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文从0.99做到1.01
2020-06-18张晓利
文/本刊记者 张晓利
用心表达着一种负责的态度,更是一种做细做精的执着,人文何尝不需要这种尽心竭力、精益求精的用心呢?
发人深省的1.01和0.99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仅从数字角度来讲,1.01与0.99仅相差0.02。可是,这表面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0.02,在日积月累下,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实,这道看似简单的数学题背后暗含的惊人哲理,适用于多个方面。其中,人文建设的打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文如何做到1.01?接下来,以几个场景来呈现人文的延伸。
场景一:
扶贫,是不少医院都在进行的活动,这也是医院人文和社会责任的体现。到帮扶村义诊,到贫困患者家中送米、送面、送油,嘘寒问暖是不少医院都在做的义举。
如何把扶贫做得更好呢,避免“一阵风”或者“走过场”呢?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新泰二院)在关照物质的同时,进一步关注起了贫困家庭、贫困患者的心理。当重阳节为家中老人拍照留念时,职业性地激发了二院人的同理心,他们选择为帮扶村每个贫困家庭老人拍照这样经济又实惠的方式,为贫困老人送上一份祝福。
据宣传科主任孙龙涛介绍,听到重阳节免费拍照留念消息的贫困老人,纷纷拿出自己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早早来到村委会拍照。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医院还组织上门拍照,深深感动了老人们。
新泰二院为39户贫困家庭近100位老人拍了照片,并一一洗出来,做成精美相框,送到老人家中。这些照片留住了老人的美好瞬间。老人纷纷表示:“一辈子都没照过这么好的照片。”许多老人都把照片放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
用心的人文,总是散发着温度,让人感觉暖意融融。读到人的心坎里,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场景二:
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几乎是医院每年党建中必做的项目,一般情况下,医院选出代表一同前往,在烈士墓前鞠躬悼念。
新泰二院把这一相对常规的人文项目,进一步延展,让每一位到场的职工,各自准备水桶和毛巾,一对一地擦拭烈士纪念碑。一对一地进行,会起到何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一位护士在擦拭纪念碑时,看到烈士牺牲时仅15岁,与他的弟弟同岁。她擦拭着纪念碑想到了帮家中弟弟擦脸的场景,那一刻,她感觉不是在擦拭墓碑,而是在给烈士擦脸,不由得后悔为何不带热水过来,烈士会不会感觉到很冷,想到此不禁留下了热泪,并暗下决心以后每年都要为这位烈士“弟弟”扫墓。
毫无疑问,这次稍作延伸、细化的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的党建活动,起到了出乎意料的教育效果。
场景三:
医疗圈内,一张图大家都不陌生,即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大厅摆放的一张图片。图片呈现的是,创办广济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英国医学博士梅藤更,与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互相鞠躬的画面。这一温馨场景表达了患者把健康乃至生命都托付给医生的感激,也体现了医生对病人的尊重和关爱。
毋庸置疑,这是一种值得流传的人文经典,然而年代不同,如何将这种人文风貌与时俱进,为现代医院服务呢?提倡“家人式服务”的新泰二院,将这一人文风貌以“患者来时起身迎接,患者走时起身相送”的方式,进行了创新、传承。
人文是传承,更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如果说反复强调优良传统是人文做到了0.99,那么结合现代特点把人文理念落地,便是做到了1.01。
场景四:
医院最普通的人文场景,如何提高凝聚力呢?
1 一位肺部疾病患者强忍着脱离呼吸机的不适,坚持要拍好照片的场景。
2 护士擦拭烈士纪念碑时,热泪盈眶的场景。
3 医生面对患者时站起来的暖心举动,和患者受到礼遇时感动的神情。
为每个科室拍摄合影照,应该是不少医院熟悉的场景吧,无论用于医院官网还是用于科室宣传、增加科室凝聚力、做纪念都十分有必要。然而,由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每个科室的“全家福”要想拍“全”实属不易,而在辛辛苦苦拍出来以后,又怎样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呢?
新泰二院首先根据每个科室的工作特点,利用早交班时间进行拍摄,又为每个科室设计了与科室特点相符的有寓意的拍摄站位,而且在拍完后,为了最大化提高参与度,组织了“最美全家福、点赞送祝福”的网络投票评比活动,评选出临床、医技和行政后勤三个一等奖,奖品为获奖科室带精美相框的“全家福”照片。
参与度越高,关注度越高。增强凝聚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逐渐提高参与度的过程。拍科室全家福的举动或许不足为奇,但是否想到可以进一步借用全家福,提高凝聚力了呢?
记者札记: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虽然在医院级别上不是最好,但医院对人文理念落地的探索,尤其是把人文做到1.01的精神,十分值得钦佩。
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他们在专注、专心、尽心,力求把每一项工作做到细致。采访中发现,医院很多小点子都恰到好处,且以最高性价比完成人文的延伸,且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他们用心诠释着责任,表达着一种负责的态度,更是一种做细做精的执着,感动于他们尽心竭力、精益求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