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舟600飞机的运行适应性要素分析方法研究
2020-06-18李奕宁
李奕宁
(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89)
1 机场适应性要素分析方法研究
1.1 机场适应性要素分析
机场适应性范围如表1所示。
表1 新舟600飞机机场适应性检查
1.2 起降性能因素分析
1.2.1 环境因素
1.2.1.1 机场标高和温度
给定跑道长度的情况下,机场标高和温度的变化可能引起新舟600飞机起飞重量的增减。表2给出了新舟600飞机在相同襟翼偏度、不同温度下,不同机场的起飞重量。
表2 机场标高和温度对起飞重量的影响
两个机场相同点是两个机场的离场梯度都较大,不同的是丽江机场属于特殊机场中的高原机场,海拔高度高。西双版纳嘎洒机场常年温度高,地处云南最南端,热带湿润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为33.4℃,最高温度可达40℃。当环境温度同为15℃时,丽江机场的载重明显少于西双版纳机场。在丽江三义机场,起飞重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25℃较15℃重量少1462 kg,每位旅客按照90 kg(含手提行李),减少了16位旅客。
1.2.1.2 风和跑道长度
起飞滑跑时,顺风时离地地速大,逆风离地地速小,故所需滑跑距离不同。新舟600飞机起飞距离,按照CCAR25部考虑单发情况,最大起飞重量。根据手册,海平面,ISA条件,顺风10节起飞距离为1620 m,逆风10节起飞距离则为1380 m。
由于国内机场跑道长度均大于1800 m,均为“3C”“4C”以上机场。高温高原特殊机场,既然能满足波音737飞机和空客A320飞机起降,那么海拔增高,温度升高,也能满足新舟600飞机对跑道长度的需求。为了增加起飞业载,可以使用5°襟翼起飞改善爬升,通过提高飞机离地速度,增加飞机越障能力[1]。
新舟600飞机起降只要符合最大侧风20节,及顶风限制即可。但是,国外机场条件参差不齐,有些短跑道机场,机场可用起飞距离不到1500 m。那么需要综合考虑风温、海拔高度对可用起飞距离的要求。
1.2.2 湿滑跑道和污染跑道
云南地区,雨季6—8月,持续时间长,飞机运行要考虑湿跑道和污染跑道。道面情况可通过机场的航行通告、ATC和机场现场得知,起飞重量可通过性能计算和查表得到。重点考虑对飞机着陆性能的计算,通过着陆限重控制起飞限重,并评估着陆距离。
实际运行中,以下情况禁止运行。
(1)道面有13 mm以上污染物。新舟600飞机《机组操作手册》[1]污染跑道考虑大于3 mm的积水或融雪;压实的雪和冰,但实际上试验数据做到13 mm。
(2)跑道结冰。
(3)强降雨。民航降雨只预报雨的类型,不预报雨量,还有机场跑道的排水能力差别也很大。所以,预报强降雨,就禁止运行。
(4)刹车效应劣。测定的道面摩擦系数小于等于0.25,一般都禁止运行。
(5)所需着陆距离大于实际着陆距离。
(6)超过湿/污染跑道侧风限制。
1.2.3 障碍物限制
《AC-121FS-006飞机航线运营应进行的飞机性能分析》中机场起飞着陆性能分析,应考虑机场障碍物限制等数据,分析起飞爬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及最后起飞阶段爬升梯度限制。
飞行程序限制。标准程序离场梯度和25部单发爬升的要求。一般来说,标准程序离场梯度3.3%,则不会在标准程序离场中特殊注明。由于机场周边障碍物影响,某些机场的离场梯度会大于3.3%。而在CCAR-25部中25.131条中在速度V2的定常爬升梯度,对于双发飞机不得小于2.4%,对于三发飞机不得小于2.7%,对于四发飞机不得小于 3.0%[2]。这两条款貌似对双发飞机要求不同,甚至说有冲突,但ICAO 8168中的离场程序是针对飞机正常离场,25部对双发飞机的2.4%是针对飞机单发停车后要求的。若要考虑单发,不进行地形障碍物分析,飞机单发的离场梯度应该考虑3.3%。
障碍物限制。由于地形或者周边障碍物影响,起飞离场梯度会超过3.3%,比如丽江机场20号跑道,甚至会达到6.3%。如果使用单发离场梯度为6.3%,加之丽江机场标高为2243 m,属于高原机场,那么会严重限制载量。这就需要进行1/50000或者1/100000地图作业,制作特殊程序。
1.2.4 特殊程序
依据《AC-121-FS-2014-123》咨询通告,对于某些高原和地形复杂的特殊机场,必须制定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和复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3]。起飞/复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都是为了避开机场终端障碍物,提高起飞/复飞飞机限重,所制定的不同于标准仪表离场程序的路线和方案。
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首先,分析障碍物。按照标准仪表离场的保护区,基于WGS-84坐标系的1/50000或者1/100000大比例尺航图,地图作业。其次,在飞机实际飞行轨迹下,垂直总梯度考虑减少安全余量为0.8%的净梯度,以10.7 m(35 英尺)的余度超越所有障碍物,或者能以一个特定距离侧向避开障碍物[4]。再者,设计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包含三种情况,V1时一发失效,决策点一发失效沿一发失效应急程序路线飞行,和决策点一发失效,沿标准仪表离场程序路线飞行。
复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复一发失效应急程序分析方法和起飞基本相同。对于一发失效复飞的超障分析,当飞机重量为接近最大审定重量且发动机失效情况下,并不是所有飞机都能使用基于 2.5% 标称爬升梯度的复飞程序[5]。需要建立一个特殊程序并可能提高决断高/高度 或 最低下降高/高度。如图1所示。
图1 丽江02号跑道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水平航迹
2 航线适应性要素分析方法研究
2.1 适应性因素
航程距离的影响。在飞机业载确定的情况下,航程距离对加油量有影响,可能会限制载量。
合适的最远备降场及备降距离的影响。起飞目的机场确定之后,一般来说航空公司放行签派员会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合适的备降场,油量按照到最远备降场实时油量来计算。
巡航高度层和备降高度层的影响。飞机重量确定后,经济巡航会有最佳高度层。选择不同的巡航高度层和备降高度层,风温不同,影响飞机的油耗。
高空风温的影响。高温风温图每6 h发布一次,发布时间前后3 h有效。高空风速和风向,对巡航油耗影响巨大。夏秋和冬春航班,高空温度差距很大,甚至相差30℃,夏季严重影响载量。
特殊天气和航行通告的影响。通常,夏季航路上经常有雷雨,需要绕飞或者有航路备降场,适当要多加油。或者,航路上有流控,有军方活动,都会影响油耗和载量。
运行新政策和新技术的影响。CCAR-121R5对燃油政策部分有了较大的改动,其中将备降场上空继续巡航45 min改为应急油和最后储备油。
2.1 障碍物限制
航路最低安全高度的影响。一般来说,航路最低安全高度较高、地形复杂的航线,先进行保守估算,假设一台发动机失效,用飞机的单发升限检查飞机是否高于最低安全高度,初步判断是否能够越障。若可以安全越障,则不需进一步分析。若低于航路最低安全高度,则根据实际运行航路的地形,完成飘降飞行程序,从而增加飞机的载量,提高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防冰系统的影响。新舟600飞机在有结冰的条件下运行对飞行性能影响很大,比如在起飞限重(21800 kg),ISA温度条件下,无结冰时的飘降净升限为3396 m,而在结冰条件下的飘降净升限为1100 m。
3 结束语
本文根据新舟600飞机机型性能数据,结合云南地区运行特点,给出了丽江机场的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分析了新舟600飞机在机场航线运行的适应性要素。
总结提炼了新舟600飞机航线运营适应性要素,给出了适应性研究方法,提出包含起飞/复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航线障碍物分析工作步骤,为后续新舟600飞机开航分析提供了方法指导,也为开展运行类课题《民机特殊飞行程序验证技术与验证平台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