其建设效果,还需要从多角度把握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的要点。本文就将针对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措施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措施

和諧社会建设背景下,强调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和谐发展。在以往林业建设中,生态防护和经济发展往往处于分离状态,常导致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林业价值的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则是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举措,是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正因此,对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进行有效构建,也表现出很大必要性。

一、加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任务,涉及影响因素众多,且需要长期开展,如缺少了科学完善的总体规划,很容易导致建设工作的开展陷入盲目、随意、无序的状态,工作开展规范性不足,也难以保证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质量。因此,在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实践开展前,必须要首先做好总体规划工作,应当充分考虑防护林建设的实际条件与需求,综合运用林业、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客观分析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各方面要点。在此基础上,从长远角度对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方案进行制定,明确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确定管理责任体系,指导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实践的有序推进。

二、因地制宜的进行树种选择和林种结构配置

林业建设过程中,树种选择和林种结构配置都是极为关键的,这也是决定造林成活率与成功率的关键要素。在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中,还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对防护林建设区域的实际环境、气候、土壤、降水等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实际需求,科学进行树种选择,应确保所选树种适宜造林地区生长,且符合地方防护林建设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考虑林业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性,合理进行生态防护林、经济林的规划,做好林种结构配置工作,适当混交造林,在提高防护林体系综合营林效益的同时,也能够避免林种结构过于单一影响造林稳定性或导致病虫害爆发。

三、结合实际科学开展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林业病虫害的科学防治也是不容忽视的。林业部门及林业工作者,应当从实际的林种结构、树木病虫害特性、传播发展的情况等,科学确定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措施。在病虫害防治时,既要考虑防治措施的经济性、有效性,也要考虑其环境影响性,尽可能选择成本适宜、治理精准高效、环境危害小的治理措施。如可采取生物防治措施,通过保护主要害虫的天敌,控制害虫数量,使用生物杀虫剂、生物农药,对林业病虫害进行安全治理,利用害虫天性进行诱捕、诱杀等。需要使用化学药物时,也应使用毒性低、环境危害小的药物,并采取精准给药方式,减少化学药物用量,避免产生环境危害。

四、注重林、农、牧复合型经营模式的探索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中经济性的体现,除依靠林业木材、林果生产销售外,还可通过发展复合型林业经济来实现。林业、农业、牧业的有机结合,可以较好地提高造林经济效益。如可发展林农复合型经营模式,即选择适合的经济作物,利用林下土地空间进行种植,这样可以提高林地资源的利用率,林间中草药种植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也可发展林牧复合的经营模式,通过将对森林生态无危害性的禽畜引入到林间散养,禽畜以林果、杂草、昆虫等为食,禽畜粪便经处理后,可以作为林间树木的肥料,家禽自由采食时捕捉害虫,还能发挥林业害虫生物防治的作用,既节省养殖成本,也有助于提高禽畜品质,增加林业经营收益。诸如此类的复合型经营模式还有很多,在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中可根据实际条件灵活选择。

五、加大力度推进林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运用

科技创新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中,也必须要加大力度推进林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运用。首先,要加大林业科技研发领域的投入力度,强化林业科研的基础保障,加快林业新技术的研发。同时,要在林业建设中,加强林业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如在林业灌溉方面,干旱缺水地区,可采取地下管道灌溉等节水型灌溉技术,解决造林中灌溉用水不足的难题。在苗木培育移栽方面,为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管理灵活性,可采用容器苗造林技术,为成功造林提供支持。此外,还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生物监测技术、卫星定位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等,提升林区管理的有效性,实现信息化、动态化的管理。

六、结束语

加大力度推进我国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是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林业科学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当前阶段,林业部门及广大林业工作者,应当对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从总体规划、树种选择、病虫害防治、经营模式创新、林业技术创新等角度采取措施,提高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水平,为社会、经济、生态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洪波.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的理论认知与实践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4):55-62.

[2]岳玉利.新时代绿色生态经济建设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9(19):3-4.

[3]王秋凤.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7)

[4]文朝丽.浅谈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7(10)

[5]张炜.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纪实[J].生态文化,2015(02)

[6]贾丽伟.基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林业经济发展浅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8)

猜你喜欢

措施建设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