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评价

2020-06-1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误诊率萎缩性胃镜

熊 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重庆 400000)

萎缩性胃炎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加,为一种十分常见疾病,该疾病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肠黏膜刺激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早期诊断十分重要,能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目前随着内镜技术不断发展,胃镜诊断在临床广泛应用,因此,本次研究选取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对象为医院收治的6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8年度-2019年度。

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由于个人原因从而中断研究者。

观察组(30例):组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岁~50岁内,平均为(34.21±1.01)岁。

对照组(30例):组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1岁~50岁内,平均为(34.15±1.23)岁。

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表示。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病理诊断方式。

选取4块~5块胃黏膜病变部位组织标本,将其送往医院病理科检验,使用10%福尔马林溶液对标本进行浸泡,采用石蜡包埋固定,标本进行HE常规染色,由病理医生进行阅片诊断。

观察组应用胃镜诊断方式。

采用电子内窥镜对患者胃部进行检查,在胃镜检查过程中需要观察三种现象:(1)患者胃黏膜逐渐变薄。(2)胃黏膜、黏膜壁表现较为粗糙,以颗粒状或者结节状作为主要临床特征。(3)胃镜下显示白相表现十分明显,其血管暴露、十分清晰。

1.3 观察指标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主要指标包括检出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等。

1.4 统计学处理

实施SPSS 26.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检验,用卡方值检验,若两组间差异存在意义,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检出率

观察组检出率90.00%与对照组检出率93.33%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检出率指标的比较

2.2 对比误诊率以及漏诊率

观察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指标的比较[n(%)]

3 讨 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不断增加,易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随着内镜技术不断发展,胃镜诊断在临床广泛应用,能早期明确患者疾病,对疾病类型进行判定,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还能减少误诊和漏诊情况发生,受到多数患者青睐,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而在检查过程中,应预防患者体内进入较多气体,预防胃窦腔发生扩展和胃黏膜变薄情况,能显著降低误诊情况,从而早期明确患者病情。现如今,胃镜诊断已经成为萎缩性胃炎患者首选检查方式,在多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通过对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胃镜诊断,具有较高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猜你喜欢

误诊率萎缩性胃镜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