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6-19胡杰
胡 杰
国民健康长寿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的身体素质也在逐步提高,相关研究表明,科学的体育锻炼可有效降低或预防疾病的产生.但是据统计,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3.9%,仅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大部分人缺乏体育锻炼,为了建立健全的健康教育体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 年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此作为此后15 年推进健康中国的行动纲领.
安徽省是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农村人口占比相对较大.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不断发展,但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成为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的短板[1].对健康中国背景下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进行研究,既符合我国大力构建体育强国、建设与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实背景,又能以此作为借鉴,解决部分省市区域性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从而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文献数据库,以“健康中国”“农村公共体育”等为关键词进行网络资料检索,为了解研究现状奠定理论基础,从理论上为项目研究提供支持.
(2)问卷调查法.结合文献资料获得的相关信息设计调查问卷,并请专家进行验证,通过信度、效度检验,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随机抽取宿州市权集镇、合肥市双墩镇、滁州市三和集镇、安庆市固山镇、黄山市石门乡为样本,共发放问卷500 份,每个区域分别发放100 份,回收495 份,其中有效问卷490 份.每个地区问卷调查情况见表1.
表1 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情况
(3)访谈法.设计访谈提纲,对安徽省体育局群体处相关领导和所调查的乡镇级体育部门的领导进行访谈.
(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一些数据,运用SPSS 19.0、Excel 进行统计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
查阅相关文献可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成主要涉及场地设施、组织管理、经费保障、政策法规、信息宣传、技术指导、活动赛事、体质测试和监督评估9 项客体要素.本研究针对前8 项进行调查和研究.
(1)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场地情况.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最首要的基础条件就是有充足的场地和设施,场地设施的种类和数量与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成正比.在被调查的几个乡镇中,农村公共体育场地情况不容乐观,篮球场地处于短缺状态,只有8 块水泥篮球场地.经调查,篮球场地基本建立在学校内部,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教学,不能全天对农民开放;乒乓球台虽然数量较多,但有相当一部分乒乓球台是建在政府部门,仅供内部员工使用,不对社会开放;羽毛球场地只有4 块,数量较少;健身路径场地有12 块,平均一个乡镇有2 个健身路径,健身路径主要建立在公园的内部,方便村民健身,但种类较少,设施比较简易,仅有的6 块田径场基本也是依托学校,建在学校内部,只有大型比赛才对外开放(见表2).
表2 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场地数量
(2)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经费投入情况.如表3 所示,在被调查的五个乡镇中,用于农村公共体育经费的支出有70%的资金是财政经费的投入,据了解,各乡镇都有一笔专款专用的资金,专门用于公共体育投入,但这个数值与各地的财政收入挂钩,有些较为落后的乡镇财政能力有限,经费投入也就比较少;体育彩票公益金占10%,众所周知,体育彩票的目的就是支持体育事业的发展,但从了解的情况看,乡镇投入体育事业经费比例过小;农村自筹经费占10%,个别乡镇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会自筹资金,以缓解燃眉之急;社会投入只占10%,但是由于乡镇企业较少,规模大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乡镇方面又没有主动的接洽,导致投入比例小.综上所述,由于除财政拨款外的其他来源比例太小,可认为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经费投入渠道比较单一,需要加大多方面的投入比例,以促进安徽省农村体育的发展.
表3 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经费投入情况
(3)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技术指导情况.由表4 可知,62%的受调查者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无专业人员进行指导,都是自己潜意识地进行一些体育运动,错误动作较多,且已形成自己的“风格”;有20%的受调查者受到过体育教师的指导,这些受调查者通过咨询体育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体育运动;10%的受调查者通过网络等媒介进行自学,进度较慢,有问题无法咨询;受社会指导员指导的仅占6%.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是当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时在技术上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但从表4 来看,受社会指导员指导的比例较小,原因有二,一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农村人数不足;二是社会指导员在农村还没得到认可.
表4 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技术指导情况(n =490)
(4)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活动组织开展情况.通过表5 可知,受调查的5 个乡镇中,篮球比赛开展较多,平均每个乡镇每年都有篮球比赛.其原因是篮球赛易于组织,需要的经费少,是一项容易开展的群体活动.另外,省内各地市举办的高级别篮球比赛也对乡镇篮球活动的开展产生了促进作用;田径运动会和民俗活动所占比例都是40%,田径运动会由于涉及的小项比较多,需要较多的经费,组织起来困难较大,因此只有2 个乡镇举办;此外,经调查,民俗活动在个别乡镇具有长期开展的传统,尽管在活动的内容上比较简单,但已经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成为了这些乡镇的一张“名片”;在部分城市火热流行的广场舞等室外活动没有在乡镇得到广泛的开展,通过走访了解发现主要原因是村民的作息时间不同,难以找到共同的广场舞锻炼时间.
表5 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活动年开展次数
(5)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是行动的纲领,起指导作用,安徽省根据省情,虽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公共体育的相关政策法规,但是被调查的镇级政府却只有双墩镇和石门乡有对应的镇级政策条例,比例只有40%,其他三个镇都无相关法规制度(见表6),这些制度的缺失与上级政府部门缺少严格的监管有关,政府应建立相关的监督制度,提高办事和行动的效率.但值得肯定的是,5 个镇都设有相应的体育机构管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活动,虽然名称不同,但性质和职责一样.
表6 安徽省乡镇政策法规
(6)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宣传情况.由表7 可知,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信息宣传途径主要以手机为主,占40%,镇政府一般都是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传递重要会议通知;有25%的公共体育信息是通过广播来传达给每个居民;此外,村民通过电视报道了解相关信息的占15%,其中,通过报纸了解的占8%,通过文化站和宣传栏了解的各占6%.通过以上数据可看出,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信息宣传途径主要为传统方式,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导致多数村民很少有机会学习新知识,获得新的媒介方式,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多为村民提供现代化学习途径.
表7 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信息宣传途径(n =490)
(7)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质测试情况.通过查阅安徽省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可知:3~6 岁城镇幼儿总体合格率为91.9%,乡村人群为89.5%,两者相差2.4 个百分点;20~59 岁城镇成年人总体合格率为92.6%,乡村人群为89.5%,相差3.1 个百分点;60~69 岁城镇成年人总体合格率为93.8%,乡村人群为88.4%,相差5.4 个百分点.对比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三个年龄段的乡村人群正在逐渐缩小和城镇人群之间的差距,尤其是3~6 岁和20~59 岁这两个区间段,相差不大,但在60~69 岁这个年龄段两者差距较大,原因是城镇退休职工的居住环境和经济状况明显优于农村居民,有时间、有条件进行健康的行为方式.
(8)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组织管理情况.安徽省主要有乡镇文化站、单项体育协会、农民体育协会和体育爱好者四个体育公共组织机构.由表8 可知,体育爱好者群体最多,占总数的60%,这部分群体是农民根据相同的体育爱好自发组织的团体,由于门槛较低,不收取费用,所以参与群体最多;农民体育协会次之,占20%,这个群体很常见,性质和体育爱好者相同,有统一的管理,定期收取少量的会费;单项体育协会占14%,这部分人群需要自己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传授经验;乡镇文化站最少,占6%,这部分以管理人员为主,需要具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和管理经验,可以说是政府的下级机构,门槛较高.经调查,尽管体育组织种类众多,但部分组织缺乏统筹管理,组织人数比例不合理,各组织之间很少有交集,导致统筹一件事时,各自为政,分工比较混乱,效率低下.
表8 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组织(n =490)
2.2 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对策
(1)加大场地投入,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安徽省应该加大用于农村公共体育场地的投入,确保硬件设施的充足,特别是一些技术简单、易于开展的活动场所,对于投入经费少,参与人群多的场地,可统筹规划,适当多建;部分教学场地除了满足教学需要还可以定期向社会开放,政府内部体育设施可适当与企业合作,开展可行的体育活动,缓解场地短缺的压力.社会指导员数量偏少,无法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以法律形式规定和保障农村体育文化服务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编管理人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2],吸收更多专业人才充实到农村体育文化服务队伍,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2)规范政策和组织管理,定期监督,落实各项任务.国家的职能部门要定期逐级检查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监督硬件和软件设施及各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责任到个人,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直接报到国家相关网站进行公示,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要有一定的奖励政策,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各组织内部规范组织框架,出台规章制度,适当降低参与门槛,多吸收有一定才能的人,提高组织的整体质量,各体育服务组织之间应团结协作,加强联系,分工明确,劲往一处使,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行之有效的安徽省农村体育组织网络,以此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轻政府部门的压力,提高服务效率.在具体操作与运行上,以乡镇为龙头,村民委员会为基础,农民体协为纽带,文化指导站或文体中心为依托,体育单项协会为依靠,来进行农村体育网络建设[3].
(3)完善经费的多渠道投入机制.财政部门在投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经费时应有侧重点,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乡镇要有所倾斜,甚至追加经费,以缩小由于经济原因导致的各乡镇在公共体育服务上的差距.此外,鼓励各级政府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及个人进行投资.借助多方面的资源,给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注新的活力,从单渠道模式改为多渠道模式,融合社会资金,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并最终形成有力的可持续财政支持机制.
(4)增加活动开展的次数和种类,建群分类宣传信息.充分利用节假日,结合文化娱乐活动和民间传统习俗,动员组织开展表演展示和体育竞赛活动,形成常态化、常年不断线的群众体育活动格局[4].主办方积极宣传,通过各种方式增加每年活动开展的次数和种类.通过走访了解村民喜闻乐见的项目并适当增加次数,统筹安排活动内容,开发新的民俗体育活动,丰富活动种类.定期安排技术人员服务到家,教会部分村民利用现代化工具接收信息,学习新知识,对于性质相同的人群分类建群,以群的形式发送消息,对有特殊情况的孤寡老人集中管理,确保信息到位.
(5)加快新农村建设,减小城乡老人的体质差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不断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成为了统筹城乡平衡发展的重要举措[5].乡镇政府应该积极引导新型城镇的建设与布局,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健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改善农村老人的居住环境,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来增强农村老人的体质,减小与城市老人的体质差距.
3 结语
健康中国背景下,要求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 平方米,在城镇社区实现15 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6].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场地设施不足;组织管理混乱,分工不明确;经费投入渠道单一;缺少相应的政策法规;缺乏专业技术指导;活动赛事举办较少等.因此,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还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就需要全省人民坚持以党中央政策文件为导向,对政策精准解读,多方面去协调资源,规范职责,疏通关系,劲往一处使,使安徽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