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羌笛考索(上)
2020-06-17周菁葆
文/周菁葆
关于羌笛,已经有几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古代文献的缺乏,仅仅依靠文献来研究羌笛的历史演变是非常困难的。目前,国内学者还没有真正搞清楚羌笛的历史渊源。①
一、汉代文献记载的羌笛
羌笛在羌语中称为“其篥”“士布里”或是“帮”,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竖吹乐器。当代的羌笛由两根长约15~20厘米组成,直径1厘米左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管头插着竹簧。管身竹制或骨制,由发音簧哨和方筒形管体组成。两管长短、孔距和音高相同。管上设四个,五个或六个按孔。演奏时,双手持笛,将簧哨含入口内,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吹奏,指法与笛相同(图1)。
图1 四孔的羌笛
关于羌笛的最早文献记载,见于东汉著名学者马融的《长笛赋》,对古羌笛样式的记载还是比较详细的。马融在《长笛赋》中说:“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鞭便易持。易京君明识音律,原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
文献说,是京房(公元前77年~公元前37年)对羌笛的改进。原先它是只能吹奏四声音阶的直吹三孔笛,京房增加了一个后出孔,才成了能吹全五音的四孔笛。
同时说古羌笛到了汉代的“近世”才成为“双笛”的,即汉时的羌笛已是双管并列吹奏。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当时的“双笛”是同组音高,或是高音主管与低音主管并列,但可以背定是双管同时发声,双音叠韵,较之单管悦耳、动听。另一方面,此时的羌笛已经从早期的三孔增至四孔。到公元前1世纪,再经过熟识乐律的专家京房改进,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的按孔,于是有五个按孔,成为完整的五声音阶,达到了理想的程度。“截竹吹之声相似”说明羌笛是用竹子制作的。其吹孔是“剡”(切削)出来的,与今日洞箫挖出来的吹孔不同。
“近世双笛从羌起”,究竟是双管还是双笛?我认为应该是两个笛管并列在一起,由一个吹孔或者是两个吹孔,与当代羌笛的形态应该是一致的(图2)。
图2 六孔的羌笛
问题是,这种双管的羌笛难道在汉代才出现?我表示怀疑。
关于“羌”的文字记录见于商代。殷商甲骨文中记录了大量有关“羌”和“羌方”的活动,意为奴隶。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记载表明,殷商时期,羌人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已经是十分活跃了。当时奴隶制的殷王朝经常俘虏羌人去当奴隶,可是在殷王朝中却有羌人的首领作官。公元前1088年之时,周武王以周人为主并联合了羌、蜀等部组成军事联盟,推翻了暴虐的殷纣王朝。
古代羌族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历史传说时期共工壅防百川,神农教民耕织,从炎黄到夏禹,到华夏族的形成,都与古羌族密不可分。贾逵《周语》注说:“共工氏姜姓。”《太平御览》说:“神农氏姜姓。”姜即羌。《史记·六国年表》:“禹生于西羌。”《太平御览》引皇甫谧《帝王世纪》:“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羌夷(人)也”。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说:“夏王朝的主要部族是羌,根据由汉至晋五百年间长期流传的羌族传说,我们没有理由再说夏不是羌。”②
既然羌人在夏王朝已经非常活跃于政治舞台,想见其音乐文化的历史也应该是非常悠久的。回顾羌人的这种双管乐器,必须要从丝绸之路的角度去研究,才能揭开历史的面纱。
二、埃及出土文物的双管苇笛
我们在古代埃及新王朝时期的文物中发现有双管苇笛,有四孔与六孔的形状,现在保存在埃及开罗博物馆。埃及新王朝是公元前1570~前1320年,也就是说,公元前16~前14世纪已经有了双管笛。其中的四孔笛与我国汉代文献记载的羌笛是很相似的(图3、4)。
图3 埃及新王朝时期的四孔与六孔的双管笛
图4 五孔与六孔的双管笛,埃及新王朝时期,现藏埃及开罗博物馆,编号Kat.Nr.69837 和69838
新王朝时期的壁画表现了奏乐歌舞的场面。“乐女们头戴散发香味的圆锥状香料饰物,(这种特殊装饰物在当时壁画中屡见不鲜),身上佩戴着宝石镶嵌的项链、手镯和装饰品。衣褶表现繁复,卷发用曲折线来表现。一个乐女正在吹笛,其他人击掌和拍。墙上刻着“香甜之花”的歌词。两个裸体的舞女正随着笛声翩翩起舞,动作协调,轻快优美。她们一边舞蹈一边还打着节拍。除了眼睛以外,完全以侧面角度表现,已不是传统的正侧面结合的姿式。四个乐女姿势自由,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两个乐女是完全用正面表现的。她俩的脸部、手臂和眼睛都正对着观者。最边上的乐女还把手臂前缩以制造空间效果。”③
“新王朝时期是古埃及各门类艺术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专事宗教祭祀场所的神殿,由于广泛的对外交流,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古埃及的文化与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如音乐除了原有的大的弓形竖琴之外,还有从外部引进的更加弯曲的弓形竖琴,美索不达米亚的琉特琴也传入新王国。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开罗博物馆,收藏着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乐器实物。在公元前约1166年底比斯的拉美塞斯三世墓中出土的一些乐器,也表明了新王国时期古埃及人对外来文明的接受。在底比斯38号墓中有一幅壁画,上面有五位乐师在演奏着竖箜篌、琉特琴、小响板、双管苇笛和曲臂里尔琴,表明这一时期,音乐演奏水平已经非常高超。”④
“新王朝时期发现有陶制器皿状笛,最重要的吹奏乐器是双管苇笛,其形状与现今被称作乃伊的阿拉伯竖笛相似。这支苇笛被刻画在一块珍贵的化妆板上。在当时,此类画面形象而又象征地记述了某类事件,或者还记述了宗教的神秘观念。这块化妆板上刻画的形象可以作如下说明:所有在作殊死搏斗和自相残杀的生物,死亡时都是一样的。同样的命运把捕猎者和被捕猎者联结在一起,而死神则在为他们跳轮舞奏乐。乐曲系用一支竹制的双管苇笛吹奏,吹奏者是一个稀奇古怪的形象。其中有几幅音乐演奏场面和舞蹈场面,从而发现了新王朝王朝使用的乐器。”⑤
通过上述埃及出土文物的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双管苇笛时埃及人最早发明的。这种乐器随着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东渐,传播到阿拉伯世界。
三、阿拉伯世界流传的双管苇笛
根据埃及音乐史家萨米·哈菲兹所著的《阿拉伯音乐史》记载:阿拉伯所有这些名称指的是一种竹制的乐器——呐亚”(长笛)。这种乐器在蒙昧时期为流浪诗人和沿街卖唱的乞丐所常用。自古以来,呐亚的种类很多,形状、大小也不一样,有一头吹的,也有两头吹的。波斯称呐亚为“纳里姆呐亚”,意思是“音色轻柔的长笛”,这样称呼的目的是便于同音域宽广、音色厚实的“素尔呐亚”(即唢呐)相区别。阿拉伯人一直使用“呐亚”这个名称,至今也没有更改过。
呐亚的发展过程可以概述如下:
公元前四千年左右,呐亚就开始在古代埃及人中流行,当时有四种。
第一种:一种直放在嘴边吹奏的长笛。
第二种:一种斜吹的长笛,笛长约77公分。
第三种:双笛。由两根平行的互相联系着的竹管制成,有四个指孔和六个指孔,这种呐亚的名字叫“艾尔古”。
阿拉伯呐亚的大小是根据阿拉伯音乐中常见的调式构造的,阿拉伯音乐的调式很多,因而呐亚的种类也很多。呐亚的吹奏者在参加音乐会的时候,往往带有几个调式不同的呐亚,以备演奏各种调式的乐曲⑥。
《阿拉伯音乐史》记载的第三种“呐亚”正是蒙昧时期即伊斯兰以前的阿拉伯音乐所使用的双管苇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羌笛。目前,在阿拉伯世界仍然使用这种乐器,由于改宗了伊斯兰教,而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叫mizwidj。普遍使用五孔和六孔的双笛。其中,五孔的双笛全长29厘米,使用苇管制作。六孔的双笛全长23.5厘米,也是用苇管制作⑦(图5、6)。
图5 五孔的阿拉伯双笛
图6 六孔的阿拉伯双笛
但是,我们注意到伊拉克使用的双管苇笛却不叫mizwidj,而称为matbudj,其乐器长度是26.5厘米和28厘米两种,都是六个指孔。乐器的形状与我们当代所见的羌笛基本相似(图7)。
图7 伊拉克的双管苇笛
注释:
①郝毅:《论羌笛和咪咪的关系》,载《乐器》,1989年,第1期。
王其书:《羌笛源流考辨一一西南丝调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研究之一》,载《音乐探索》, 2003年第4期。
刘忆黎:《“咪咪”与“羌笛”的认同与差异对比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版。
贺锡德:《羌族的羌笛和土家族的咚咚奎》载《音响技术》,2007年第9期。
②徐中舒:《我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载《四川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③朱伯雄主编:《世界美术史(第2卷)》,山东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227页。
④⑤[埃及]汉斯·希克曼编著:《图片音乐史第二卷第一册》,德国莱比锡音乐出版社,1975年版。
Hans Hickmann:Musikgeschichte in Bildern·Aegypten, II/1, Verlag fuer Musik Leipzig, Auflage 1975.
⑥萨米·哈菲兹著:《阿拉伯音乐史》(王瑞琴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12~13页。
⑦(日)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主编:《小泉文夫所藏乐器目录》,东京艺术大学出版,1987年版,第186~187页。
(待 续)