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微创旋切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0-06-18杨武森龙建军欧阳珂珺
杨武森,龙建军,周 奕,欧阳珂珺,陈 健
(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贵州 黔东南 556000)
乳腺结节是女性较常见的乳腺疾病,此病的乳腺结节一般较小或位置很深不能或不易触及,常遭到忽视。在临床上多使用开刀手术切除的方式,但是开放性的切除对患者造成的生理与心理伤害很大,而乳腺微创旋切手术可以有效减少以往开放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乳腺结节的病发率有43.19%,且逐年递增[2],既往在临床中多使用开放手术治疗此疾病。但由于这种方法的切口大,定位困难,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重,易造成乳房变形,疤痕大,患者心理接受度较低。而乳腺微创旋切手术应用在触诊阴性乳腺结节患者中,结节切除彻底,切口小且隐蔽、手术效率高、创伤小,对乳房的外形影响轻,患者接受度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到的100例触诊阴性乳腺结节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抽取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50例。常规组年龄在22~60岁,平均年龄在(40.7±3.5)岁,结节直径在3.3~15.9 mm;特殊组年龄在21~64岁之间,平均年龄(42.1±3.3)岁,乳腺结节直径是3.0~16.2 mm。将两个小组的一般资料加以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
1.2 方法
常规组采取平卧位,进行局部麻醉,在病变位置做弧形或放射状切口,长约1-2.5cm不等,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将乳腺结节与周围部分组织完全切除,最后缝合切口。特殊组使用微创旋切手术,术前检查:观察结节大小、数量以及位置,做好标记。患者平卧位,常规消毒,B超引导下局部麻醉,麻醉位置在结节处皮下与结节处乳房后间隙。在乳晕或乳腺隐蔽处作穿刺点,切开约0.3cm的切口,在超声的引导下把旋切系统探针置入结节后方,使用旋转刀将乳腺结节进行旋切,在超声监控直视下完整切除结节病灶,对手术部位按压5-15分钟,再局部加压包扎,手术结束。
1.3 纳入标准
患者因为乳房疼痛或者肿块就诊,根据《原发性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标准[2],并经过乳腺钼靶片和乳腺彩超检查所示结节最长径小于或等于2.5cm,手术后的病理检查是良性结节。
1.4 治疗效果评价
将两组的手术花费时间、手术过程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对术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将疗效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几种。
1.5 统计学分析
根据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差异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期间用T进行检验,此次研究在统计学中有作用。
2 结 果
将小组的临床手术指标进行对比,特殊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恢复均低于常规组,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临床手术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各项临床手术指标对比(±s)
手术时间(min)特殊组 21.35±3.54 5.12±1.53 9.75±1.35常规组 35.74±5.28 8.22±1.86 36.62±5.18分组 术中出血量(ml)切口愈合时间(min)
两组病人的满意度比较:常规组共有8例不满意,有25例非常满意,有17例满意,满意率为84.00%;特殊组有2例不满意,有38例非常满意,有10例满意,满意率是96.00%。发现特殊组的满意度远超常规组,P<0.05。
3 讨 论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集中了电动切割和真空抽吸技术,是当前临床中对触诊阴性乳腺结节的最新的诊治手段。该术式可对单发病灶也可对多发病灶同时进行手术,可完整切除病灶组织,同时因B超引导监控,定位准确,对周围的正常组织损伤小,切口小且隐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对乳房外观影响不大,术后恢复快,现逐渐成触诊阴性乳腺结节最主要的诊疗手段[3]。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特殊组实验对象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都明显低于常规组,其总体的满意度为96.00%,高于常规组的84.00%。通过以上结果可以发现,使用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结节能够明显减少患术后乳房外观改变,隐蔽伤口疤痕,减少手术损伤,降低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伤口恢复,减少平均住院日,在各方面均优于传统小切口手术,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