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芋栽培管理技术
2020-06-19罗文武
罗文武
菊芋栽培的管理技术,主要从生长习性、播前准备、播种及高产技术、病虫防治等方面结合田间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菊芋,别名洋姜、鬼子姜,是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3米,地下块茎及纤维状根,根系特别发达,抗旱、耐寒,适应性广,虫害少,抗病强,产量高。
一、菊芋生长习性
1、抗逆性强
在年积温2000℃以上,年降水150毫米以上,-40℃至-50℃的高寒沙荒地只要块茎不裸露均能生长。
2、抗旱抗风沙
菊芋块茎在沙下30厘米内均可利用本身的养分、水分及强大的根须正常萌发;块茎、根系储存水分能力强,待干旱期维持生长所需;随着根茎发达,起到固沙作用。
3、再生性极强
一次种植可永续繁衍。大旱时,地上茎叶全部枯死,但一旦有水,地下茎又重新萌发;每一复生块茎,都分蘖发芽,年增殖速度可达20倍。菊芋籽落地扎根,四处繁衍。
4、病虫害少
在生长期内,病虫害较少,一般无须施肥、打药、除草、管理。一旦形成连片,人、畜都很难破坏其繁衍发展。
二、播前准备
1、选地
宜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层深厚、肥力较好、海拔在2500米以下、中性或微碱性土壤的川水地或山旱地上种植,前茬作物以小麦、豆类、玉米或蔬菜为好,避免与菊科或薯芋类作物连作。
2、 整地施基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垡,熟化土壤,纳雨增墒,消灭杂草,耕深25~30厘米;立秋前结合秋翻,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同时每667平方米施入氮磷钾复合肥40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
3、播种时间
春秋季均可播种,春季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秋季播种时间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宜。
4、品种选择
选择无腐烂、无病虫、高产优质的“青芋3号”等品种,主要有紫皮、红皮和白皮3种,中低海拔地区宜选用红皮或白皮品种,高海拔地区宜选用紫皮品种。一般选择无腐烂、无病虫、单重30~50克的菊芋块茎作种子。
5、块茎处理
切块后用0.8%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消毒,时间约5分钟,随后捞出晾干待播。
三、播种
1、块种选择
亩用种85公斤,单个块茎30~50克,大的可切开种植,播种深度7~15厘米,平地株距50厘米、行距70厘米,坡地株距40厘米,行距60厘米。亩保苗2000~2800株左右。
2、播种方法
菊芋是高产的饲料作物,播前须深耕土壤和施足基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播种按行距60厘米开挖播种沟,沟深8厘米左右,按株距40~50厘米规格点施于播种沟内,将芋种点播于2施肥点中间,每点播1个菊芋种,大的种芋可切块播种,每块种芋不少于20克且留2~3个芽眼,播后盖好种土,浇透水等待出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产量。
四、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菊芋出苗后,要及时补苗,苗齐后进行中耕除草松土,松土深度在5厘米以上。幼苗长到20~30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对分枝过多的菊芋幼苗,保留1~2个健壮主茎,其余的除去。
2、生长期管理
(1)浇水 一般可在9月中上旬浇块茎膨大水。
(2)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当株高达到10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一亩地施尿素5公斤;9月上旬在块茎膨大期用0.3%~0.5%磷酸二氢钾液再进行1次叶面追肥,并摘除植株中下部抽出的侧枝,以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
3、成熟期管理
菊芋偶有菌核病发生,发现菌核病中心病株应及时拔除,并用石灰或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在病株周围喷洒消毒。
五、病虫害防治
1、 菊芋锈病
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
2、菊芋斑枯病
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必要时喷洒30%碱式硫酸铜(绿得宝)胶悬剂400~500倍液,或1:1:60倍式波尔多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15天喷治1次,连喷治2次。
3、金針虫
在成虫盛发期,可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已发生为害且虫量较大时,用90%敌百虫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0%吡虫啉500倍液灌根,每株灌150~250克,可杀死根际幼虫。
六、收获及储存
1、收获 10月初开始控制浇水,利于菊芋起挖,11月中下旬田间菊芋植株80%以上茎叶干枯时,及时割除地上的茎叶,然后采用人工或机械等办法挖取块茎,并分拣,按企业要求进行清洗晾干后存放,等候统一收购。
2、 储运 菊芋一般采用塑料编织袋包装,放置阴凉通风处,可保存20—30天。运输时将菊芋用苫布盖好,防止水分流失。菊芋块茎在0℃以下开始冬眠,其怕热不怕冷,温度过高时块茎会发芽、霉烂。
(作者单位:726009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杨斜镇农业综合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