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功能医学基础实训中心闭环式设计建设与应用

2020-06-18曹庆景马会娟朱崇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年3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科普标本

曹庆景, 马会娟, 朱崇先

(1.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山东聊城252000;2.陆军军医大学护理系,重庆400037)

0 引 言

作为职业院校的融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为一体的综合性基础医学实训基地,医学基础实训中心不仅承担着医学专业基础医学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兼具科普教育、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等复合功能。各大医学院校投入巨资建设的生命科学馆,试图帮助人们从多角度了解生命、尊重生命,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实用性不高等诸多问题:如基础医学课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融合、布局不适应理实一体教学和科普教育、数字模拟实训或虚拟仿真实训先进教学手段缺乏;标本和教学模型等教学资源难以充分发挥教学效能,多功能实现的教学资源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等[1-15]。基于此,我校开展了多功能医学基础实训中心闭环式设计建设与应用实践,历经6 年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1 多功能医学基础实训中心闭环式设计整体工作思路

为确保多功能医学基础实训中心建设实效性,我们采取目标制导的闭环式设计的工作思路(见图1)。即对高端医院卫生专业人才岗位深度调研形成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要素,转化为护理专业目标要素;找出专业目标和目标要素对基础医学实训的要求及存在的关键问题,按照目标和问题双导向形成实训室建设方案,通过专家论证形成优化的建设方案,以新建成的多功能实训中心为平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研发、社会培训及生命科学普及等复合功能。

图1 整体工作思路

2 专业目标和目标要素的形成

在与我校有密切实习就业合作关系的实习就业单位中,遴选出40 家二级甲等及以下医院,通过对实习生、入职1 ~5 年毕业生及实习带教人员,毕业生所在科室护士长等4 类人员,实施问卷调研,同时,对照发达国家同类人才培养规格调研,学习研析国家行业战略及十三五规划,形成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目标要素,即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又成逻辑体系、理论指导下的技能操作娴熟、临床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有良好的护理人文素养、有较好的国际视野、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高端护理技术技能型人才。

3 专业目标和目标要素对基础医学实训的要求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组建由护理专业及基础医学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基础医学专家、行业岗位专家、优秀实习生及毕业生代表组成的团队,分别以表格、问卷及头脑风暴、研讨会等方式方法梳理出专业目标及要素对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对标要求并寻找出对标存在的问题(见表1)。

表1 护理专业目标和目标要素对基础医学实训的要求及存在的问题

4 目标和问题导向的医学基础实训中心建设与应用

在目标要素和问题的双导向下,按照“多功能实现的设计—多功能实现的载体—多功能实现的路径”设计思路,对医学基础实训中心开展建设和应用。

4.1 医学基础实训中心建设的基本路径

以“目标及目标要素”和“现存问题”为双导向,进行了多功能设计、认知规律设计、教学做一体化设计,依据建设方案以省级重点课题形式推进建设与应用,将成果成功申报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4.2 医学基础实训中心建设的内容

主要包括两部分:第1 部分是4 个面向、4 种功能的实现,第2 部分是教学做一体模式及适应认知规律要求的建设(见图2)。

图2 教学做一体模式及适应认知规律要求的建设

4 个面向、4 种功能具体包括:①面向师生,提供专业教学,开展医药卫生专业人体形态教学;②面向公众,提供科普教育,开展社会群体生命健康教育;③面向医者,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医护人员解剖微创、介入等培训教育;④面向企校,提供科技研发,开展联合企业开发解剖VR 和互联网+应用标本。同时,根据多功能建设的要求,开展了配套资源建设,包括3D 数字资源包、科普教育资源包、技术服务资源包及VR虚拟仿真资源包等系统化建设。

4.3 空间设计与多功能实现路径

专业教学功能实现路径(见图3)是基于遵循高职理实一体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①通过视频、应用标本导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感性认识;②通过模型、课件及标本等手段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产生理性认识;③通过项目实训及考核,实现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及检验,促成了基础医学专业学习有趣又有用效果的达成,④通过临床操作及应用标本学习,使学生回归专业应用。

图3 专业教学功能实现路径

科普教育功能实现路径(见图4)是遵循参观者的认知规律。首先通过电子屏导入科普视频,参观系统整体塑化标本,认识系统整体结构,使参观者产生感性认识;再次参观局部标本,3D数字人机互动,认识局部结构,使参观者产生理性认识;参观病理标本和专业应用标本,在比照中,认识正常人体结构与病理结构的关系,使参观者理性认识得到升华;最后通过墙壁文化及VR虚拟仿真,学习致病因素,回归到科学生活、健康生活、尊重生命、敬畏科学、热爱生命的科普教育上来。 技术服务功能实现路径(见图5)是:教师与科技企业人员在VR研发区一起研讨拟研发的项目;进行整体标本区、局部标本区及专业应用标本区的载体选取;结合各医护专业的系统性临床操作需求、各种传统术式的改进与创新,在VR研发区开展实质性技术研发。

图4 科普教育功能实现路径

图5 技术服务功能实现路径

科技研发功能实现路径(见图6)是:培训者首先通过电子屏学习相关医疗操作视频,再次学习相关的局部标本和专业应用标本,通过多媒体实施理论教学,进入3D数字模拟区实现理论学习的强化;再通过VR操作,使培训者在虚拟仿真环境中强化技术操作。

图6 科技研发功能实现路径

4.4 配套资源库建设

对应目标要素的专业资源库建设,如对应基础应用教学的配套案例库、分专业的课件资源、慕课、微课资源、对应专业培训资源包建设、对应科普的科普系列、科普教育资源包建设等。

5 取得成效

以上设计、建设与应用使对应专业目标及要素的基础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得以极大改善,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做出了催化剂般的贡献。

(1)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近年来学校护理专业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高达90%以上;2019 年作为山东省护理技能大赛领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这是继2016 年、2017 年、2018 年国赛(护理赛项)获得一等奖后连续第3 年获得该奖项一等奖;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教育电视台相继报道,学校也成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年工匠》栏目首期播出单位。

(2)多项高层次赛事成功举办。以建成的实训中心为平台,成功开展了“人卫社杯”全国创新护理大赛;基于纵向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案例背景下,承办了2018 年山东省护理技能等大赛和三届聊城市护理职工技能大赛等赛事,受到举办方的高度肯定。

(3)社会服务领域深入拓宽。面向中小学生、社会群体开展生命科普教育达2 万人次,收到参观者好评;承办了聊城市养老护理与管理人员大型系列培训,培训学员200 余人;连续4 年牵头承办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累计考试人数近12 000 人。

6 结 语

医学基础实训中心是医学相关专业实训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承担着医学专业基础医学的教学任务,还要兼备科普教育、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等复合功能。本中心按照“多功能实现的设计—多功能实现的载体—多功能实现的路径”设计思路,开展建设和应用,实现了专业教学功能、科普教育功能、技术服务功能、科技研发功能,有效实现了建设资源的开放共享,提高了多元化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科普标本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漫画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