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生文学批评”的话语权生成及其功能承载
2020-06-19程海威欧阳友权
程海威 欧阳友权
摘 要:互联网原生文学批评长期被学术界、批评界视作“不入流的事物”而选择性忽略,难以进入理论研究视野。但这种“网生文学批评”作为网络文学批评的“中间取向”却是互联网世界的主流批评,最能代表网民的主观好恶、审美趣味与价值倾向。它以技术赋权带动文学批评主体转换,以脱冕言说替代传统批评的严肃论述,以网络审判重塑在线批评价值标准,在颠覆中分享了批评话语权。这种“人民的”、大众的后现代主义批评促进了草根批评与精英批评间的竞争互动,推动了小众性、个性化批评的兴起与多元化审美取向的共生发展。网生文学批评彰显了文学批评的真我立场、间性对话与锐利表达,促使文学批评向形而下评说、重经验判断、审美体验优先的方向转变。重建网络时代的批评秩序,应引导网生“新民间批评”融入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体系,不断走向规范化、健康化。
关键词:网络文学;“网生文学批评”;话语权;“新民间批评”
“网生文学批评”,即“网络原生的网络文学批评”,特指在互联网上由网友就网络文学作品或现象所作的随机性、感悟式、点评式批评和议论①,是网络读者对网络作品、作家心有所感而做出的解读与评价②。这种批评主要包括网友原创批评文、印象式微点评、投票式喜好表达三种形式。在互联网推动形成的三种批评新取向中,它是介于网上传播的传统文学批评与具有先锋实验性的超文本、多媒体批评之间的“中间路径”③,是最能代表文学网民主观好恶、审美趣味与价值倾向的一种批评形态。
网络文学的发展繁荣带动“网生文学批评”的勃兴,然而不少理论家、批评家或多或少地戴着“有色眼镜”观之。代表性做法有三种:第一种是“一棒子打死”,即将网络、网络文艺及其衍生评论视作“文字垃圾”和“网络糟粕”。代表人物如朱大可曾批评中国正成为“高速生产文字垃圾的超级工厂”④;麦家认为“网络上的文学99.99%是垃圾”⑤;李美玲等认为网络写作和评论不过是“胡乱涂鸦”⑥。第二种做法可称“胡子眉毛一把抓”,特点是以“网络文学批评”概念统称“上网了的文学批评”“对网络作品的文学批评”和“网络原生的网文批评”,而不做区分和解释。第三种做法是“一斑以窥豹”,表现为在未充分、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借用传统话语、西方理论进行“生搬硬套式”的简略分析,成为“自说自话”。李敬泽将其形容为,“好像是在谈一个鬼,都谈得活灵活现,实际上鬼到底什么样,没人看过”⑦。正因为如此,欧阳友权呼吁研究者们“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⑧。网生文学批评的理论研究不足,使其脉络梳理、功能分析与价值引导在学术空间中处于“缺失”与“模糊”状态,真实样貌与学术价值被遮蔽。
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走过二十年之后,重新审视这场文学的“革命性巨变”⑨,对“网生文学批评”无法再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近年来,网络文艺发展倍受重视,倒逼网络文学批评与评价体系建构进入主流学术视野。生长于民间,以“网络原住民”为主体的“网络原生批评”⑩到底具有哪些本质特征与功能意义?本文对此予以梳理和论证。
一、文学批评话语权的历史性转换
“话语权”简言之为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批评话语权就是控制文学批评舆论的权力B11。长期以来,文学批评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以学院派精英为主体的知识权威手中。作为互联网的“潘多拉魔盒”释放出的反传统的“奇葩”,“网生文学批评”不断借助网络草根力量冲击原有的批评生态,重塑了文学批评话语权的分配体制。
1.技术赋权:批评主体的角色跳转
网络时代到来之前,文学批评是草根群体难以登堂入室的学术圣地。古代文学批评素有“贤儒论文”的传统,非才高不可谈“文学”,非学富不可言“批评”,芸芸大众只是被引导、被启迪的对象而已。受此影响,文学批评自然具有了“阳春白雪”的品格,“‘创作高台和‘传播壁垒的双重关卡使文学中的民间审美意识日渐稀薄”B12。网络出现,文学上线,让批评的主动权落到了普通网民手上,审美王国出现大河改道式的族类迁移和时空跳转B13,一举改写了文学批评的传统法则,颠覆了精英批评延续上千年的垄断地位。
在互联网上,文学批评总是清一色的老面孔的局面被终结。这个最大众化的言论阵地与发表平台,吸引了数以亿计的文学网民网海畅游。他们借助各类文学网站的评论频道、门户网站的评论区以及博客、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社区、APP等社交网络媒体发表意见,身份从学生、老师、工程师、企业家,到个体户、白领、农民工、无业游民,无所不包,专业背景也是五花八门。在这里,传统文学批评家的职业性被“解构”了,文学批评的主体走向“多元化”。正因為如此,“网络时代人人都是批评家”B14。
在网生文学批评网站——“龙的天空”论坛(简称“龙空论坛”)上,云集了众多伴随着华文网络文学的诞生和兴起而成长起来的网生文学批评者。该网站2006年以前注册的网络评论者数量便超过万人,至今注册会员达130余万人,目前仍能查看的原创网络文学评论超过300万篇B15,其中十分活跃的网络文学评论人,如晓风飞翔、孑立乌衣、半只青蛙、旭阳、宽带狼、七曜等,都是草根出身,他们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开始网络评论撰写,留下许多网文界脍炙人口的文章。对于“平民登陆”的网络批评大潮的意义,内地第一代网络写手“李寻欢”曾指出:“我可以根据市场的眼光来判断,可以看文章被下载被点击了多少次……可能十个人看我的东西形成不了观点,可是一百个人看的话就会有一个较强的势力,这会比一个著名评论家的评论更有效。”B16他的观点极具代表性。中国作协主席、作家铁凝女士也感慨:“(网络)是一个完全平民、自由的平台,给每一个喜欢写字的人以相对平等的机会。”B17
2.脱冕言说:批评表达的文本祛魅
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完成了专业化、学理化的建构。在篇幅上,它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结构;在文体上,它形成了自成一体的风格;在表达上,它建立了一套专有术语体系。这样的批评论述强调规范性、理论性,优点显而易见,但缺点也不容忽视。其中存在的从理论到理论的风气阻碍了文学批评功能的有效发挥,大量曲折冗长的长难句与佶屈聱牙的复杂表达,让多数网民既缺乏耐心读完,又无法真正领会其意涵。最突出的是学者吴义勤总结的“弯弯绕式批评”与“理论的狂热症”等极端“症候”,让批评“变得面目可憎”B18。
“网生文学批评”掀起了批评表达的话语革命,它从诞生之日起就缺少理论话语与术语谱系的基因,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草根网民的口吻说大众听得懂的话,十分“接地气”。“网生文学批评”的文本祛魅多采用以下方式:
一是以“随意性”祛魅“神圣性”。马克斯·韦伯以“祛魅”形容人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崇高、典雅、宏大叙事产生能指疑虑并消解和否认其魅力的过程。祛魅后,“不存在规范甚至真理,一切最终都是毫无意义的”B19。网络技术“使人们实现了‘所見即所想,所想即所见的梦想,又将‘权威话语请下神坛,剥开了经典、高贵、宏伟、神圣等弥漫于精神世界的神秘面纱,而把最大众化的‘祛魅工具交到普通民众手中”。在网上,网民们不以文学批评为“神圣之事”,而将其视作娱人娱己的“涂鸦板”B20,一时兴起便拿起键盘敲上几行,或者三言两语,或者长篇大论,有时只是几个简单的表情符号。这样的“随意”写作,让文学批评去光环化。
二是以“口语化”消解“严肃性”。所谓“口语化”,即表达简洁明快、浅显易懂、贴近生活,语言风格与日常口语交流相同或相似。“网生文学批评”是一种线上批评和印象式批评,具有即时性、互动性、主观性的特点,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批评者与读者双方之间的交流更像是手握电话的两个人互相“通话”,而不同于互寄书信或者阅读书籍、报纸,因此内容篇幅通常不长,语言表达讲求生动活泼、轻松自然,与传统文学批评差异明显。
三是以“感性化”替代“学理性”。“网生文学批评”以批评者的文本阅读感受为核心,辅之以网文作品的横向、纵向对比,批评内容侧重切身感受和事实评判,强调批评的对象化、具体化。这种批评不追求体系化的表达,弱化逻辑推理与思辨色彩,较少运用专业术语与批评理论,使用简单、直白的网络语言点评。这种批评在态度上注意拉近与网络文学作者、读者及其他网络文学批评读者间的关系,以平等的姿态来面对,而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
3.网络审判:批评标准的价值虚化
网络文学作品如恒河沙数,传统批评家或者将网络文学视为不入流的事物,漠然视之、置之不理,或者有心了解却又在海量作品面前无从下手,或者因对网络及其使用技巧不熟悉而产生话语隔膜,广大网民由此成为批评队伍中的一员。相较于传统文学批评已建立的整套以美学、思想、艺术、历史标准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网民对网络文学作品的评论并没有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而是根据主观好恶来评价。正如叔本华所说,“直觉是一切证据的最高源泉”,读者的直观感受和读后评价本来就是文学作品最核心的评价依据之一。有庞大的体量为支撑,在“人海战术”“马太效应”和“沉默的螺旋”心理机制作用下,网络上总能形成集中性的网民意见。这种“大众点评”式的评价方法成为主导网络文学作品口碑的通行模式。少数网络文学评论者试图提出属于网络文学的专门评价标准,尚未能达成共识。
这样的评价生态,客观上形成一种网络审判机制。这种评判机制会产生两种效果。一方面,网络批评“趣味主义至上”“读者阅读感受第一”的批评价值观得以形成、散播,使得一些标新立异、特色鲜明的作品由此有了“出头之日”,刺激传统文学批评进一步将大众的接受度与满意度纳入考量的范围,促进文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作品的评判为网络草根批评者所主导,使得“被认为合乎理想的既有的文学批评标准被淹没在其中,从而被大大地虚化了”B21,传统文学批评的价值引导在赛博空间大大削弱,一些按经典审美标准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可能因此而被网民忽略,得不到符合其历史地位的评价与传播。
二、后现代风格的新批评模式建构
“后现代主义”抗拒历史意识与深度模式,“模糊了‘高雅与‘大众文化之间,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B22。“网生文学批评”植根于互联网孕育的反权威、反传统,拒绝中心话语,崇尚多元价值的社会与文化土壤,兴起于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消费扩张的政治与经济语境,以网络性、互动性、草根性为依托,形成一套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模式。
1.开放场域:虚拟空间的批评互动
布迪厄提出的“场域”是一定范围内多个事物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形成的“网络”或“构型”B23。后现代主义反对一元中心论和绝对权威,主张在特定社会场域内,达成各方观点、思想、意见、学说的充分交流,杜绝同质化。
“网生文学批评”诞生以前,文学批评界看似有学院派批评与大众传媒批评间的互补与争鸣。但两派本质上是一致的,均属于精英批评。其文章发布都有编辑层层审核,发布空间都有版面限制,读者群体主要集中于市民阶层与精英阶层。由此构成的批评场域局限于精英群体内部的个人与个人之间、流派与流派之间,“二元竞争”实际上是“一元中心”。“网生文学批评”的兴起使批评话语权从“圈内人”扩散到社会大众,“自发的批评”B24得以实现。通过虚拟载体、比特传输和树形结构,大千世界浓缩于一网,海量信息共呈于一屏,一个充分囊括各种观点、公开展示对立意见的开放场域成为可能。
这种新的批评场域的形成,促进了传统文学批评与网生文学批评间的竞争与互动,繁荣了批评生态。两者互为对照与镜鉴,使批评者们在相互了解中扬长避短,使一般文学作者、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新世纪以来,网生文学批评从千篇一律的“口水批评”到孕育出一批专业批评网站,时有批评文章集结、获奖,并先后走出韩寒、王小山、吴过、元辰、子非鱼等青年批评新锐。传统文学批评也在努力提升批评的在场性与可读性,一批传统批评家如白烨、陈崎嵘、欧阳友权、黄鸣奋、陈定家、马季、邵燕君、王祥、夏烈等主动参与到网络文学作品的评论中。双方在竞争中自我成长,在互动中相互交融。
2.张扬个性:小众观点的大众表达
网生文学批评具有“我手写我心”的自由属性,批评者评判的主要依据是自己当时当下的阅读体验——是不是被吸引?是不是读得爽?能不能进入作品描述的世界?能否对主人公的经历产生共鸣?因此,评论时刻画边缘心理,发表奇谈怪论,形式不拘小节,内容针锋相对,都是被允许的。无论是主观即兴的感想式批评,还是幽默夸张的趣味性批评,抑或是单纯恶搞的无厘头式批评,都有生存空间。
在文学网站的书评区,除“签到”“点赞”帖之外,数量最多的是简明扼要的“微点评”。这些小评论也许并不系统、规范,但它们释放了网友评论的热情,成为更多人发表评论的“诱因”。单个网友的意见难免失之片面,但众多网友意见综合起来,则能较全面地指出一部作品的利弊得失。在“龙空论坛”“豆瓣网”“优书网”“网络小说吧”,长篇评论十分丰富,写法个性十足。
如网友“黎戈”在评论“安妮宝贝”的文章中写道:“脑力衰弱的时候,会读的书是:宜家宣传手册,村上的短篇,还有安妮宝贝……觉得她早先真是没开眼界,且有肤浅的虚荣心,重读《再见薇安》中的很多句子,都让我偷笑。永远都是黑色蕾丝内衣,长发飞扬的女上位……行文时词库非常贫乏,同一个意象反复使用,形容词就更是。《清醒纪》之后,好像和自己突然达成和解,安适下来,语境舒缓富丽,而且到底见识多了,就像小家出身的女艺人,真正进了豪门,有了身家,反倒素颜低调了……”B25这类批评文将评论同自身的生活阅历、阅读经历和个人想象混在一起,但正因为评论者的见解抓住了作者和作品的典型特点,能引起网友共鸣,因而广为流传。
又如“豆瓣阅读”网友“大水牛”的评论:“《明朝那些事儿》从网上跃出,迅速风靡。究其原因,无非为:八卦和轻松。人们对于八卦一词,向来缺乏正确的看待……何谓八卦?就是打听、挖掘出一些大部分人不知道的事……如同超女走红一般,《明朝那些事儿》满足了我们平民大众(所谓的草根阶层)对历史的八卦需求。”B26在众多评论家从故事的曲折性、人物刻画的生动鲜明、语言的幽默活泼等方面谈论《明朝那些事儿》时,该网友从人的八卦心理的角度出发予以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诸如此类的网生文学批评,使网友的批评主体地位确立,个性表达得以呈现,有助于重塑文学批评生态。
3.去中心化:审美取向的多元共生
德里达认为,“去中心化”标志着“中心”的“边缘化”和“零散化”。互联网多中心、多节点、网状分布的物理属性,以及网络媒介上自由、平等和宽容的言论环境,决定着网生文学批评是一种天然的“去中心化”的批评模式。审美取向是文学批评活动中所依据的各种价值观念的统一B27。网生文学批评推动并弘扬了多元的审美价值取向,使得精英审美由“中心”变为“节点”,文学审美价值体系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型”转变,不同评判标准共存共生。
网生文学批评与大众、市场无缝对接,无形中支持和鼓励了大众文学价值标准和文化产业价值标准成为文学批评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文学视野内,批评家对科幻小说、架空小说、惊悚小说等类型作品关注较少,网生批评则对这些小说充分关注,以一目了然的数据和短评及时对“上线”作品给予积极评价与反馈,这在客观上激励了“非主流”文学作品的大规模生产。在网络文学产业化的浪潮中,市场经济快速、直接地给予了网络文学作品以基于经济价值和产业逻辑的审视和反馈,形成文学批评的第三大价值评判维度。
网生文学批评的发展还为文学评价价值体系的分类化、精细化探索提供了可能。網络文学作品类型多样,仅小说就包括了玄幻、武侠、都市、历史、穿越、游戏、科幻、同人等几十个类别,每个类别的题材范围、写作风格、价值内核均不一样,理应有更具针对性的评价体系。
三、“新民间批评”的建设性作用
对文学批评的功能,古今中外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意见纷呈,如恩格斯提出文学批评要有“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B28,别林斯基主张“美学的批评与历史的批评”B29,小说家法朗士认为批评家是“把自己的灵魂放到杰作中去冒险”B30。网生文学批评是一种“新民间批评”,它在保留“互联网基因”的同时,逐渐与学院派批评交融互补,形成越来越鲜明的功能价值。
1.回归真实:电子化阅读的导览图
实事求是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文艺批评应“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由于“圈子”文化、裙带关系和金钱关系的影响,一些传统文艺评论工作者失去了实事求是的批评作风,一开作品研讨会,往往开成“研好会”,文学批评变成了文学赏析。如此一来,文学批评作为大众阅读、审美向导的功能便削弱了。网生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真我”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传统文学批评的不足,发挥意想不到的积极功能。
第一,网生文学批评是一种“匿名批评”和“远程批评”,消除了批评者的“人际焦虑”。在互联网的安全“隐身”状态下,网友可以抛却功名利益的考量,以独立的身份、坦诚的态度发表看法,谈一点“奇谈怪论”和“不合时宜的意见”,“人情批评”显著减少。
第二,网生文学批评是一种“草根批评”和“素人批评”,减少了批评者的“偶像负担”。网生文学批评者没有公众人物的身份顾虑,只要观点想法不违法违纪,不越过公德底线,均可畅快表达。网生批评者是非专业人士,也少了几分心理压力,反而能够返璞归真、袒露心扉。
第三,网生文学批评是一种“大众批评”和“聚合批评”,构成了网文批评的“容错机制”。传统文学批评家是自带光环和流量的批评“大V”,如有不当言论造成的后果更严重,更易受到社会关注。网民对网络批评的宽容度更高,且成千上万条评论聚合在一起,以“大数据”为担保,最终呈现的高赞文章和星级评价能够反映多数读者的意见。
借助互联网,网生文学批评的书写从“社会交际”中“脱域”了,对话者的身份“成了想象之事”,批评者的“身体”已然缺席,这种排除了物质因素的交流恢复了“交谈”的本质属性B31。如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尔所言,在线的“交谈”让沟通、讨论减少了禁忌、制约,交流过程“更能表现真诚”B32。网友因此能更好地从茫茫书海中辨识值得一读的作品。
2.间性对话:接受美学观的新实践
“间性”,亦称“雌雄同体性”B33。哲学家胡塞尔提出“主体间性”一说,强调主客相互依存,形成自我共同体B34。网生文学批评中作者与评论者之间的间性关系有着鲜明体现。由于时空距离被互联网无限拉近,文学审美创作与接受过程中的物理障碍消失了。从批评者的角度来说,批评者群体(也是网络文学读者)接触到了创作中的未完成的作品,并能够通过与作者对话参与创作,与作者共同决定作品中的角色设计、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等,成为重要的二次创作者。从创作者角度来说,一方面网络文学创作者会琢磨未来读者群体(包括批评者群体)的阅读兴趣、习惯和口味,在创作过程中预设批评者的存在,并满足或引导其需求,形成以创作者为主体的“雌雄共体”;另一方面,在网络批评者身上呈现出创作者身份的重叠后,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反过来又会成为网民二次创作的批评者,其吸纳、接受网民对作品内容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正是二次文学批评的过程。网络文学作者与批评者之间主客体身份的交叉、混淆与自我、他者立场的矛盾统一,使创作者、批评者、读者三方角色“交互式转换融合”B35。
很多网络文学作家表达过这种间性互动对自身创作的作用。网络小说作者邢育森坦言:“北邮一批绝对热心的读者在不断地给予我们鼓励和赞扬,使我们从稚嫩走向成熟,从盲目走向自觉,所以我说,是北邮的BBS造就了我。”B36《甄嬛传》的作者流潋紫也表示:“在网络上一边写作一边发表,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广大读者在作品形成中的参与性。读者和编辑根据自身的理解和知识储备,会帮助作者指出作品中可能出现的常识性错误或逻辑性不足,这些及时有效的批评和建议都对作品的最终完善产生了很大的帮助。”B37
“间性”对话的存在使得网络文学的审美创作与接受过程十分符合“接受美学”理论。“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中的主客体应是二维统一的,美既取决于艺术客体的自身性质,又离不开主体的知觉B38。“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B39网络文学的创作者、阅读者与批评者之间的关系前所未有的亲密,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接受从“为他之物”变成“自在之物”B40。“网生文学批评”的存在与流行对于文艺接受美学的传播与弘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体验优先:类型文创作的规导术
文学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B41,要求批评家将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审美不足精辟地阐述出来,切忌走马观花、人云亦云、含糊其辞、凌空蹈虚B42。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一种怪味很浓的批评”B43频频进入人们的视野,让读者不知所云。互联网文学批评中较少看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命令式训话”和故弄玄虚、七拐八绕的“文字游戏”,大多是快言快语、直抒胸臆,以“原生態”的言语方式和“互联网化”的符号拼贴表达态度和想法B44。网生文学批评回归了“锐利”表达的传统,发表一针见血的意见,由此获得生命力。
譬如,网友“苏珊珊”对网络小说代表作《鬼吹灯》的评论是:“刚开始看,确实吸引人,但情节反复,到了后来就有如游戏过关,给定某个背景,装备,人员,就开始了为了惊险而惊险,为了血腥而血腥,在精绝城还是十几个死尸,献王墓那关,光河里喂鱼的死漂就开始几百人的组团了,到了西藏,光一小情节,掉冰缝里就写了上千的冻尸在冰里向下俯视,好像古代的人口都没处去,大家也没啥生产劳动了,就成千上万的堆成堆造墓,倒足胃口。”B45评论者抓住小说《鬼吹灯》的情节漏洞,通过一系列要素对比,点出了小说情节设计的荒谬,让评论阅读者一眼便明了小说原著的不足。
又如网友“不给力”在对网络小说《天下棋盘》的评论中写道:“我只以看爽文的标准来评论这本书。一,《天下棋盘》,无穿越,算是失败的地方之一……二,小说开头,绝对不要表现出主角非大众化或非正面的特点。不能之一……你绝对不能写一个精神境界差的主角。不然读者意淫谁?……不能之二……写了令读者讨厌的女人,导致读者放弃这书……不能之三,不要让主角离开读者的视线,尤其是最关键的开头部分……”B46评论者剖析了小说在“穿越”情节设计、开头描写和景物描写方面的不足并加以论证,赢得不少网友点赞,连《天下棋盘》的作者也在帖子后激动留言,承认“仔细看了大大的评论,真的是一条条说到了点子上”B47。
在一些网生文学批评站点,如“龙的天空”论坛、“豆瓣读书”频道、优书网书评区及新回忆社区等,此类批评文章很多,不少篇幅多达数千至上万字。“龙空论坛”声名鹊起,主要是因为聚集在论坛的“毒蛇”多,“所谓毒蛇,就是一批牙尖嘴利的评论员”。在这里,“很多实力派作家也经常给其他人书写评论,或者评论别人的评论。而自己的作品一旦被评论,大神又常常亲自过来回应,实现了写手—评论者之间良好的交流互动”B48。通过这种交流互动,网生文学批评对规导网络写手改进类型文创作起到一定的作用,促进网络文学“创作—批评—审美—再创作”的生态圈形成,使得网络文学不至于成为文学批评缺席的“化外之物”。
四、结语
当前,网生文学批评的发展面临着复杂的情况。一方面,网络文学发展呼唤文学批评,网络技术迭代重塑文学批评,网民积极参与助推文学批评,网生文学批评在“颠覆—重建—交融”的隐形逻辑下进行着意义确认与功能转型。另一方面,网络的无序狂欢扰乱着文学批评,网民的草根特质制约着文学批评,新旧批评的对立阻碍着文学批评,兴趣驱动与市场影响下的网生文学批评依然存在不少短板。网生文学批评既要避免有“文学”而无“批评”,也要避免有“网络”而无“文学批评”。当前,“过剩的情绪”与“稀缺的批评”、“过剩的网络性”与“稀缺的文艺性”这两对矛盾仍是制约网生文学批评发展的关键瓶颈。
“数字化技术带来巨大的变化,这一点不容否认,关键不是设想一个炼狱或者乌托邦,而是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尽我们所能以最好的方式去理解它们的结果。”B49网民批评的蛛网覆盖已成定局,文学批评生态的转型难以阻挡,学术界不应对网生文学批评简单否定后不管不顾,任其沦为网络空间的“文字僵尸”,而应理性地面对这种新的批评形式,发现其中孕育着的未来文学批评的新元素,积极培养和扶植网生文学批评队伍,引导网络原生文学批评网站发展,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完善“文学批评共同体”的“读者维度”B50。只有“美食家”(食客老饕)和“营养学家”共同努力,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B51;唯有引导和推动网生文学批评不断走向规范化、健康化,与传统批评一道参与文学批评新秩序建设,才能为中华文论的现代转型贡献应尽之力。
注释
①B44欧阳友权、吴英文:《网络文学批评的价值和局限》,《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11期。
②安晓良:《从网络文学原生评论看网络文艺评论发展需求》,《数字艺术》2017年3月22日。
③参照学者黎杨全对网络文学“三分天下”的划分,笔者认为,网络文学批评同样存在“三种取向”,其中网生文学批评是占据主流的“中间路径”,极具重要性与代表性。参见黎杨全:《虚拟体验与文学想象:中国网络文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④朱大可:《精神代乳品和“太太文学”》,《新世纪周刊》2012年第4期。
⑤马云飞:《网络文学99.99%是垃圾?》,《辽宁日报》2010年5月21日。
⑥李美玲:《网络垃圾文学对中国当代青少年的影响》,《山东工会论坛》2016年第2期。
⑦李敬泽、邵燕君、陈晓明:《网络时代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8期。
⑧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批评的述史之辨》,《文学评论》2018年第3期。
⑨陈定家:《探寻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之路——兼论网络文艺价值导向的几个问题》,《创作与评论》2017年第12期。
⑩单小曦:《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的“入”与“出”》,《文艺报》2017年12月1日。
B11罗华:《网络文学批评的特质及其不足》,《飞天》2011年第4期。
B12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B13陈定家:《“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B14胡璟:《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的重组与构建》,《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
B15资料来源:“龙的天空”论坛首页统计数据,2019年7月1日查询。
B16B36张英:《网上寻欢》,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54、61页。
B17引自沈汝发:《铁凝:网络文学颠覆纸质传统媒体话语霸权》,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7061087.html,2019年7月13日查询。
B18吴义勤:《批评何为?——当前文学批评的两种症候》,《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
B19[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第1—4页。
B20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情结》,《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2期。
B21B22[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前言第Ⅶ页。
B23[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33—134页。
B24文学批评家蒂博代在其经典论著《六说文学批评》中将文学批评的形态概括为三种: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
B25引自网友“黎戈”网易博客,文章名《闲话安妮宝贝》,网址:http://yu.yiwang.blog.163.com/blog/static/1137352702009595584784/,2019年7月30日查询。
B26引自网友“大水牛”豆瓣阅读评论文章《历史的八卦》,网址:http://book.douban.com/review/2093915/,2019年7月30日查询。
B27赖大仁:《当代文学批评价值观的嬗变与建构》,《中州学刊》2013年第3期。
B28[德]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587页。
B29[俄]别林斯基:《关于批评的话》,《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第595页。
B30[法]法郎士:《文学生活》,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译文出版社,1983年,第267页。
B31黎杨全:《数字媒介与文学批评的转型》,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B32[美]曼纽尔·卡斯特尔:《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45页。
B33黄鸣奋:《网络间性:蕴含創新契机的学术范畴》,《福建论坛》2004年第4期。
B34[德]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88—92页。
B35陈定家:《试论新媒介文化的批评标准与叙事逻辑》,《中州学刊》2017年第3期。
B37怡梦:《网络文学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批评?》,《中国艺术报》2013年7月15日。
B38章国锋:《文学批评的新范式——接受美学》,海南出版社,1993年,第2—3页。
B39[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页。
B40[德]H.R.姚斯:《审美经验小辩》,威廉·芬克出版社,1972年,第81页。
B41[俄]普希金:《论批评》,李邦媛译,《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53页。
B42刘湘宁:《我国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南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B43李广义:《“模糊批评”当休矣》,《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20日。
B45引自网友“苏珊珊”豆瓣读书评论文章《容易疲劳》,网址:http://book.douban.com/review/1089896/,2019年7月1日查询。
B46B47引自网友“不给力”龙的天空论坛评论文章《〈天下棋盘〉,写爽文不应该犯的错误兼谈为什么要穿越》,网址:http://www.lkong.net/thread-299324-1-1.html/,2019年7月1日查询。
B48孔令旗:《龙空党:码字工人的“集中营”》,《江淮晨报》2019年7月1日。
B49[美]马克·波斯特:《互联网怎么了?》,易容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3页。
B50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批评的困境与选择》,《中州学刊》2016年第12期。
B51安晓良:《从网络文学原生评论看网络文艺评论发展需求》,《数字艺术》2017年3月22日。
责任编辑:采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