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影响气候,气候改变历史评《气候改变世界》

2020-06-19陈华文

检察风云 2020年9期
关键词:气候变迁气候变化气候

陈华文

研究历史,无非就是想了解过去的自然世界、物质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的脉络走向,从而对现在、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其有多个切入点,既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的维度展开,也可以从文化、艺术等维度展开。当前,从气象、生态和环境的角度探索昨日世界,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显学,国内外不少学者付诸了行动,出版了相关系列学术著作。《气候改变世界》一书便是从全球的宏观角度出发,探讨人类如何影响气候以及气候如何改变人类历史,读来令人深思。

从气候的视角探讨文明兴衰

本书作者费根是剑桥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士、世界知名考古学家,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人类学系教授,他长期围绕气候环境与人类历史从事研究,出版了二十多部著作,除了本书之外,还有《小冰河时代》《圣婴与文明兴衰:洪水、饥馑与帝王》《漫长的夏天:气候如何改变人类文明》,等等。

《气候改变世界》从历史、生态、环境、文明的四个视角,进行叠加式的分析和叙事,若一个学者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是没有勇气开展这种交叉性研究的。为了撰写本书,作者查阅了大量可靠的历史文献,叙述的触角几乎覆盖了全球。当然,气候与人类历史的书写,其研究的难度可想而知,关键障碍是古代气候记录并不完整,零星地散布在各种文字中。

针对气候与文明的叙述,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地“撒胡椒面”,而是突出重点,针对世界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气候变迁进行破题。全书分为“历史上的大暖化”“暖化时期”“超级大旱时期”“水山的统治者”“黄河之水”等十三个篇章。每个篇章中,先感性地讲述历史上的气候事件,然后引经据典、用相关数据进行理性研究,最后亮明自己的态度。

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农耕社会,气候变化直接决定了庄稼收成。风调雨顺的年辰,谷物丰收,人们丰衣足食,社会太平。而在暴雨成灾或者干旱的年份,农业种植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恶劣气候变化带来一系列问题:人们填不饱肚子,继而社会躁动,最后国家统治动摇。气候变化影响了农业发展,而农业又关乎人们的生存。所以,在古代社会里“靠天吃饭”是常事。

翻看历史我们不难看到:但凡在气候异常的年代,特别是北方严寒加剧的时候,北方的游牧部落生存受到威胁,他们就会朝温润的南方“开拔”,寻找生存的出路。比如西方蛮族与古希腊罗马的战争、北方匈奴与汉朝的博弈,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走向。

气候变迁对历史产生全方位影响

笔者虽然不是“气候决定论”的主张者,但是对于气候影响无意中推动了世界的发展持肯定态度。比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崛起和气候变化有着直接联系: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分别依仗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恒河、黄河和长江而兴起,这些河流区域气候不错,雨量充足、水草肥美,辉煌的文明便得以发展。然而,除了中国古代文明依然延续之外,其他三大文明古国纷纷走向衰落。究其原因,无一例外就是气候越来越干燥、雨水严重不足,文明走向没落,无数城池沦为废墟。当然,还有经济、战争等因素。不过,气候变化无形中成了主要的“操盘手”,历史学界也对此达成了共识。

那么,改变气候的原因何在?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当前没有标准答案。笔者认为,人为的要素,至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古代世界中富庶的国家,伴随经济的发展,人口也急剧增长,同时对自然的索取也更加频繁:不断开垦新良田养活更多的人口,无数树木遭受砍伐为了修建房屋和生火做饭。自然环境被逐渐破坏后,气候开始变得越来越恶劣。这种恶性的气候循环,带来的破坏效应是巨大的。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黄河两岸,肥沃的土地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一千多年前,陕西、山西、河南的黄河流域,可以随处见到大象、老虎、狮子这些大型哺乳动物。这些动物对气候、食物都极为挑剔。但是气候变得异常后,黄河沿岸水土流失,以大象为代表的动物不断朝南迁徙,有的消失在历史深处,有的渐渐退到了云南西双版纳的丛林中。对此,英国著名学者伊懋可在生态史专著《大象的退却》(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中,有过详细的剖析。这也表明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后果是全方位的。

作者在探讨古代世界气候变化时,也时不时谈到了中国。中国作为东方大国,气候和环境之间的互动,都会给世界气候带来影响。

第十二章“黄河之水”中,作者分析了黄河流域气候与自然变迁的若干议题。书中认为,唐朝是中国最为强盛的朝代,过半的中国人生活在黄河流域。而唐朝走向衰落,也和氣候变化有直接关联。书中指出,盛世唐朝,黄河流域由于树木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加上雨量的减少,农民收成递减,沉重的税赋令饥肠辘辘的农民揭竿而起,这直接加剧了唐朝的分崩离析。历代以来,黄河的气候环境受到格外的重视。这些年来,科学保护黄河环境、恢复黄河生态,已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的重点。

气候灾难面前人类依然束手无策

书中,作者把自己作为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特长表现得淋漓尽致,用大量笔墨探讨了中世纪(9—14世纪)气候变迁所导致的人类历史的变化,明确地传递出这样的信号:理解气候变迁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需要气候学家、地质学家、地理学家、人口学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通力合作,这表明了跨界整合的研究模式能对人类社会文化的演进过程提供更深入的认识。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一个社会的命运和他们如何解决问题有关。就此说法思考书中提及如吴哥窟等一个个考古遗址,我们不难发现,“气候变迁造成的环境变化”是古代世界各地历史文化改变的关键要素,也是导致某段时期某个地域社会崩溃的症结之一。

至于气候变迁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也许有人认为这过于悲观,老天爷是公平的,风水总是轮流转,就好比中世纪的暖化或者近半世纪的厄尔尼诺现象,并非全世界同一时间一起遭受气候变迁引起的自然灾害。

情况也许是这样,可应该严肃面对的是:全球自然资源的分配,应该建立在以整体人类社会共享、共存和共荣的精神层面来考量。否则的话,就如书中所言:“未来几个世纪的战争,不是为无意义的民族主义、宗教或者民主原则而战,而是为水资源大打出手。”本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不善于替子孙未雨绸缪,喜欢立竿见影的绩效和能够赢得选举的口号,这种短平快的思想对于生态环境治理是极为不利的。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对于打赢“蓝天保卫战”“污染防治战”等,目前不论是从政策法规到付诸行动,都动了真格。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材不可胜用也。”中国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气候发生着紧密联系,流传已久的“二十四节气”以及众多的谚语,是古人对气候变化的形象总结。从统治阶层到黎民百姓,对天充满崇拜和敬仰,期望老天爷顺风顺水,给大地带来丰收。笔者认为,古人敬天,本质上是敬畏气候,因为好气候决定人的温饱和生存。

伴随着科技的跃升,现在对于气候变化的各种数值几乎做到了精确统计和分析,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怠慢自然、藐视气候。保护环境、关注气候,就是保护我们自身。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人类尽管不能决定气候变化,但是人类能影响气候变化。若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对人类繁衍和文明发展意义深远;反之,酿造的苦果终将由人类自己埋单。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气候变迁气候变化气候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瞧,气候大不同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