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运用

2020-06-19胡国宏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运用途径防治病虫害

胡国宏

摘 要:水稻作为我国农业主要农作物之一,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食物,而水稻产量和质量,会对农民经济收益产生直接影响,据目前水稻栽培现状可看出,因长时间遭受病虫害影响,导致我国水稻产量有下降风险。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运用进行研究,确保水稻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进而提高我国水稻产量。

关键词:农药减量增产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运用途径

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环保意识也在此背景下不断加强,因此绿色农业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水稻种植过程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通过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优化现有的农药组合,不仅能在预防水稻病虫害的同时,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还能有效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但就目前水稻种植现状可看出,存有严重的乱用农药现象。因此,针对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运用,展开以下分析。

一、农药用量过多引发的问题

(一)会对农药资源造成浪费

由于农民知识水平较低,所以大部分农民在遇到水稻病虫害问题时,会认为农药使用量越多,就对水稻生长越好,越能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问题。基于此,很多农民为有效防治病虫害问题,对水稻产量造成的影响,会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喷洒大量农药,虽然农药的喷洒能在一定层次上起到防治效果,但也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全新挑战。比如:鸟类和蛙类,可以有效消灭水稻中正常生长的害虫,但也会因为农药的过量使用,在消灭害虫的同时消灭害虫的天敌,从而无法起到生物防治的效果,不仅没能发挥农药作用,还导致农药资源出现大量浪费现象。

(二)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现如今,大部分农民只是掌握了水稻种植方法,但却没有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导致农药的过量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其原因是农药过量使用,会让水稻中残留的剩余农药,进入到人体体内,从而对人体机能或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常见的有机磷农药,该农药就具备较强的毒性,若是农民没有合理掌握该农药的用法用量,就会导致该农药进入人体内,通过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致使农民出现农药中毒现象。

(三)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期间,若是大量使用农药,会让地面和空气中含有大量农药,当空气中的农药颗粒,受到气流作用的影响还会出现扩散现象,并且地面上的农药残留也会伴随雨水的降临,逐渐流入到江、河、湖、海等地区,导致水体遭受到严重污染,最终针对人们赖以生活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农民在农业生产期间,除了要注重农业产量和质量以外,还要对农药使用加大重视,通过合理把控农药使用量,确保我国生态平衡发展,进而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二、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运用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的途径

基于农药用量过多引发的问题为依据,对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运用途径,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其内容包含:从农药种类选择入手,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从病虫害的监测入手,提高病虫害监测力度;从研究防治技术入手,运用化学防治的技术等。

(一)从农药种类选择入手,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在水稻种植期间,只有农民科学选择农药种类,才能保证水稻病虫害问题得到有效防治,也就是说,只有实现对症下药,才能发挥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的优势。因此,农民在选择农药种类时,应当尽可能选择使用低毒性和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并在喷洒农药期间,充分掌握农药的使用剂量、次数以及施药时间等,避免因农药使用失误等问题,对水稻产量造成的影响。同时,在对水稻病虫害开始施药之前,还需要针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加大检查,从而根据分析结果选择适宜的药剂种类。此外,伴随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民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对水稻病虫害问题进行防治,比如:可以运用数据模型模拟农药喷洒效果,进而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和减少农药使用频率,确保水稻能在良好环境内生产发育。

(二)从病虫害的监测入手,提高病虫害监测力度

农民应当针对水稻病虫害问题加大监测力度,并且还要保证水稻病虫害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然后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创设防治措施和标准,从而针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与此同时,还要针对容易出现病虫害的水稻区域提高重视程度,并联合当地生物防控平台与相关部门,一同针对该区域展开监测,促使病虫害监测力度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创建水稻病虫害监测平台的方式,让农民把每日监测结果上传到平台中,再以数据共享的方式,为水稻防虫害防治措施的进一步确定,提供相关数据参考和依据。

(三)从研究防治技术入手,运用化学防治的技术

农民若是一直以农药使用进行防治病虫害,虽然能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但也需要对化学防治技术加大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创新化学防治技术的方式,合理运用低毒和高效的化学农药对此进行防治。比如,在水稻种植期间,农民可以合理运用高效环保的试剂,逐渐替代传统污染性较强的农药防治方式,但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化学农药试剂能向高效、低毒方面发展,从而降低水稻中存有的农药残留量,目前常用的试剂包含短稳杆菌和苦参碱等。与此同时,应当遵循高效、环保的原则,进行研发出新的农药品种,进而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频率,针对已经开发的试剂,需要对此加大推广力度,促使新试剂能够逐渐替代传统高污染的化学农药。此外,针对药物实现浸种的方式,也能有效减少水稻中存有的农药用量,并且还会从根本上杀死病虫卵,确保病虫害问题得到有效防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运用农药减量增产技术,不仅能有效防控水稻的病虫害,还能提高水稻的整体产量和质量,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在掌握农药用量过多引发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运用途径,从而有效保障水稻生产效益,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谢海军.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J].江西农业,2018,(10):1.

[2]王飞钊.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15):46-47.

[3]肖大波.农藥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8,24(13):226.

猜你喜欢

运用途径防治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康复景观在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运用分析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