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林政资源管理下的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策略

2020-06-19刘朝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管理创新林业生态

刘朝

摘 要:“生态中国”等政策和意见指导都指向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双增长,始终遵循“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不断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保护我们脚下的一方水土,才能助力我国实现绿色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态;林政资源;管理创新

林业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工作,我们要秉承宏观大局的眼光考虑,善于利用社会全方位力量,并结合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强林业生态资源工作的综合治理方针,并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注重科技化和信息化的方向性策略。

一、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生态工作模式有待创新

在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作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是很多工作人员仍然固守传统的林业工作模式,没有将生态发展与现代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导致了林业生态综合建设效能不够高。很多工作人员认为林业生态没有创新空间,只要按照既定模式突进工作,就能保障工作的正常推进。与此同时,很多管理者也对林业生态工作创新缺乏重视,制约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效能的提升。如何有效探索多元模式,特别是现代体系,对于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工作而言至关重要,也是未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体系

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这是一项常态性的保障工作,在资源、人力配置上没有给予倾斜,导致了林业生态建设不够理想,甚至没有形成科学的林业生态建设体系。对于我国发展而言,合理、高效的林业生态建设体系,是开展林业运营、发展的关键所在。从这方面来讲,要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的层级、满足当前发展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二、优化林业生态与林政资源管理的方向

(一)构建科学的林业生态体系

在开展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工作中,要构建科学的体系。在开展林业工作中,都是碎片化地开展工作,存在着点多面广的特点,如果不能有效整合工作资源,对于我国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构建林业生态体系,是全方位的改革,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提升林业生态工作在整个工作体系中的层级,满足现代林业生态需求。林业生态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秉承长远性的发展眼光去对待和审视,作为林业资源的管理者要对所管理的辖区内的林业生态资源定期、定时进行勘察和记录,注重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林业资源进行数据统计和归纳总结,例如无人机、检测航拍、大数据等,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地林业生态资源的流失情况和查找原因,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展开调查,有计划的制定方案。

(二)严格把控林业生态发展方案的制定方向

林业生态工作方案是我们工作的方向性指导,必须要严格把控才能让工作在正轨上平稳运行。例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方案中的制定与审批环节,要严格执行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脱离法律框架之外,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执法检测等环节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责可追的实施效果,加强执法监督的可行性和时效性。要有相对应的正规操作程序,以及合理的管理办法,如果出现了问题也要有应急处置措施,要确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优化林业生态与林政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加大资源的投入比例

林业生态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所见的成效也是非常显著和值得,因此我们要在工作前期加大资源的投入比例,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好基础保障,让林业生态与林政资源管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保证相关治理手段的顺利开展,建议和倡导设立林业生态建设的专项资金账户,方便今后各项工作开展的资金流动记录和管理。

(二)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

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还处于发展中阶段,需要有更加专业的工作指导意见和规划,避免走弯路、走错路,但是由于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具有特殊性,所以在以往的林业生态工作中,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素质也参差不齐。鉴于当前的人才状况,建议以提升整体人员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在日常工作中定期为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并积极从系统外部吸纳和引进更多专业型人才,为今后的工作做好铺垫。

(三)合理划分重点工作区域

我国近些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众所周知基础建设也是近年的重点发展领域,但是今后的林业生态建设项目要与当前的环境保护相适应,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观,将习总书记提出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国家发展战略思想落到实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对于重点区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要注重人工干预和自然修复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尤其一些大型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上要在施工前做好评估,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调整和完善,尽可能少扰动当地水土资源,让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携手同行。

(四)多角度探索林业生态环境的修复路径

大自然具有自我修复功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才能更好地探索出生态环境的修复路径。首先要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政策作为工作导向,然后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和土壤类型进行分析,判断林业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强调以政府为主导的技术和方案制定,对于基本林业生态要实行封闭保护措施,从多角度出发深入挖掘林业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探索和创新林业生态建设的全新发展道路,并不断为今后的工作需求积累更多地经验和数据,助力我国生态工作开展,提升生态建设效能和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改革的重要阶段,而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又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秉承科学发展观,尊重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以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为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目标不断探索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陈伟.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初探[J].花卉,2019(24):261-262.

[2]赖卫明,钟智雄.加强林政资源管理促进现代化林业生态建设[J].林业科技情报,2019,51(4):96-98.

[3]延建东.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探究[J].现代园艺,2019(22):229-230.

[4]武唯刚.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分析[J].花卉,2019(24):199-200.

[5]鄭波.论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农家致富顾问,2019(24):266.

猜你喜欢

管理创新林业生态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land produces
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生态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