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淡水渔业资源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浅谈
2020-06-19赵东
赵东
摘 要:我国水产养殖中淡水养殖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能够直接推进我国渔业发展,获取丰厚经济效益。由于我国具有良好的淡水资源,水体养分丰富,有利于淡水养殖业发展。然而,我国淡水养殖技术与情况却不容乐观,一部分水体受到工业、农业生产生活废水污染,影响鱼类生长。相关技术使用不到位,设备与技术配置难以满足现阶段养殖需求。养殖呈现盲目化现象,造成鱼类肆意繁殖,不利于养殖业规模化、集成化发展。在本文的研究中將针对我国淡水养殖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进而促进我国淡水养殖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水产品;淡水养殖;问题;解决对策
淡水养殖的发展丰富了我国淡水资源利用效率,淡水养殖成本投入较小,养殖所需相关配置简洁,并且经济效益丰厚,具有明朗的发展前景。并且淡水养殖范围相对封闭,养殖过程中便于工作人员管理与排查,降低养殖压力与困难。即便是我国当下淡水养殖情况较为可观,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进行统一整合,进而为淡水养殖行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淡水渔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一)水资源污染问题频发
在当下的农业生产中,一部分农民在耕地种植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往往在耕地中施加大量的化学肥料,而耕地与庄稼吸收的肥料数量有限,过量的肥料会随着土壤的代谢排放到淡水中,造成淡水资源的污染现象。
与此同时,在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一部分企业自身的环境信息披露效果不佳,披露内容较少,为废水的肆意排放创建了“避风港”。大量的废水排放到河流、湖泊中,逐渐渗透成为淡水污染的重要诱因。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标,会造成区域内的水资源问题,影响农业、工业的正常运转。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在生活中涉及的物质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大量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有效的分类与处理,在简单的收集之后匆忙掩埋。垃圾中具有放射性、化学性的物质在土壤中难以短时间内降解,污染土壤之后会逐渐渗透到淡水中,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淡水养殖品种杂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饮食与保健意识增强,对淡水鱼类需求逐渐变化,为满足市场上逐渐提升的需求,淡水养殖企业也逐渐充实养殖种类,引进境外鱼类提升淡水养殖质量。然而,淡水养殖应当与养殖区域自然环境与气候环境相适应,一部分境外鱼类生长环境需求也养殖位置并不协调,一旦突然更换生长地点极易引起鱼类品质下降、存活率降低、传染病高发现象。为避免“南橘北枳”现象出现,在选择养殖产品的同时也需要开展详细的养殖规划与设计,确保引进品种能够健康生长。
(三)淡水养殖技术不足
我国淡水养殖绝大多数情况下依据传统养殖经验,现代化养殖技术并不健全,难以与当下养殖趋势和时长发展吻合,一部分养殖户自身养殖技能不佳,极易造成水产患病、大面积死亡现象。针对不同种类水产品也难以有效调整投喂形式,部分鱼类生长需求难以保障,降低水产品整体质量。
二、保护淡水渔业资源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建立健全绿色养殖机制
在工业生产中,政府与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于工业企业的监督和监管,强化企业信息披露的力度和深度。在政策上引导企业认识环境保护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制度上以法律的角度对企业的生产形式加以约束,避免企业过于自由导致的污水排放问题。
在农业生产中加强对农民的农机、农艺使用与认识,将生产加工中的重点放在农业技术的提升上,缓解并且削弱农民对于化学化肥的依赖程度。并且提倡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家肥、环保肥料等,降低农业生产对于土地和淡水资源造成的压力。
在城市生活中,应当制定相应的垃圾分类政策,在集中处理垃圾之前就能够有效的筛查出垃圾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在城市垃圾处理中应当严厉打击随意掩埋垃圾的现象,合理合法的规划城市垃圾处理机制和准则,引导相关人员与部门建立合理的垃圾处理方式。并且应当加强对城市中废水排放管道的清洁和维修工作,避免年久失修导致的污水排放失衡现象,也能够降低有害物质腐蚀管道造成的污水泄露。
(二)深入探究市场消费与供求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进出口贸易发展速度较快,国内外市场对于淡水养殖品的需求仍十分可观,淡水养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趋势。然而,在淡水养殖过程中需要将市场需求与养殖计划相适应,保证自身养殖品种能够符合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在制定养殖方案的同时,应当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与养殖品种自身需求,切勿在单位养殖环境中养殖过量品种,造成过量繁殖现象,避免养殖品种冲突的水产,影响水产品质量。在水产品质量问题上需要严格部署、全面把关,使用世界领域对水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控制和检验,不断提升养殖产品整体质量,促进我国淡水养殖业早日与世界接轨。
(三)积极引进现代化淡水养殖技术
由于淡水养殖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现代化发展技术与水平不足,难以保障我国养殖技术与世界上高水平养殖国家比肩。因此,政府与相关部门应当积极组织水产养殖人员参加技术学习与交流,推广现代化养殖技术,转变传统养殖形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提升淡水养殖整体水平。通过技术学习与指导能够有效帮助养殖人员规避养殖风险,降低水产品疾病爆发几率,提升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养殖过程中建设鱼类养殖指导手册,明确不同生长阶段鱼类出现的变化,及时有效发现传染病暴发时间点,进而“早发现,早控制”。
淡水养殖种类选择较多,不同鱼类需要不同的生长环境、投喂饲料、营养物质,在养殖之前应全面了解养殖鱼类品性需求,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建立完整投喂档案与标准,确保养殖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投喂与保健。
淡水养殖发展过程中亦可与生物工程相结合,整合养殖范围内的动物、植物种类,营造生态化养殖基地。引进现代化养殖技术,使用电子监测、计算机投喂、人工智能巡查等形式进行养殖工作,尽可能减低养殖人员日常工作强度,提升养殖效率与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我国由于人口基数较大,对于淡水产品的市场需求十分可观,淡水养殖业能够借助市场需求这个平台,不断创新养殖形式、提升养殖质量、改善养殖环境,积极应对市场与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合理控制资源利用率,力求在现有养殖环境中获取更加丰厚的经济效益,推进我国养殖业稳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立春.浅析当下淡水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科学实验,2018(15):80.
[2]张天林.进一步发展我国淡水养殖技术及基层研究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8):39-40.
[3]魏友海,张明.保护淡水渔业资源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J].科学养鱼,2013,(10):13-17.
[4]梁中德.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J].畜禽业,2020,31(1):16.
[5]孟令强.淡水鱼养殖技术及发展对策[J].畜禽业,2020,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