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伦敦到武汉“南丁格尔砖”背后的故事
2020-06-18文/杨京
文/杨 京
在武汉市第四医院,精心保留着一块斑驳的墙砖。这块看似平淡无奇的砖头,来自于护理事业的创始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提灯女神”南丁格尔位于伦敦的故居。
那么,它是如何漂洋过海,从英国来到武汉的?这块墙砖的背后,又承载着怎样的故事?这其中的缘由,还要从一百多年前的武汉说起。
普爱医院建立开办学校培养护理人才
19世纪中后期,汉口开埠后,一大批教会医院在武汉建立,西方医药及医疗技术开始传入汉口。1864年5月,英国基督教循道会传教医师费·波特·史密斯(中文名施维善)抵达汉口,在硚口租了间民房,挂牌“普爱医院”,为居民看病,这是武汉地区第一所西医医院,也是武汉市第四医院的前身。
由于诊疗任务繁忙,医院不仅要看病救人,还开办了护士学校培训护理人员。从1866年起,普爱医院开始招收学徒进行护理培训。到1896年,已经达到正规学校的标准,并分别于1915年和1919年正式创办了男女护校。1928年,普爱医院创办的男女护校与仁济护校合并,1933年改称汉口普仁护士学校,是民国时期全国规模最大的护士学校。
普仁护校学制四年,实行预科制,为期四个月,授以理论与实习,及格者升入正科为护生。刚开始,护校基础课程自行设置,有卫生学、细菌学、解剖学、生理学、药学、护士史、伦理学等课程。从1937年起,统一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全部课程。
医护人员在普仁护校合影
普仁护校的教育与管理基本采用了欧美国家护士教育的模式,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献身护理事业的精神。护校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基础理论部分与临床实习部分。对基础理论部分,采取集中方式上课,对临床部分则采用理论与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别在普爱医院与协和医院授课。两个医院分别设立教学工作机构,各级学生分组在两个医院轮转上课与实习。
在政府立案以前,护校招收的学生大多为基督徒或教会所属学校毕业的学生,男女兼收,但自1932年在男病房试用女护士取得满意效果后,就停止了招收男生。1936年在政府立案后,扩大了招生的范围,“以读完高中一者为合宜,但最低限度亦必得有初中毕业会考文凭”。这所学校在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为护理事业奉献终身的施德芬
1915年,国际护士学会会员,英国护士施德芬女士(Miss·G·E·Stephenson)来到中国。起初,她在湖北大冶工作。1922年,施德芬担任华中护士学会副主席及代理主席职务。1924年担任中华护士会第七届会长。1926年前往美国进修。
1931年,汉口水灾,施德芬被推为武汉各临时灾民医院护士总监督,昼夜奔忙,历尽艰辛。1933年,施德芬调任汉口普爱医院担任护理主任,并兼任汉口普仁护士学校的校长。
在工作中,施德芬对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的要求极为严格,标准非常高。根据记载,她经常深入病房检查重症病人的护理工作,考察护士学生在工作中的实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理论考核。一旦发现有违反制度的行为,就会给予处罚,轻者扣除休息日,重者拆掉帽子,甚至给予留级处分。
日本侵华战争暴发后,武汉沦陷,施德芬与其他外籍人士被日寇拘捕后关押至上海的集中营。尽管历经磨难,但等到抗日战争结束后,施德芬毅然再次返回武汉,恢复了在普爱医院和普仁护校的工作。
施德芬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护理事业,终身未婚。在武汉地区,她为发展护理事业努力工作了30余年,开设并组合两所护士学校,筹款建造了两校永久性校舍,培养了数千名护士。她为普仁护校及普爱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南丁格尔砖”漂洋过海来到武汉
1937年,普仁护士学校扩建校舍,准备修建新的教学楼。此时,施德芬得知,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南丁格尔在英国伦敦的住宅因为当地修建公路正面临拆除。
南丁格尔热爱护理事业,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护理事业,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校——“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正式建立了护理教育制度,开创了现代护理专业这一伟大事业,被后人誉为护理事业的先驱,成为人们崇敬的楷模。1912年确立的5月12日国际护士节,正是南丁格尔的诞辰日。她的名字,几乎成为了护士精神的代名词,以其名字命名的“南丁格尔奖章”更是护理行业的最高荣誉。
正因为此,南丁格尔故居在医疗护理界的意义非凡,拆下的墙砖也被视为珍物。得知她的一处故居将要拆除后,世界各地的护理单位和组织纷纷向英国护士学会致信,表示希望收藏南丁格尔住宅所拆卸下来的砖头,以寄托对这位“提灯女神”的崇仰和怀念,其中就包括远在中国的施德芬。
经过接洽,英国护士学会同意赠与汉口普爱医院及普仁护士学校一块南丁格尔砖。几经周折,1937年6月,这块砖飘扬过海被带回护校,并特意嵌在即将落成的护士学校教室西侧的墙壁上。南丁格尔砖落户学校后,医院和护校常常用此砖作为医疗和护理专业思想教育的载体,用以教育学生们学习南丁格尔的献身精神,全身心地投入于救死扶伤的护理事业。
传承南丁格尔精神的生动教材
在今天的武汉市第四医院,组织前往参观南丁格尔砖,学习南丁格尔的事迹,接受南丁格尔精神的洗礼和教育,是新人护士们入职前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所承载的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也随着医院的发展一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
无论是赶赴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等灾区抢救伤员,还是勇往直前地投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再到发生在日复一日的护理救治工作中那一个个暖心故事……在一个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中,广大护士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并领悟着“南丁格尔精神”的深刻意蕴。武汉市第四医院的一代代护理队伍身上,随处可见南丁格尔精神的闪光。这块珍贵的墙砖不仅镶嵌在医院墙壁上,更是在每个护理人员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数十年风风雨雨,虽然历经变迁,这块珍贵的南丁格尔住宅砖依然在医院里留存。1984年,武汉市硚口区文物处对此砖进行调查,并登记入册。它既是一件难得的历史文物,作为医院发展至今的历史见证之一,也作为一件极有意义的实物教材,时刻勉励着白衣天使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019年,武汉市第四医院因老住院楼改造,这块珍贵的南丁格尔砖被专门陈列在院史文化长廊中。新入职的医护人员,到院史文化长廊了解医院历史,感受医院文化已成为一门必修课。这块珍贵的墙砖也成为了一个网红打卡点。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第四医院作为首批定点医院,得到了浙江、河南等省医疗队的强力支援,两省的医务人员在返程前,也都纷纷来与这块珍贵的墙砖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