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聚丙烯腈纤维膜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型综合实验设计
2020-06-18尹莹莹黄柳宾张亚萍凌翠翠
祝 磊, 尹莹莹, 李 潇, 黄柳宾, 张亚萍, 凌翠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a.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b.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0 引 言
为了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让学生尽早融入科研,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将教师科研内容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设计了氧化石墨烯/聚丙烯腈纤维膜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型综合实验。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掌握前沿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本实验注重学科交叉和交流,激发了学生对研究型实验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高分子物理学、高分子材料学、薄膜材料制备、材料分析测试等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1-3]。
1 实验依据
含油污水对土壤、地下水和海洋污染严重,含油污水的有效分离,对环境治理、油类回收及水循环利用意义重大[4]。膜分离技术具有较高的脱油效率、稳定的净水质量等优点,是目前分离含油污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5-8]。然而,商业化的油水分离膜大多为陶瓷膜和相转化高聚物膜,其孔道部分不连通,水通量一般偏低;并且膜的亲水性较差,在油水分离过程中油滴易粘附在膜表面或者孔道内部,致使流量下降,缩短膜的寿命[9-10]。研究表明膜表面亲水性的提高,可以有效增加分离膜的水通量和抗污性能[11-12]。氧化石墨烯(GO)是石墨烯的衍生物,GO表面含有大量的缺陷和含氧官能团[13-14],其表面活性较高,易于修饰或者反应,而且具有很高的亲水性[15-16]。
本实验的设计内容包括:GO 的制备、氧化石墨烯/聚丙烯腈(PAN/GO)多孔纤维膜的制备、多孔纤维膜的表征、多孔纤维膜油水分离性能测试。通过该实验可以使学生提高综合运用各专业知识的能力,深刻体会研究型实验过程,充分理解油水分离膜的分离机理。
2 实验原料
高纯鳞片石墨(3500 目,南京纳米先锋);聚丙烯腈(PAN,150 000 分子量,百灵威);N,N-二甲基甲酰胺(DMF,化学纯,国药集团);五氧化二磷(P2O5,化学纯,国药集团);浓硫酸(H2SO4,化学纯,国药集团);盐酸(HCl,化学纯,国药集团);30%过氧化氢(30%H2O2,化学纯,国药集团);高锰酸钾(KMnO4,化学纯,国药集团);去离子水。
3 实验教学设计
3.1 实验预习
学生自主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高分子PAN 和GO的结构和性质、静电纺丝仪的使用方法以及分离膜分离性能的评价指标;掌握GO 及PAN/GO 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及分离膜油水分离的测量方法。
3.2 实验内容设计
(1)GO 的制备。GO 采用改进的Hummers 法制备。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 g K2S2O8,1 g P2O5,1 g石墨(3 500 目鳞状),10 mL浓硫酸,在80 ℃水浴加热下搅拌5 h,再冷却至室温;倒入大量去离子水,将产物抽滤、洗涤至中性后,60 ℃下真空干燥12 h;将上一步得到的产物转移至三口烧瓶,加入40 mL浓硫酸,搅拌均匀后放入冰水浴中冷却,保持5 min 后缓慢加入4 g KMnO4,缓慢升温至35 ℃,反应2 h;随后缓慢加入50 mL去离子水,在98 ℃下反应15 min,加入200 mL去离子水和10 mL 30%的H2O2,均匀搅拌10 min 后静置;将下层的沉淀物洗涤至中性,冷冻干燥,得到泡沫状的GO。
(2)PAN/GO的制备。取5 mL DMF,加入0.525 g PAN,磁力搅拌12 h,得到均匀透明的PAN 前驱液;将GO加入DMF,利用超声分散得到20 mg/mL的GO分散液;将PAN前驱液和20 mg/mL 的GO 分散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磁力搅拌12 h,得到GO质量比例分别为0%、1%、3%、5%和7%的混合溶液;将上述制备的混合溶液装入5 mL医用针管中,温度保持为40 ℃左右,针头加正电压15 kV,接收装置加负电压-1.5 kV,针头到接收装置的距离为15 cm,针管推注速度为1 mL/h,转辊接收器的转动速度为60 rad/min;将制备的PAN/GO静电纺丝纤维膜放在干燥箱中80 ℃下干燥24 h。根据GO和PAN质量比的不同,将多孔纤维膜分别命名为PAN/GO 0%,PAN/GO 1%,PAN/GO 3%,PAN/GO 5%,PAN/GO 7%和PAN/GO 9%。
(3)GO结构表征。图1(a)所示为氧化石墨烯的原子力显微镜扫描(AFM)图,由图可见,本实验制备的GO厚度为1 ~2 个原子层,具有非常好的单层性。图1(b)所示为GO和高纯鳞片石墨的拉曼光谱图,GO的G峰移动到1 590 cm-1,峰也变得比较宽泛。此外,GO在1 350 cm-1处的峰很尖很强。这些现象表明石墨结构中的一部分碳原子由SP2杂化转化成了SP3杂化,说明石墨被成功氧化成了GO。
(4)多孔纤维膜结构表征。图2(a)、(b)所示为PAN纤维膜SEM图,由图可见,PAN 纤维膜是由直径比较均一、表面光滑平整的纤维交联而成的多孔网络结构,其孔道连通,而且分布比较均一。图2(c)、(d)所示为PAN/GO 5%纤维膜SEM图,与纯PAN纤维膜相比较,在PAN/GO 5%纤维膜的表面出现了许多纺锤状节点结构。
为了探究GO 的掺杂对纤维膜表面润湿性的影响,使用动态接触角测量仪分别测试了PAN、PAN/GO 5%纤维膜表面在水下的油接触角。由图3 可见,纯PAN膜的水下疏油角为122°,PAN/GO 5%的水下疏油角为162°,说明GO 的掺杂可以显著提高纤维膜表面的亲水性(水下疏油性)。
(5)油水分离性能测试及分析。分别对纯PAN膜、PAN/GO纤维膜进行了油水分离测试,实验结果如图4(a)所示。与纯PAN 膜相比,GO 掺杂的PAN 纤维膜均具有较高的水通量。当GO 的掺杂为5 %时,纤维膜的初始通量为6 000 L/(m2·h),分离过程通量下降比较慢,最后水通量仍保持在1 496 L/(m2·h)。由图4(b)可见,所有膜的截留率都要大于94%,说明各个膜对油水乳液都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其中PAN/GO 5%膜表现出最优异的截留率。还可以看出,相较于纯PAN纤维膜,所有PAN/GO纤维膜的流量恢复系数均有所提高,其中PAN/GO 5%纤维膜的流量恢复系数最高,达到了80.86%。
图1 GO的结构表征
图2 两种纤维膜的SEM图
图3 纤维膜水下疏油角示意图
图4 纤维膜的油水分离性能
具体分离效果图如图5 所示,分离前油水乳液呈乳白色不透明状,而分离后的滤液呈无色透明状,光学显微镜下发现滤液中小油滴的数目急剧减少,在整个视野中几乎看不到其存在,说明大部分的小油滴都被纤维膜所截留下来,实现了所设想的油水分离效果。
3.3 撰写实验报告
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对有能力的学生可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实验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科技论文,并进行投稿和发表。
4 教学效果
图5 纤维膜油水分离效果图
通过研究型综合实验的训练,学生可以自主申请创新实验或参加创新大赛等。我校物理实验中心非常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指导的学生多次参加山东省及全国物理实验创新大赛,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40 余项,并且本中心已成功举办了山东省第六届物理实验大赛,获得了同行的高度赞许。
5 结 语
本研究型综合实验中,将科研项目与实验教学结合,把科研中成熟的先进方法和技术充实到实验教学中,将学生引入研究性课题中,构建了教学-科研互融的研究型综合实验。实验内容上涉及高分子物理学、高分子材料学、薄膜材料制备、材料分析测试等,学生将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综合应用。通过研究型综合实验的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实验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