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诗歌背后精神力量的探究

2020-06-19詹丽平

北方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精神力量诗歌时代

詹丽平

摘要: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歌体裁的语言魅力,赋予了人类喜怒哀乐等不同情感情绪形式多样化、丰富化的展现,而诗歌背后的精神力量究其根本是不同时代人类精神情感的力量,并通过诗歌这一独特文体加以展现。本文从人类渴望美好的愿望力量、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以及所处不同时期的时代等方面分析探究了诗歌背后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诗歌;精神力量;渴望;不屈;时代

中国诗歌从最早的《诗经》《楚辞》开始,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虽然诗歌创作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每一首优秀的诗歌文字背后都涌动着丰富的情绪和思想。这便是诗歌的非语言价值。诗歌创作内容在每个时代也各有不同,但是不管诗歌如何发展、如何变化,传递的精神力量是相通的,是人性的升华,是信仰的展现,其中包括人性中渴望美好的精神力量,对邪恶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所处不同环境的时代力量等等,这些精神力量正是不同时代人类情感情绪的抒发,成就了诗歌背后永恒的精神力量。正如孔子所言,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对诗歌所做的概括和定位正是源于诗歌的内在精神力量。诗歌的这种内在精神力量,古今相同,中外同理,成为诗歌的独特魅力所在。

一、渴望美好的力量

诗人是感性的、是纯粹的,很多时候是渴望创造完美世界,完美的事与物,完美的人与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赋予了诗人不断探索,不断向前的力量。这种对美好事物、生活的向往,赋予了生命别样的精彩,不断地丰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这种渴望美好的心理诉求,让他们的诗能够跨越历史,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彰显了诗人的个性精神和诗歌的独特魅力,也将他们对人性的思考升华到哲学范畴,给了读者更多思考和研究价值。诗人用自己个性化的笔墨,以天马行空般的思维,构筑了丰富的精神世界,用诗歌的形式完成了对美好生命和信仰的抒写,让读者对人生的各种美好的情感、情绪有了更多细腻的思考和启发。他们对原始生命力的探索和挖掘,为诗歌开启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丰富的个人精神世界,最大限度地展现了诗歌的独特之美。

海子诗歌作为现代诗歌的传奇,人们曾这样界定其意义: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以海子之死为结束的标志。(1)代际的划分在这里不只是冰冷的数字,也具有时代精神。当20世纪80年代的乌托邦精神和古老农耕文明相遇,海子用“麦子”燃烧出血红烈焰,照亮其诗歌以及那个时代,最终吞没海子以及那个燃烧的时代。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用朴素清新的文字,表达出了诗人的真诚善良,表明了诗人对幸福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想象中的尘世,一切都那样新鲜可爱,充满生机与活力,字里行间透出积极、昂扬的情感。虽然写的是“小我”的世界,却热情洋溢,感染力极强,传递了浓浓的幸福味道,让人感到世界如此美好,让人可以忘记一切的痛苦烦恼。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渴望创造幸福生活的真诚热情,赋予了诗人不竭的创作动力,也增添了诗歌的魅力,让这首诗歌成为影响世界的名篇。

二、不愿屈服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抗争、奋斗的意识。面对不公平、屈辱、压抑、愤怒、丑陋、邪恶、黑暗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不满,奋起抗争,诗人更是如此,并且通过诗歌的形式表现的淋漓尽致。人类不屈于邪恶、黑暗的本性,赋予了诗人灵感和倾述欲,或讽刺、或抨击、或规谏、或直言,诗人用自己的写作方式对现状进行抗争,从而有了一首首名篇的流传。关于新世纪诗歌的文本立场和写作姿态,其实写诗就是自我的修炼,诗人应当培养关心时代、关切人民的精神品质和责任担当。诗人抒写时代、体察时代,才可能在当代时空中拓展语言空间的充盈性,其作品也才会具有更加深切的现实影响力和生命纵深感。

革命烈士何敬平所写的诗歌《把牢底坐穿》:“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这是对黑暗社会压迫不满而产生的抗争,是为后人争取光明的决心和魄力,抒发了作者的烈士豪情,表达出了和敌人坚决抗争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向读者传递出革命主义人士大无畏的精神和勇于奉献牺牲的品质,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1)

同样是表达抗争和对未来充满希望,顾城的诗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他寻找光明,写出了文化大革命剛刚结束时,年轻人的那种迷茫无助,但是又怀揣希望的状态。短诗只有两句话,却将顾城这代人经历的漫长、灰暗、死寂的时代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顾城的这首短诗,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年青一代的他们虽然身处黑暗,但是丝毫没有绝望,而是对光明有着无限的憧憬和向往,是生活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年轻人激情饱满、壮志昂扬的宣言。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对邪恶势力的抗争,成就了这首短诗,让这首短诗有了灵魂,脍炙人口。只有这样包含着接纳与对抗、切近与疏离的审视,才能保持审慎而清醒的认知。达到诗歌写作的思想高度。

三、滚滚向前的时代力量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诗歌展现形式,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诗歌内容。五四时期,夏明翰喊出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诗句。也有了《把牢底坐穿》这样的诗句,这样的诗句只有在那样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才能诞生,这是时代的诗歌,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不会早一刻,也不会晚一刻。这样的诗歌,放到当下这样一个太平盛世,显然是没有诗人能够写出来的,毕竟没有时代赋予的灵感。如果有,那也一定是无病呻吟,成不了名篇。

现在的环境,一定有相应的诗歌,像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2)这样的诗歌只有在这样的和平年代会出现,因为不用担心战火,不用担心病痛,不用担心流亡,不用担心温饱,才有了越来越多的人有时间、精力而且有心思开始追求自我,开始追逐物质等外在享受,开始追求自我的实现和体验。时代特色,时代力量,成了诗歌最有力的铠甲。为时代写诗,身处在时代当中写诗歌,这是任何一个诗人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也就导致诗人所写诗歌带有强烈的时代特色。这是时代赋予诗人的无穷力量。

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伟大作品的内在特征,更是一部作品的素材源泉。诗人的真意、美意和善意,都来自内心对文学愿景,诗歌愿景的尊重与期待,以及对真理的理解和捍卫。诗人的敏识和承担,始终应该秉持为受众服务的原则和思想。这种弥足珍贵的价值向度,应该在诗人创作实践与理论总结的基础上,得到更为具体的深化与印证。诗歌创作必然是作者内心景观的投射,这样的投射意味着由于个体生命体验沾染其中,不可避免地被裹挟进了现实的参与。当下,我们更应该注重诗歌所给予的精神力量,当我们发现并体会了诗歌背后的精神力量,用自己的声音朗读出来时,才可以真正体会到诗歌的乐趣,从中重塑精神世界里强大的“自我”,成就现实世界的人格魅力。

猜你喜欢

精神力量诗歌时代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强大精神力量激励科研前行
无锡市应急管理局 打造党建品牌 凝聚“走在前”精神力量
诗歌岛·八面来风
用文明创建凝聚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