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核心素养,创设“有味道”的音乐课
——浅谈我的“三味课堂”实践
2020-06-19赵佳丽
□ 赵佳丽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好的音乐课不仅能提升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情感、趣味、气质、胸襟,达到激励精神、温润心灵的效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全国掀起了推进美育工作的热潮,“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育指导思想不断在中小学课堂深化与落实。
随着“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成为学校共识,以及学生核心素养成为热点话题,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课堂中如何开展美育、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激发更多思考者和实践者。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在实践中从创设“有味道”的音乐课入手,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人文底蕴试图做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拟以墨西哥民歌《拉库卡拉查》、红色歌曲《我的中国心》以及民族乐曲《彩云追月》 三个类型截然不同的作品为案例,对笔者在追求音乐课的“趣味”、“品味”、“韵味”方面的实践做粗浅的介绍。
一、以“趣味”为根,让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青少年时期是认知和情绪都有待积极开发和良好管理的年龄段。走进初中课堂时,学生往往对音乐抱有强烈的体验与探索的热情,但实际的授课计划往往与他们的兴趣有一定出入,因而不少人在课堂上兴趣低落,缺少专注力。笔者认为,音乐课要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依据“二从”法则(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根据音乐特征寻找适合而富有趣味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人文气息激发其学习音乐课本的积极性。
在教授《拉库卡拉查》一课时,笔者以歌曲名称来设计导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我先是让学生猜测这个富有特色的歌曲名称的含义,课堂气氛一下子由安静变为生动。当我公布“拉库卡拉查”实际上是蟑螂时,课堂气氛变得更为活跃。我让学生通过听来感知音乐,并辅以“踩蟑螂”的动作,课堂气氛由活跃变为沸腾。学生往往会丢掉胆怯,与教师共同随着音乐想象蟑螂的动作跳起舞来。良好的气氛与深厚的兴趣带来了更持久的专注力,为该课的成功教学做好了铺垫。
初中生往往对主旋律歌曲了解不多,更未经历过革命战争,他们往往对红色歌曲的喜爱程度不高。笔者在课堂中努力运用生动的语言营造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理解爱国歌曲的创作背景,唤起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教授黄霑作词、王福龄作曲、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时,我以调查“本班有多少学生去过香港”这个问题来导入,再追问“香港的历史知多少”引发抢答,然后再介绍这首香港同胞创作、演唱以及得到关注的歌曲的背景。那是在1982年,日本公然在教科书上去除侵华历史,引起国内外同胞的愤慨抗议。正是这个背景下黄霑创作了《我的中国心》; 两年后撒切尔夫人访华,并确定在1997年将香港归还中国,神州大地举国欢庆。该歌曲通过参加春节联欢晚会而被内地人民所熟悉。笔者用慷慨激昂、满含深情的语音语调进行背景交代,用精心收集的历史图片与影像资料来感染学生,一下子减缩了他们对主旋律歌曲的心理距离,为进入教学环节打好基础。
民族音乐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但在欣赏学习那些年代久远、节奏较慢的民族乐曲时,通篇聆听无疑枯燥乏味,让学生趣味索然。如何提升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趣味?笔者在实践中尝试运用奥尔夫声势教学对老乐曲进行创新改编,激发学生的乐趣。在教授《彩云追月》一课时,先是带领学生由易到简地练习了几个声势律动(见图1),其中包含了乐曲《彩云追月》里的典型节奏——切分节奏,然后顺势加入了钢琴演奏,拉近了学生与民族乐曲的心理距离,课堂瞬间变得活泼灵动,学生在充满动感的节奏中感受到了民族乐曲的旋律之美,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激发。
(图 1)
二、以“品味”为神,让课堂融入审美意境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音乐审美素养为核心的课程。提高音乐审美水平,创建有品味的音乐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细致分析乐曲和歌曲中复杂而充满美感的要素,帮助学生品味音乐之美,唤醒其审美意识。逐步提高其审美水平。
墨西哥民歌《拉库卡拉查》旋律富有跳跃感,情绪活泼。在教授这首民歌改编的变奏曲时,注重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变奏主题在调性、节奏、速度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变奏曲的创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一套简单的旋律,引领学生运用改变音乐要素的办法,尝试进行自主创编,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教授三段体歌曲《我的中国心》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来感受歌曲表现的情绪变化,进而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讲解什么是“三段体”。学生在切身感受、聆听的同时,较为轻松地理解了“曲式结构”和“三段体”的概念,同时对歌曲情绪及其背后意蕴有了深层次理解,每个人都能从专业角度谈几句感受。在教授过程中,我着力突出音乐品味、审美层次的提升与乐理水平相辅相成的关系,运用聆听、体验、对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唱、多听、多感受,真正实现出自音乐又超脱音乐的审美意识训练。
在《彩云追月》教授过程中,笔者有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切分节奏的作用,引导其体会、理解作者在创作时多次使用切分节奏用意:可以使音乐更富动感。在对比A段与B段时,我让他们找出B段中的附点节奏,帮助理解B段是A段的扩展与延伸。此外我还介绍了这个曲子的流变过程:从清代粤音,到任光编曲并出版的唱片,再到作曲家彭修文改编并广为流传的民族器乐合奏,直到近几年的同名流行曲,与他们共同品读每次流变透出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变迁。深层次挖掘乐曲背后的历史流变,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获得更高更快的音乐沉浸,逐步提升其音乐审美水平。
三、以“韵味”为魂,让课堂引发心灵激荡
音乐的魂在于韵,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乐曲都有着其独特韵味。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唱出韵味、感受韵味呢?笔者认为要点在于让学生主动地表现音乐,在表现中领悟音乐的张力。面对有轻重缓急、有抑扬顿挫的音乐时,笔者指导学生从快慢、强弱、连贯、跳跃等方面刻意模仿练习。
在组织学生表现歌曲《拉库卡拉查》时,要将活泼欢乐的情绪与墨西哥民族的风情结合起来。笔者抓住连音与跳音的处理,形成了“连”与“跳”的对比。如在体验“我的耳朵听见音乐,他们在跳拉库卡拉查,我的双脚奔向广场,急忙一起加入舞蹈”这两个乐句时,笔者要求学生在1、3、5、7小节用跳音表现,在2、4、6、8小节用连音表现,对比明显,韵味突出,歌曲的表现力得以充分显露(见图2)。
(图 2)
而《我的中国心》一曲则应从整体上把握,重点在引导学生分别感受三个乐段音色和情绪的对比,结合速度的快慢进行处理与表现。A段是表现对祖国的思念,B段是直抒对祖国的赞美与回归的愿望,所以A段用轻柔和深情的声音演绎,速度可以略慢;B段则用明亮、坚定的声音演唱,速度可以稍快。
《彩云追月》更侧重于表现意境美。旋律优美的乐曲往往起伏比较明显,教师可以抓住旋律线的抑扬顿挫、上下起伏来帮助学生表达歌曲的韵味、感受旋律的意境,尤其是要指导学生根据旋律起伏对声音强弱进行处理:旋律线上扬——渐强;旋律线下降——减弱(见图3)。
(图 3)
不仅如此,有旋律和节奏的重复,就有旋律线的重复,仿佛在描写“彩云追着月儿走”的美妙情景,分析旋律线,对帮助形象地理解歌曲的韵味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见图4)。
(图 4)
综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素质教育水平,需要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实践的一招一式出发。在教学中,多一些“趣味”可以让学生更爱听音乐、多一些“品味”可以让学生更懂音乐、多一些“韵味”则可以让学生的心灵与乐曲同频共振,让学生喜爱音乐、理解音乐、亲近音乐,不断在音乐中激励精神、温润心灵、提升人文底蕴。
作曲心语
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以降低创作的严格要求,降低技巧的水平。而技巧的要求对音乐艺术的一切形式和体裁都是同等的——不论是交响曲也好,是群众歌曲也好。
——格里爱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