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坳瑶黄泥鼓舞传承现状及对策

2020-06-19黄子倖

参花(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传承现状

摘要:坳瑶黄泥鼓舞在产生和传承过程中,蕴含了坳瑶同胞世代生活的痕迹。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黄泥鼓舞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名录,在对其调研中发现,黄泥鼓舞的传承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展示展演机会少和演出形式单一等问题。社区黄泥鼓广场舞、黄泥鼓舞进校园是对黄泥鼓舞“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坳瑶黄泥鼓舞 传承 现状

金秀瑶族自治县东南部的罗香乡罗运村横村屯,是笔者去采风调研的地方。2018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把该屯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黄泥鼓舞)传承基地。李日生老人是该屯的非遗传承人之一,在屯里还设有专门的横村屯黄泥鼓舞表演队。横村屯历史悠久,除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黄泥鼓舞之外,还有白马舞、析宁圣会等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且离金秀县城只有38公里。

濒临消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存在的特性,非遗黄泥鼓舞面临着同样的危机。此次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黄泥鼓舞进行实地采风,主要是为了了解黄泥鼓舞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通过了解黄泥鼓舞保护和传承现状,去解决黄泥鼓舞在传承中出现的问题。

一、坳瑶黄泥鼓舞传承和保护现状

(一)黄泥鼓舞的形制结构和演奏方法

黄泥鼓分为公鼓和母鼓,它既是表演的道具,也是舞蹈的伴奏乐器。不同的是,从形状看母鼓粗而短 ,总长1米,像两个倒接的脚杯,鼓身两端像桶一样,中间细腰。公鼓细而长,总长1.7米,就像两个倒接的喇叭,鼓身通常是素色的或者绘制龙凤的图案。相同的是,公鼓和母鼓都是由泡桐树或者苦楝树制作鼓身,用羊皮或者牛皮制作鼓面,用湿黄泥粘涂鼓面,达到一样的铿锵明亮音高即可。

黄泥鼓的演奏常与锣、鼓、镲等器乐,原生瑶歌以及舞蹈组合,边跳边拍打节奏,称为黄泥鼓舞。只有在村寨里最具威望的老鼓手才能用母鼓作为轴心,第一个出场沿着顺时针方向演奏,其他的鼓手则奏公鼓,在外圈围着母鼓顺时针方向围圈跳转。歌手一般在圈内逆时针边唱边跳,如果歌手人数多,则在圈外两边站个漂亮的队形,一般以同心圆为主。演奏的时候,村寨里最具威望的一位老鼓手会把母鼓横着系挂在腰腹的前面,双手分别拍击左右两端的鼓面。持公鼓的演员会左手握鼓腰,举于胸前,并且用右手拍击底端的鼓面,边拍击,边跳转。

(二)坳瑶黄泥鼓舞的保护和传承方法

瑶族同胞把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定为盘王节,跳黄泥鼓舞祭祀盘王,祈福、祈丰收。只要瑶族村寨里有喜事,人们就跳起黄泥鼓舞用以庆祝,有白事也跳起黄泥鼓舞用以祭奠,逢年过节青年男女也要跳上黄泥鼓舞用以解决谈婚论嫁的问题。在每一个村寨都会设有一个被命名为“浪坪”,类似于大操场的地方,关于黄泥鼓舞的盛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所以在瑶族的村寨中,世世代代的人们,喜也黄泥鼓舞,悲也黄泥鼓舞,一生都在黄泥鼓舞中度过。但是,会跳黄泥鼓舞的人为数较少。在悠悠岁月中黄泥鼓舞留下了它稀疏的足迹。

目前,在横村屯全村152人里,很多年轻人都已经外出打工了,只有20多人会跳黄泥鼓舞,平均每户人家只有一人会跳,最小的年龄也有20多岁了,因为黄泥鼓本身很重,成年人才有足够的体力。近年来,非遗传承人李日生爷爷和横村屯黄泥鼓舞表演队时常到周边的城市寨子里表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18年5月,在“世界瑶都·大美金秀”——2018年圣堂山杜鹃花旅游文化节“五瑶·风采”中的表演;2019年2月到湖南表演了黄泥鼓舞、白马舞;3月3日到桂林秀峰参加“第九届三月三民族歌圩节摊舞”比赛,表演黄泥鼓舞、白马舞;9月份应邀到广东东莞表演黄泥鼓舞。由此可见,传承人受年龄和体力的限制;由于村落里很多年轻人都已经外出打工了,会跳黄泥鼓舞的也基本是老人,传承人的范围不断缩小且出现老龄化;外出表演和展演的机会不但少,而且形式单一、商业化严重,导致濒临消失的危机。

目前,在美国的加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瑶族人口达到3万余人,语言由英语和瑶族方言组成,宗教信仰除了瑶族原本信奉的瑶族道教之外还有部分人信奉基督教,但只有少部分人还在沿袭祖宗的传统,重要节日上跳起黄泥鼓舞。而最具代表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邀请金秀县六巷乡民间老艺人到日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民间文化交流,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但至今已经过去20多年了,暂时没有出现国际化的更多的文化交流现象,国际性文化输出出现长时间断层。

二、坳瑶黄泥鼓舞传承和发展对策

(一)黄泥鼓广场舞

金秀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被称为人间仙境的4A级圣堂山风景区、4A级莲花山风景区以及4A级广西金秀大瑶山等,更有坳瑶横村屯、山子瑶古战屯、茶山瑶金秀村等民俗旅游村。并且有“中国长寿之乡”“广西最大水源林区”“大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美称的县乡,吸引着中外游客前往。现在普及最快,范围最广的舞蹈是什么?无疑是广场舞,我们设想将黄泥鼓舞的舞蹈元素提取出来制作成一个广场舞成品舞,利用旅游载体到平台上表演。当节目表演到一段时间,游客对舞蹈动作有了一定理解后,积极邀请来旅游的游客加入到表演中来,热情带领游客领略其中的风情,既能推进文化的传播发展还能锻炼身体。之后,我们还可以与广场舞制作推广方面的商家联系投送我们的成品舞,这样无论是接触过或者没接触过的广场舞爱好者就成了黄泥鼓舞传承的最庞大的先行军。这都需要取得金秀当地政府的支持,如若再取得社区、文化培训中心的支持,共同推进黄泥鼓舞的传播与发展,例如: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举行黄泥鼓广场舞评选,既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又使社区文化丰富多彩;文化培训中心可以组织黄泥鼓舞兴趣班、黄泥鼓舞师资培训班等,从爱好中去传承文化,又可以发展事业;在这些活动的举办过程中同时还增加了社区成员和学员家庭对黄泥鼓舞的了解,朋友圈和抖音短視频的发布让黄泥鼓舞出现在越来越多人的视线范围。使黄泥鼓舞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从人民中来,融入人文中去,才能使黄泥鼓舞更生活化、多样化,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黄泥鼓舞进校园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黄泥鼓舞进校园是目前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中国的青少年只有了解黄泥鼓舞的传统文化,才能激发对传承文化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强身健体。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来宾校区,有可容纳1600人的大礼堂,设有专门的舞蹈队,在校生2万多人,目前已有平台、有生源可实行排练及表演。相比于广场舞的形式传承,校园传承更具真实性,它能生动地把坳瑶黄泥鼓舞中的服装、鼓、音乐伴奏、舞蹈动作更贴切地表现出来,给观众更直观的感受。在校园里,黄泥鼓舞会以更多创编的方式,以不同的节目展现出来,还会以多种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展现出它真正的魅力,有效解决传承过程中出现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展示展演机会少和演出形式单一等问题。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更能促进学生对黄泥鼓舞、对非遗文化的了解,从而点燃学生更多非遗文化了解、传承、保护的热情,从我做起,从大学生做起。只有青年人具有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信念,非遗文化才能被保护好和传承下去。青年人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才会有前途、民族才会有希望,所以,青年人是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最有力的先锋力量。同时,我们更具有地域优势,金秀属来宾管辖,交通便利;年轻的一代更有朝气和能力,为非遗舞蹈蓬勃发展贡献力量,为推进实施的效率和质量,我们也可以视情况而定,邀请瑶族同胞指导我们的排练和同台演出,一起攻克难关。这样,我们更有信心有能力把到横村屯采风学到的黄泥鼓舞蹈原汁原味地教给其他同学。

三、结语

黄泥鼓舞作为金秀本土的民族舞蹈得到了广西各级领导的重视以及外界的瞩目,越来越多的以少数民族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像一朵朵灿烂的花儿绽放在桂中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它的存在,并为其魅力所吸引,使非遗文化传承下去。这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振兴,更是一个国家的振兴,是广西人民的骄傲。

鼓是瑶族文化的象征,中国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金秀。黄泥鼓舞是瑶族同胞的信念,也是他们刻进骨子里的民族信仰,拥有着崇高的地位,照古今,引未来。它不仅联系着族内儿女的情谊,更关系着华夏文明的繁荣,是人类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守卫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结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

参考文献:

[1]徐菁,刘佳丹,张凯悦,卞永洁.非遗舞蹈传承现状及对策[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04).

[2]李海革.广西金秀瑶族黄泥鼓舞发展现状与传承思考[J].广西教育,2016(43).

[3]邱烜,罗珊.金秀瑶族自治县举办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J].当代广西,2014(24).

[4]崔竞源,张小浩.论广西金秀瑶族非物质文化遗產黄泥鼓舞的传承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

[5]陈支越.坳瑶黄泥鼓舞的社会变迁关系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05).

[6]陈支越.草根文化存续的动力——以坳瑶黄泥鼓舞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14(08).

★基金项目:本文系“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训练项目;广西金秀黄泥鼓舞在地方特色舞蹈编排中的实验性创编(项目编号:20191154602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黄子倖,女,大专,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传承现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