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认识文明实践的深层逻辑

2020-06-19倪良新

人民周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志愿文明中心

倪良新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守正创新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伟大实践。完成这个重大历史任务,要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发展脉络中,着眼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工作路线、战略部署等宏观大局,系统回答为什么建、为谁建、谁来建、建什么、如何建等时代课题、理论命题和现实问题,不断加深现象认识和本质认识,不断增强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逻辑起点、价值遵循、推进主线和现实指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切实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目标和方向。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要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也要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既要引导群众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又要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同时要讲清楚党的理论与群众利益的内在联系,说明白党的政策同群众需要的密切关系,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清楚“依靠谁”,才能找到方法和路径。群众是英雄,高手在民间。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是要打造平台,整合资源,构建志愿者之家,打造志愿组织孵化基地,将群众中雪藏的力量激发出来,将民间散落的力量聚拢起来,将外部有用的力量嫁接过来,将内部闲置的力量释放出来,最大限度激发蕴藏在群众中的磅礴力量。明白“我是谁”,才能不忘初心和使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执行的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的是党的政治主张,当然不能忘记党的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也不能忘记群众路线永远是我们党制胜的法宝,坚持文明实践为了人民,文明实践依靠人民。

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重点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文明实践确定什么主题,开展什么活动,提供什么服务,不能轻率“拍脑袋”盲目决策,不能简单“抄作业”跟风决策,而是要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标准,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依据,以补齐短板弱项为重点。据此,谋划和开展文明实践工作,要把握群众需要的变化和特征:一是需要主次性。矛盾分析方法启示我们,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捡到篮子都是菜,而是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主动问需于民,强化动态监测,增强预判能力,精准识别群众需求,对标对表短板弱项,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要将贫困群众最基本的需求、抗疫防疫最迫切的需求、公共服务最薄弱的需求摆在优先位置,切忌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泛化、虚化、形式化。二是需要的层次性。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随着物质需要逐步得到满足,精神需求成为刚需,文化需求成为短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迫切。文明实践要全方位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同时加强对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化引导。三是需要的引领性。供应短缺时代,满足需要的主要方式是被动消费,随着一般需求的满足,供需主导力量发生颠覆性变化,逐步演变为需求决定供给的新态势,群众对于供给的内容、质量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杜绝“替民作主”思维,不断创新“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服务机制,逐步建立需求引领型志愿项目生成机制,宣讲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系统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什么”“如何建”的问题

乡村振兴与文明实践相辅相成,联系紧密。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开展文明实践工作的基本遵循,文明实践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重点内容和助推力量。推进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重点要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方面下功夫。一是构建领导与组织体制。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设置,在人员、经费等方面提供支持,在职责、能力等方面给予保障。坚持县乡村联动,加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力度,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自治组织建设和管理,激活社会组织活力。二是建立融合机制。建立健全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资本下乡、人才入乡。注重条条块块融合,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统筹整合功能,同时发挥省市县政府职能部门作用。注重与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融合,将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一体推进。注重融合多元主体,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激励志愿队伍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三是建立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志愿者队伍建设相关制度,制定志愿活动评价、认定、激励管理办法,将组建志愿队伍数量、推动志愿服务下乡等纳入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建立志愿者培训制度,重点提升志愿者、志愿组织设计志愿服务项目的能力和素质。建立差异化动态化相结合考核制度,研究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初期、中期、后期动态调整指标和权重,采取管理平台大数据评估、民众评议、第三方评估等评估方式,对不同区域、不同层级采取差异化考核方式,重视考核评估信息价值,淡化考核评估奖惩作用,杜绝考核中出现形式主义倾向。

猜你喜欢

志愿文明中心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我志愿……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对不文明说“不”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