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庆国:中美两国不是异类国家

2020-06-19张玉荣

小康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中美关系小康两国

张玉荣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全球治理中心主任、教授贾庆国近日接受《小康》记者专访,就中美关系、全球化等话题进行了交流。以下是采访内容。

谈中美关系:冷静务实处理两国关系

《小康》·中国小康网:近年来,中美关系一直不太乐观,从疫情暴发前的中美贸易战到疫情期间美国不断抹黑甩锅中国。您对于疫情中和疫情后的国际关系、中美关系怎么看?

贾庆国:这次疫情暴发,本来大家都期待中美两国能携手合作共同抗疫,但疫情暴发后,两国不仅没有有效合作,冲突反而升级,非常令人遗憾。现在看来,两国的关系未来可能还会继续恶化。这种情况造成的原因,可能有幾个方面,一是美国的政治圈子在对华强硬问题上已经形成了高度共识;第二是近年来中美两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差异越来越突出,内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对方是异类国家。

新冠疫情暴发后,美国政府处理疫情非常不力,除了国内政治的考虑,在疫情暴发的一段时间内非常情绪化,对中国开始指责,导致两国关系负面互动。美国总统选举正处于白热化阶段,竞选双方都拿中国问题来做文章。这种情况我觉得对中美关系的发展非常不利,当然也不是没有改善空间。美国国内,虽然在对华政策强硬问题上有这个共识,但这种共识建立在不同对华认知的基础之上。一种认知是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维权行动是中国对外武力扩张的体现,在亚太地区挑战美国地位和影响,这类人是比较激进的现实主义者;第二种认知是,所谓中国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演变方向离美国越来越远,并且走向对立;第三种认知是中国的经贸政策导致中国市场环境对美国的企业越来越不利。当然,这三种认知都不完全符合现实,如果我们做好解释工作,在坚持原则前提下调整某些政策,我觉得还是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和立场。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全球治理中心主任、教授贾庆国

此外,中美真的是异类国家吗?我觉得不是。虽然两国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但是两国都主张民主自由,法治和市场经济,像民主自由法治写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两国都是现行的国际秩序受益者,都主张自由贸易,都禁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都主张扭转气候变暖,都主张打击国际犯罪,都希望世界和平繁荣稳定。所以冷静思考,实际上两国在很多方面都是同类国家。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宣传中多强调一些共同价值和利益,少渲染一点意识形态和制度的差异,有助于两国关系的稳定。我们需要冷静务实处理中美关系,冷静对待美国总统候选人在对华政策问题上的言论,不要被一些极端势力拉入一场更为激烈的对抗中去。那样可能我们和美国关系转换的时期会早点到来。

谈疫情影响:加强对其他国家的帮助

《小康》·中国小康网: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造成冲击,全球三大生产网络都面临巨大的疫情考验和挑战。面对疫情造成的冲击,在对外关系上,您觉得中国需要怎么做?

贾庆国:我觉得我们可能需要加强对其他国家的帮助,帮助那些国家尽早摆脱疫情。在疫情里面就没法正常贸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像非洲,它是我们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如果非洲一直陷入疫情,我们的东西也卖不过去。所以帮助他们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帮助过程中,实际上也会改善和其他国家的关系,为疫情之后恢复贸易关系奠定非常好的基础。

那些极端的反华人士认为美国这次疫情暴发暴露出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美国在医疗各方面对中国依赖太大,强调以后这些东西没法自己做。实际上这些人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美国很幸运因为有中国这样的国家,中国在抗击疫情上给它提供了很多帮助。它迟早会意识到这一点,中国不是敌人,中国在困难的时候帮助过它。很多美国人也会感受到这一点,所以中国不要因为某些极端势力的污蔑和抹黑而灰心。更多美国人还是有良知的,有的人可能一时被蒙蔽,最终他会醒过来。

谈全球化:不能“有脏水就把孩子一块儿泼出去”

《小康》·中国小康网:这次疫情让不少人对全球化产生悲观的情绪,中国在一些方面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比如华为和一些高科技产品。您觉得面对制约,中国又该怎么突围?

贾庆国:制约是肯定的。但为什么有全球化,因为全球化能给所有国家带来更大的效益,更多的好处。全球化使得生产效率更高,各国能够从比较利益中得到更多好处。

现在我们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美国特朗普政府。特朗普这个人思维落后,他还停留在19世纪对国际经济的看法,比如他提出中美贸易对等,认为美国和中国贸易美国吃了很大亏,因为它有很大的赤字。其实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实际上很多包含了从别的国家进口的产品,甚至包括从美国进口的产品、专利技术等。特朗普的观点,好像一个国家向另一国家出口的商品百分之百是这个国家制造的,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特朗普政府如果连任的话,中美关系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产业链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和破坏。

阻断华为或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发展,美国面临的挑战也很大,遭受伤害也很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华为还有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是美国高科技公司重要的客户、消费者,那些科技公司失去了进一步创新的资本,盈利、科研投入经费会大幅减少,这也会阻碍它参与竞争的领先地位。所以在美国国内,美国那么做可能也会遭到很强烈的反对,感觉痛也会有所限制。

全球化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总会有风险和挑战。最终大家还是选择了全球化,因为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太多了。不能因为“有脏水就把孩子一块儿泼出去”。历史的经验表明,闭关自守的国家通常都是发展比较慢的国家,在各方面利益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全球化是一个难以阻挡的历史潮流。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小康两国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小康之路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