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隙率排水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2020-06-19杨江林
杨江林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沥青是现代道路建设领域的重要材料,其是基于特定的工艺将非金属和碳氢化合物融合后制得,具备抗腐蚀、耐久性好等多重特点,因此在公路施工中取得广泛应用。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长期使用后,总体性能有所下降,遇强降雨天气时常出现安全事故。为改善雨天通车环境,选择大空隙率排水磨耗面层,基于此方式达到提升路面粗糙度的效果,使其具有足够的抗滑能力;同时,变更面层的密实结构,将其优化为骨架结构。施工中选择改性乳化沥青粘结料,基于该材料的优良特性可形成高效排水粘结层,沥青与碎石有效黏结,路面的强度与热稳定性有所提升,在降雨环境下具备高效排水的能力。
2 排水性沥青路面工程特性
排水性沥青路面施工中,采取压实处理措施后,其空隙率可维持在20%的水平,因其排水效果优良,故又被称为透水性沥青路面。结构方面,上部为沥青混合料,其特点在于空隙较大,下部选择的是密实沥青混合料。基于此结构形式,在降雨天气时可疏导雨水,令其集中在排水通道内,避免路面表层雨水堆积现象。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排水性沥青路面示意图
高速公路建设领域,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应用具有如下效果:
(1)排水。此类路面的突出特点在于高效的排水性,内部丰富的大空隙相互连通,形成毛细管排水通道。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合理的沥青路面空隙率是提升整体排水效果的关键,当该值为20%时,实际排水效果最佳[1]。
(2)抗滑。基于高空隙率的特点,可解决路面积水问题,传统方式下的路面水膜现象不复存在,尽管是在强降雨天气,路面的粗糙度也与正常情况大体相同。车辆行驶时轮胎与路面具有足够的摩擦力,从而避免了车轮打滑现象,在创造安全通行环境上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3)降噪。由于较高的空隙率,可有效吸收车轮噪音。通过大量工程试验得知,伴随路面空隙率的提升,所具备的吸声系数也逐步加大。需明确的是,在路面厚度加大的情况下,其降噪能力表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从工程经验来看,排水沥青路面的厚度以4cm最为合适。
3 排水性沥青路面主要施工技术应用
3.1 混合料的配合比
沥青混合料由多项原材料基于特定的比例而构成,如沥青、砾石与粗(细)集料,各自的质量以及配合比均是影响混合料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根据施工要求,混合料颜色上以黑亮为佳,并呈蠕动状的特点。为给正式拌合作业提供指导,需通过试验的方式确定工艺参数,如搅拌持续时间、加热温度、各类原材料的配比等。检验搅拌成品,若总体呈褐色,表明沥青用量不足,需适当提升其在总量中的占比。结束混合料搅拌作业后,技术人员需通过抽样的方式检验该批次的质量情况,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根据大空隙率排水沥青路面的施工要求,确定各项技术指标,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3.2 封水粘结层的施工
由于路面的空隙率较大,上面层与中面层虽然具备连接关系,但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出现了面层结合稳定性欠佳的问题,所以施工中要加强对粘层的质量控制。若遇到降雨天气,路表水将进入上面层结构中,通过其中大量的连通孔隙实现高效的外排,因此该处的粘层还要具有足够的防水能力。封水粘层施工作业,必须建立在中面层足够洁净的基础上,利用沥青洒布车施工,全程均要确保油路与油嘴的顺畅性,提升各区域洒布量的均匀性,现场作业温度应>10℃[2]。以下卧层的结构特点为基本参考,通过试洒的方式确定合适的洒布量,结束施工且粘结层完全破乳后,才可进入面层施工中。
3.3 混合料的运输
以拌合站与施工现场的距离、沥青混合料生产能力为依据,配备合适的运输车辆,提升沥青混合料运输作业的持续性,为现场摊铺提供充足的材料支持。从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质来看,其具备较大的粘性,为避免材料黏结问题,需对车辆料斗的底部与侧板刷涂适量隔离剂,效果较好的有油水混合料,并严格控制油与水的比例。运输车的料斗使用双层篷布遮盖,以达到有效保温的效果。若现场温度偏低,或是遇到强风天气,可适当增加保温布的层数,运输至现场后混合料的温度需达到170℃,否则不满足使用要求。卸料时,运输车行驶至临近摊铺机时刹车(以间距20~30cm为宜),车辆驻入空档并顺利卸料。
3.4 摊铺技术
路面摊铺作业时,需适当放慢速度,宜控制在2~6m/min,尽可能做到均匀、连续地摊铺。每完成5m的摊铺作业,均安排人员架设支架(以φ6mm钢丝为原材料)。现场安排专员调度,避免摊铺中断现象。结束摊铺作业后,应安排技术人员全面检查施工质量,若出现摊铺不均匀等问题,需及时翻铺[3]。
3.5 碾压技术
沥青路面施工中,碾压是尤为关键的工序,设备选型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碾压效果。同时,还应控制碾压设备的工艺参数,如碾压速度与次数。实际施工中,若出现碾压过快的情况,伴随压实次数的提升,更容易对压实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为确保大空隙率排水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压实作业时速度应稳定在2~4km/h。此外,碾压作业时还需做好标记,明确标出初压与复压的实际操作范围,从而避免重复碾压的问题。结束初压作业后,为全面确保路面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需紧跟着复压,最后终压。
此次施工选择的是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各类原材料中以粗集料的占比较大,在遇到低温施工环境时,混合料和易性下降,大量的集料难以达到有效黏结的状态。因此,压实作业时采取合适的温度控制措施尤为关键。各碾压阶段所对应的工艺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排水性沥青路面碾压工艺参数
3.6 接缝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量较大,常要设置施工缝,若缺乏合适的处理措施,极容易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合理的接缝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关于路面纵向接缝,选择的是2台摊铺机,采取梯队联合的作业方式,实现对接缝的有效处理。
(1)横向缝。结束当天施工后,或是因特殊情况而中断施工时,易产生横向缝。要求以合理的方式处理横接缝,若有不当则会破坏路面平整性。该工程选择的是平接缝的处理方式,完成摊铺作业后,在末端预埋钢模板(此材料厚度与路面施工厚度保持一致),后续经过碾压后方可取出模板,并于断面处刷涂粘层沥青。
(2)纵向缝。道路工程为多车道形式,在分车道施工时将设置纵向缝,该处若压实效果欠佳,将出现接缝开裂等质量问题。选择斜接缝的方式处理纵向缝时,通过对缝隙的碾压处理以达到消除缝迹的效果。在上层面施工中,该处的纵向接缝应与分道标线保持重合的位置关系,且所有纵向缝均不允许设置在轮迹带上。
4 施工注意事项
(1)做好摊铺前的准备工作,即必须全面清理下承层,足够洁净后喷洒粘层油,给予12h以上的等待时间后,方可正式摊铺作业。
(2)排水性沥青路面施工中,所用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粘度,对应的材料温度需相对较高,具体应做好拌合温度与出厂温度的双重控制工作。遵循随拌随用的原则,温度下降幅度应控制在10℃内。
(3)排水沥青路面中含有大量的粗集料,彼此间产生的嵌挤作用将提升整体的承载力,而在振动压路机的作用下,由于持续性的冲击力作用,易出现粗集料被压碎的情况,使得空隙率大幅下降。针对此问题,应避免使用振动压路机,更为可行的是压实功偏小的碾压设备。
(4)路面温度下降至50℃后,具备开放交通的条件,若遇到特殊情况,可通过洒水措施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5 结束语
大空隙排水沥青路面兼具降噪、排水等多重功能,是高速公路中极为典型的路面形式,可保证人们安全、舒适地出行。实际施工中,应加强对原材料的选择与配比分析,采取科学的施工技术,严格控制各环节施工质量,在提升路面空隙率的同时还要控制好路面的厚度,全面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