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试验
2020-06-19万剑平
万剑平
肉蛋兼用型土鸡养殖是我县传统产业,投资小、见效快、效益稳、风险低,对家庭劳力少又不能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户特别适用,已经成为我县以家庭为单位,妇女与老人都能经营的致富产业。2018年我县土鸡规模养殖场户484户,饲养850万只,土鸡蛋产量约8000吨,形成了生产、流通、销售“一条龙”,种鸡饲养、苗鸡孵化、饲料供应、疫病防控社会化服务“一条龙”,技术指导、行政领导包保服务“一条龙”的新机制,土鸡发展势头强劲。但我县土鸡养殖也存在“过牧”现像,部分养鸡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和配套管理跟不上,粪污资源没有得到综合利用。通过多年实践研究土鸡“大田”放养模式,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县土鸡生态养殖新标准,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土鸡养殖新格局。
一、土鸡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试验设计
1、场地的选择与鸡舍的搭建
选择地势相对较高的田块,有良好的排灌能力,鸡舍采用简易可移动钢棚棚舍,类似于种蔬菜的大棚,棚长20米,宽8米,高2.5米,呈拱形,具有较良好的保温、防雨功能,舍内铺竹片网床或谷壳,刨花等垫料,使鸡舍干燥,同时准备一固定鸡舍,作育雏舍。根据土鸡活动多在半径 15米内的习性, 合理设放棚舍。棚舍等养殖设施较为简单,拆除方便、省工,若需要迁移,养殖设施搬迁很容易,老场地翻耕后,可继续种植农作物。
2、鸡舍外围
鸡场四周用钢丝围栏隔离。鸡舍外围放养运动场根据季节不同,多种植玉米、棉花、牧草或各种果蔬,夏季炎热季节高杆玉米成为土鸡纳凉好去处,因放养土鸡具有良好觅虫、食草能力,示范三年来种植的玉米未发生病害虫,也无需使用除草剂。同时玉米地因鸡粪有机肥的不断施予,玉米产量与品质均显著提高。
3、污水收集渠
在运动场低洼处外围深挖生态防疫沟,沟深约1米、沟宽约2米,除了防止土鸡外跑外,关键是将舍外运动场排放的粪污在雨水冲刷下聚集起来,沟中种植水芹菜等水生蔬菜。
4、污水收集塘
在污水收集渠末端安装3个5-10吨卧式塑料储罐三级沉定池作为污水收集塘,污水经发酵处理后用于种植水芹菜等水生蔬菜或牧草。
5、干粪堆放场
建防雨防渗防侧漏的干粪堆积棚,建设标准按每出栏1500只土鸡1m3。
6、牧草种植
从鸡的食性、 耐践踏和持久性考虑,选择种植多年生黑麦草,9- 10 月实行秋播, 有利于优质牧草与杂草的竞争,面积不低于2亩,配套标准每2个棚舍不低于1亩。
7、病死鸡无害化处理池
建防雨防渗防侧漏的病死鸡无害化处理池,或病死鸡收集塑料桶,建设标准按1000只土鸡1m3。
8、放牧密度
按每只鸡排粪0.1千克/天,每年就是36千克,50只鸡每年排粪1800千克,1亩地每年也就能消化鸡粪1.8吨,所以生态养鸡3000只要土地60亩。其二是有资料表明,优质草场放养密度在50-70只,否则出现过牧现象,破坏植被,所以,我们建议按每亩50只放养,以玉米、棉花等高耗肥、植株高大植物下养殖土鸡,且易稀植、种草、轮牧。
二、土鸡“大田”放养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效分析
采用土鸡“大田”放养模式,做到不让一滴粪污污染场外环境,种养产业链实现养分循环链闭锁。
1、土鸡放牧
在高秸杆的农作物(棉花、玉米)下,鸡在田间采食范围广泛,食物多样,如各种害虫、青草、草籽等,故一般不会缺乏营养,且生长速度快,产蛋率高。田间空气新鲜、食物营养较全面,鸡运动效果好,发病率低,同时,鸡粪自然发酵直接还田,既提高了种植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质量。
2、活动场地污水收集
将土鸡在放牧时排放的粪污在雨水冲刷下聚集起来,沟中种植了水芹菜等水生蔬菜可以很好消纳粪污,未能消纳的粪污最终进入污水收集塑料储罐,经厌氧发酵处理后用于种植。
3、棚内干粪资源化利用
棚内干粪集中收集,按1:1比例添加粉碎的秸秆调节鸡粪碳氮比,经袋装密封发酵2个月后还田或出售,每亩土地年消纳粪便量不超过200只。
三、土鸡“大田”养殖结果探讨
土鸡“大田”生态立体养殖,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调整畜禽生产,以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畜禽养殖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通过大田载鸡定量,以地定产、以产定肥、以肥定鸡,实现种植使用畜禽粪便、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节本增效等多种作用,推进规模养殖场实现清洁生产,形成“养殖-堆积发酵-种植”种养结合三位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格局,特别是在當前畜禽养殖“生态、绿色、循环”的大背景下,这种生态养殖方式可持续、效益高、技术易掌握,市场需求旺盛,是一项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的使用新技术,是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打造农村经济增长点,发展“绿色、健康”养鸡业的新途径。
(作者单位:243100 安徽当涂县畜牧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