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少年的歌,我还在听
2020-06-17Slowly
文/Slowly
这是三月的最后一天。我站在窗边凝望着外面,楼下的树梢上冒出了花蕊,河边的柳叶远远地铺成一片浅绿色,清新又养眼。莺飞草长,春光大好,却无法痛快地去拥抱它,这样的遗憾和感伤滋长于心底。抬眼看,天空是阴沉沉的灰白色,好像还没睡醒的样子,倒是很符合现在的这份心情。突然想起一句颇为应景的词句,“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三月即过,年少不再,似沙漏般匆匆流走的时光,令人唏嘘感慨。
少年,多么青葱干净的一个词汇,读于齿间便已能感受到这份恬静与美好。前几日,我听了一首火遍全网的歌曲,由梦然作词、作曲并演唱,名字就叫《少年》。这首歌命中了许多成年人的内心,也唤醒了我对于年少时代的记忆,在我眼中,它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清狂张扬,却又单纯得宛若阳光下的一捧清泉。
我想,不妨趁着当下的这份心境,将一些关乎少年的歌,重新翻找、拾起,权当回顾往昔的纯真吧。
梦然《少年》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歌手,轻易地掀起了一众人对于年少时代的回味。简单的钢琴和弦与些许混响下,轻轻地几句哼唱编织出一个颇为梦幻的开端。鼓点的进入,立刻呈现强烈的节奏感,有些“轻燃”味道。梦然适时地用了一些连音将乐句“粘合”起来,所以即便是唱腔跳跃,也没有丝毫的断裂感。
主歌部分描述了化繁为简、顺其自然的人生状态,而笔锋一转,随后的这句“只要记得你是你呀”自然地引出副歌的内容。“没有一丝丝改变”“心中信念丝毫未减”“再多艰险不退却”,这样的词句实在称不上别出心裁,却偏偏击中了许多人的“命门”。在历经尔虞我诈、彷徨迷惑过后,这样直给的鼓励,仿佛大汗淋漓后的一瓶冰镇汽水,让人百般的清爽与振奋。
第二段副歌后加入的Rap桥段,简单顺口,加剧了跳跃感,在怀旧情绪以外增添一份俏皮,很符合歌曲“青春”“活力”的气质。接下来,突然的一个转调让音乐摆脱了不停重复下的枯燥与单调,仿佛有了一层力量感的提升。结尾处的“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让整首歌的意蕴再明显不过,所谓少年,赤心如初。
邹玲儿《少年》
“你是四季如风,宛如清泉清澈的少年”
“最近我的《少年》又被大家关注,可能是大家搜错了歌,我应该是蹭了一波热度吧。”正如邹玲儿本人所说的那样,我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偶然听到了这首歌。同为“少年”,其主题绝非励志,而在于言情与怀念。
“还记得初次相遇那一天,没有防备的沦陷”,一句简单的开场白,将时间拨回到过去,邹玲儿用轻柔的口吻唱着年少的故事。这份情意,或许是暗藏心底的一份悸动,侵占了她全部的青春记忆,柔软又深刻。如歌中所言,她因此有了勇气去“熬过十二月寒风凛冽,等四月花草重现”,即便是“在最苦涩的季节荒废了时间”,也是如此的甘之若饴、无怨无悔。
只不过同多数人的青春一样,再美好的诺言终究还是被现实狠狠地上了一课。这样写实的结局走势并不出乎意料,让许多人在其中寻到了自己的影子,和一份感同身受的触动。配器方面,钢琴和木吉他的搭配,很“老套”,却也“实用”,同时呈现清新和忧伤的气质。
邹玲儿说:“爱过的少年如风一样在记忆里,后来没有在一起,只能用一首歌送给记忆里的少年。”年少的爱恋,最是单纯,也最是遗憾,一曲《少年》饱含的唯有曾经的留恋。
光良&曹格《少年》
“伸出双手就能拥抱全世界,相信所有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这首歌发行于2005年。我第一次听是在高中时期,和朋友一人一只耳机,坐在教室的某个角落,伴着安静轻柔的钢琴前奏,陷入无限的想象。碧空之下是无边海岸线,和煦的阳光洒在海面,两位白衣少年赤脚踏在沙滩上,张开双臂拥抱海风,骄傲与轻狂写满年轻的脸庞。正值年少的我们,笃定地相信“偏执”“信念”这样的词汇乃是自己的写照,所以听歌时就多了份代入感。多年以后,再去回望那份笃定,才觉得羞涩和傻气。不知不觉中,这段美好的曾经早已连同歌曲一起,住进了我的青春记忆里。或许,这便是一直以来我偏爱这首歌的缘由吧。
《少年》的演唱者为光良和曹格。乍一听,两人的声线有很多相似之处,皆为音高而细腻,所以和声的贴合度极高。仔细听下去,会发现光良的声音布满温柔与清甜,曹格则多了些坚定与释放,真假音的不断转换呈现出松弛有度的层次感。
两人演唱这首歌时早已不再年少,但丝毫没有装腔作势的油腻感,反而多了份对于成熟的把控。他们唱着年少轻狂,唱着岁月如梭,即便是“世界尝试改变当初的那个少年”,仍一如年少模样地坚守一份倔强、执着。歌曲给人的感觉像是看了一部台湾偶像剧,清新且自然,在此之外,透过这两副声音的诠释,我竟听到了一股不断蔓延着的温柔的力量,这才是真正令我动容的地方。
许巍《少年》
“我依然看到那些少年,站在九月新学期操场”
整首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沧桑感。名为“少年”,但无论配器还是旋律并没有任何清新的元素,反而是极重的电吉他痕迹勾勒出满满的年代感。有意思的是,这样的年代感又令人不觉沉重,好像只是在实事求是地陈述与感悟着自己的学生时代。
在这首歌里面,“许少年”仿佛在自言自语着那些往昔,他感叹时光的飞逝,怀念曾经厮混在一起的兄弟,许久不见的想念裹挟着惘然流露于词句间。虽然已至中年,但年少时的某些画面伴随着情感仍在心中无法忘却。“我依然看到那些少年,站在九月新学期操场,仰望着天空清澈的眼神,向着无限的未来”,这样的场面让他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朝气与岁月在顷刻间的碰撞,每每听到都让人心有悸动。
许巍的声音里自带沙哑及忧郁,《少年》便从头至尾都留有岁月的痕迹,以及一股莫名的情怀。歌曲后半部分有近一分半时长的电吉他solo,有时候情绪这样东西好像根本不需要语言的助力,反而单纯的器乐演奏更能令其无限拉长、蔓延,彰显得彻底。
周华健《少年》
“昂首走了好久好远,在世界的尽头撒野,却想念最初的少年”
周华健以独自一人时的发想拉开歌曲帷幕,一些告别、几次奔波,梦想与现实不断交织下的是无奈、疲倦。这样的情绪下,他回头张望,唱出了心中那句话,“想念最初的少年”。接下来,他陈述着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然后发现“想证明什么不会变,改变是永远的不变”。他把这些相遇和再见、成功或失败唱进一首首歌曲里面,留下的便是他以为的“不变”。
面对“岁月总是跑在灵魂的前面”,他无奈却也淡然,“别忘记心中的少年”,像是说给所有听歌的人,也是说给内心的自己。音乐在随后的短暂停顿,为的是迎来一小波情感的高潮,伴随着向上的音调走势,周华健以简单的“呼”声将内心各种复杂情绪一同释放。而后,他又用极为温柔且坚定的声音唱出尾声的那句“最初的少年”,仿若扰乱心绪的时光指针突然停摆,一切回至如纸般的纯白。
听歌之前,我总在想:年近60岁的周华健要怎样将“少年”的故事唱得免落俗套。听后我发现,原来他想要的无所谓突破或是改变,只是如一位普通的长者,云淡风轻地说了想说的话。话的内容从情感这些狭小话题,扩展至有关人生的种种,也让我清楚地听到,周华健住在音乐里的那颗心,一如他所唱的“少年”那般,赤忱未变。
李荣浩《少年》
“趁着不害怕,选条路出发,不要回头望,趁着少年郎”
这首歌最引起我关注的是,其穿插采用了阿卡贝拉的形式,且由李荣浩一人完成,“一个人一支队伍”的说法太过贴切。前奏、第一段主副歌的“乐器”部分皆由阿卡贝拉撑起,这一番操作让“人声”与“乐器”间有了很好的共鸣,李荣浩本就温柔的声音更立体起来。在我看来,这样的呈现就像是写文章时,正文前的那段引子,与主体的关系很微妙,独立却也不可分割。为了配合这件“人声”乐器,李荣浩将接下来的曲子以慢三拍的节奏来呈现,缓慢摇曳、层次明晰、稳中有序。
歌词方面更像是一种散文体,用了比喻手法,但不夸张和华丽,有股朴素的味道。李荣浩不断为少年打气加油,“不要觉得你不够无价,越纯洁越是一种强大”,他认为纯白如纸正是少年们独有的底气。可话锋一转,他又“唠叨”地预告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犯错、折磨、遭遇……这些都不会成为阻碍前进的绊脚石,也不必过分害怕和担忧。他在歌曲的最后给出了理由,因为“人生就是人生”。
整首歌听下来,李荣浩的情绪是从始至终的淡定,这一席对于少年的鼓励言辞,丝毫没有过来人那种高高在上的强硬口吻,反而如邻家大哥哥的问候一般,娓娓道来,扎实安稳。
许飞《少年去游荡》
“别孤单别紧张,你看远方的星光多漂亮”
“少年去游荡,不规定任何场景,不规定美好与不美好。它意味着不停地颠覆,也意味着反复地重生。”这是专辑文案中的一句话,用作解释这首歌的含义。在我看来,“少年”与“游荡”两个词,一个寓意轻狂,一个颇显随意,巧妙的搭配彰显着无限的可能性,如初入世的少年看待世界的眼眸一样。
歌曲分别在前奏与间奏处加入了一些真实的声音采样,仔细听,麦田里的收割机在隆隆作响,孩子们的嬉笑声飘向整片上空,这样的拾音增添了一份平日里的烟火气息。清脆的口哨声出现在首尾两处,这很有“少年感”,如歌谣一般,令人轻松和惬意。
在诗人董玉方的笔触下,《少年去游荡》就像是一篇散文诗,拥有真实而唯美的画面感。作为谱曲者和演唱者,许飞让这样的画面感通过声音得以呈现。这并非两人的首次合作,在经历最初的试探与磨合过后,他们已逐渐了解对方的创作思路,从词曲搭配到情感表达才能做到如此契合。
“少年”以外,歌词中还安置了多个角色,“酒鬼”“杀手”“铁匠”“水手”“船长”……对于诗和远方,每个人都代表着不一样的态度。那么,董玉方和许飞呢?“该受伤你就去受伤,该放荡你就去放荡”,他们鼓励少年们怀揣梦想,勇敢出发,又在下一刻表明,“但别去惹那老板娘,她的丈夫就在你身旁”,这可以看做是一些适时的劝告,何为原则,何为底线。愿少年永葆一颗好奇的心,用步伐来丈量这个世界,遍历山河,品尝百味,不惧人言,不畏岁月。
S.H.E《你曾是少年》
“当我和世界初相见,当我曾经是少年”
在搜索歌曲信息时,我看到了一句话:总有那么一些歌,让我们悲伤,让我们哭泣。但其实让我们哭泣的并不是那些歌本身,而是藏在回忆里的那些人。没错,S.H.E就是我们青春记忆里的那一页精彩篇章。单曲封面上的这三人,笑得如此灿烂,甚至让我有些恍惚,唱着《恋人未满》《Super Star》《不想长大》的三个小妮子,怎么突然就各自迈向了新的人生轨迹?而伴随着她们歌声的我们,又是在何时悄悄地长成大人了呢?
这首歌发行于2015年,彼时S.H.E已经一起走过14年的光景,Selina、Hebe、Ella三位成员也已逾而立,这首《你曾是少年》更代表着一种情怀。但实事求是的说,无论从旋律、歌词,还是编曲上,这首歌都非常能“打”。它所讲述的内容并不复杂,简直是都市人的真实写照,甚至于每个漂在北上广深的都可以做里面的主人公。
年少时,我们的怀里抱着闪耀发光的梦想,发誓要离开这些小地方,去大城市闯荡拼搏,满满当当的全是对未来的期许与渴望;多年后,我们在摸爬滚打中度日,也学会了虚与委蛇之词,我们逐渐站稳了脚跟,却不知何时深陷都市的泥沼中无法自拔。迷茫和落寞在我们的身体里隐隐作痛,这样的感觉在某个烂醉的深夜最是明显,看着镜子中那张再熟悉不过的面孔,好像突然不认识眼前的自己了。执着的相信,最初的勇敢,是否渐渐地被我们弄丢了?
或许每个人都经历着别人想象不到的一些苦痛、煎熬,在都市的迷宫中被自己的期望、梦想所束缚,面对这样的现实,S.H.E在歌曲里面推心置腹地唱出很多心声,她们渴望叫醒浑浑噩噩的人们。“还记得年少时的模样吗?”那便是来时的路,心底的净土、纯白的少年,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